如果说目前对于汽车“电动化”“共享化”还存在一些争议——消费者购买纯电动汽车的主要原因仍是因为政策,市场现有的共享汽车项目也举步维艰——那么,汽车行业已步入全面“智能化”“网联化”的新时代已是业界共识。
智能连接是必需的
智能互联不再是汽车的标签,而是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的必需品。有没有智能语音控制系统,已经成为很多人买车的必要条件。对很多年轻人来说,车可以没有,可以有天窗,可以没有四驱,甚至动力不需要那么强大,但必须有智能互联系统。上车后,手机要能和车“连接”。
用户最迫切的需求是智能互联,但是,拜托,别把屏幕搞那么大啊!
可惜的是,IT行业巨头们独立研发的车载智能系统,无论是中国的百度、腾讯、阿里,还是国际上的苹果、谷歌、微软,都缺乏对汽车用户真实使用场景的理解,毕竟是IT巨头,总体用户体验并不是很好。
要么就是不够人性化,比如我问“导航到小蛮腰”,系统坚持问是哪条路、几号路,我发出十条指令,九条都失败了。再比如原本半秒钟,扭动系统旋钮就能实现的温度调节功能,需要进入5级菜单才能完成。这个系统号称“智能”,其实很“笨”;要么就是厂商没有考虑汽车作为商品的本质属性,凭自己的判断就做出决定,把一堆用户永远不会用到的所谓智能功能装到车上——比如在车机上购物或者学做饭——然后向外界吹嘘这是一辆“互联网汽车”。
哈弗智能互联系统已悄然更新至3.0版本。
因此,当我看到“哈弗品牌以基础技术、用户思维、个性服务构建全场景智能服务体系”的说法时,我竖起了大拇指。这个品牌已经连续16年蝉联中国SUV销量冠军,不是偶然,也不是侥幸。基础技术、用户思维、个性服务,这“三位一体”应该算是哈弗品牌成功的基础和路径,这也是汽车智能化领域的最高指导原则。
在智能网联领域,哈弗一直比较低调,没有过多的喧嚣,然而悄无声息间,哈弗智能网联系统已完成三代更新,前不久,哈弗智能网联系统3.0正式上市,并全面搭载于旗下各大主力车型,标志着哈弗进入车联网新时代。
哈弗H6、F5等经典车型均搭载了智能网联系统3.0。
不再像傻子一样与汽车电脑交谈
低调一直是哈弗汽车给外界留下的最大印象,别的公司装上外购的智能车载系统就已经大惊小怪了,但哈弗汽车却悄然将智能互联系统升级到了3.0版本!这套系统在智能语音、智能娱乐、智能控制、智能出行四大方面进行了升级,语音识别率达到了同级最高97%,已经接近真人之间的语音交互,只有识别率提升到这个水平,车载语音控制系统才能称得上“智能”,如果10句话有8句话都听不懂,那么这样的语音控制系统就是一个“智障”系统。哈弗智能互联系统也能在8秒内快速启动,其功能几乎涵盖了吃住行娱乐等所有需求,不仅让驾驶更加便捷安全,也大大丰富了用户的驾驶体验。
哈弗智能网联系统3.0内容丰富,界面清晰。
2000万首歌曲、10万个电台、全语音操控3D在线导航、专属智能管家、智能路援……哈弗智能互联系统3.0提供了几乎同级最强大的服务功能,具体如下:
智能娱乐:配备无限娱乐体验,你想听的歌曲和电台节目都涵盖,包括拥有2000万个歌单的QQ音乐和拥有10万个电台的考拉FM;
智慧出行:高德在线导航,全语音操控,不仅支持实时交通导航、3D动态地图、动态路况信息等,还能选择加油站位置、停车场、美食、酒店等63个兴趣点;
远程智能控制:远程解锁/锁车门、远程启动/关闭发动机等,还可设置电子围栏、实时定位、车门异常报警等,另外还有智能救援服务,7*24智能专属管家、120报警救援、安防报警协助、自救互救引导及MPDS等。
这些服务紧密结合汽车用户的实际需求,解决了用户移动出行的真正痛点,不存在移动办公、移动健身、移动购物等“伪功能”,体现了长城汽车的用户思维。
如今的智能手机功能很强大,但零下20摄氏度就可能冻死,车载系统就不行了,可靠性是对车载系统最基本的要求,得益于非常可靠的CPU,在85摄氏度的极端环境下,哈弗的4G智能网联系统还能正常运行,这就是基础技术提供的保障。
相比很多品牌购买的第三方解决方案,哈弗的智能互联系统能够提供更丰富的功能,以及更多的专属服务——比如私人管家,就是个性化的服务。
河北移动董事长、总经理刘殿峰(右)、长城汽车副总裁宁述勇(左)分别代表双方在合同上签字。
面对即将到来的5G时代,长城汽车也已做好布局,今年1月29日,长城汽车与中国移动河北公司在石家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5年,双方将结合自身业务发展需求,在产品研发、业务、信息化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重点在大数据应用、云计算、物联网、企业信息化等领域深化合作,积极探索和推动5G在汽车制造、智能交通等领域的探索和应用。
此前,长城汽车与百度已在智能驾驶、智能网联领域深化合作,除在高精度地图定位技术领域开展合作外,双方还共同推进汽车智能网联及自动驾驶相关技术及应用研发,并在车联网领域合作升级。
长城从来不是简单地购买应用系统,而是围绕基础技术进行合作开发,因为只有这样,车载智能系统才能实现真正的进化和变革。
智能化将成为哈弗品牌国际化新标签
作为中国第一SUV品牌的哈弗,今年更是将全球化作为重中之重。1月13日,“哈弗全球500万销量盛典暨全球战略发布会”上,哈弗品牌定位由“SUV领导者”升级为“中国SUV全球领导者”,并发布了“用5年时间,实现哈弗年销200万辆,成为全球第一专业SUV品牌”的“5-2-1”全球化战略。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已经不满足于做国产SUV领头羊,走出去是哈弗品牌的既定战略。
今年,长城汽车耗资5亿美元的俄罗斯图拉工厂将竣工投产,这将是长城汽车全球化的重要标志。图拉工厂是中国汽车企业在海外首个拥有四大工序的现代化制造工厂,产能为8万辆/年,二期产能将达到15万辆/年,产品不仅瞄准俄罗斯市场,也将成为长城汽车“进军”欧洲市场的“桥头堡”。
哈弗俄罗斯图拉工厂将于今年竣工投产,这是中国汽车企业在海外建设的首个包含四大工序的现代化制造工厂。
按照长城汽车的规划,到2023年,哈弗全球经销商网络将超过2000家,在目前进入的51个海外国家中,哈弗目标实现中国品牌SUV销量第一、SUV品牌销量前三,并正式进军北美市场。
哈弗的全球化并非昙花一现,而是基于其扎实的海外市场基础。自2013年实现品牌独立以来,哈弗始终注重海外市场的拓展,目前已出口到51个海外市场,其中31个市场位居中国汽车品牌销量第一。
从全球销量来看,哈弗已是继JEEP、路虎之后全球第三大专业SUV品牌,截至2019年2月,旗下哈弗H6已连续69个月稳居国内销量第一,自2011年上市以来,用户量已突破300万大关。
俄罗斯的哈弗销售店。
与之相应,哈弗的品牌力也延伸到了海外,得到了权威机构的认可,2018年3月,2018年度全球最具价值汽车品牌100强榜单揭晓,哈弗品牌价值排名升至第16位,超越法拉利、特斯拉,成为中国最具价值汽车品牌第一名。
这并非哈弗首次荣登全球汽车品牌价值排行榜榜首,2017年2月,全球SUV品牌排行榜发布,哈弗品牌力超越Jeep、路虎,位居第一,品牌等级为AA+。
汽车行业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行业,要打造真正伟大的品牌,必须国际化。而要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后发中国品牌必须具备自己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智能网联是中国品牌最有可能领先的领域,这一点在国内市场已经充分体现,一辆售价10万元的中国品牌车,其车载智能功能比很多售价20万以上的合资车还要多,使用起来也更加方便。
最高端的哈弗F5建议零售价仅为12.8万元,但其车载智能互联功能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上都是行业首屈一指的。
长城汽车也积极加大了该领域的研发投入,未来5年,哈弗全球研发投入将超过300亿元,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领域,优先级甚至位居新能源领域的前列。
在智能化领域,中国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网民规模全球最高,接近10亿;也是互联网技术应用场景最多的国家,移动支付普及程度遥遥领先全球;复杂多变的路况、多种消费层次并存,无疑为车载智能网联提供了最好的需求土壤……
移动支付的遥遥领先普及使得中国车载智能网联拥有最丰富的应用场景。
在国际市场上,与国际大品牌同台竞技,也许欧洲人或者美国人很难承认哈弗在设计、操控、安全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哈弗智能网联系统3.0的强大功能,一定能让这些外国人惊叹不已。”——看来,很多外国人愿意承认,在智能移动互联网领域,中国人更领先。
在国家层面,中国也在大力推进智能化进程,到2020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路网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信息安全体系框架将基本形成,智能汽车占比将达到50%。智能汽车时代事实上已经到来,中国在这一领域也确实走在了前面。
汽车智能不能单独购买
实现车载智能互联有两种方式,一是收购,二是开放合作、自主研发,长城走的是后者的路。
这当然需要更多的投入,但过去的发展经验告诉长城,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自己可持续的系统能力。
长城汽车在中国、日本、美国、德国、印度、奥地利、韩国设立了八大研发中心,涵盖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新能源、造型设计等多个领域,未来还将在硅谷设立新技术孵化实验室,与英特尔、谷歌、苹果等国际科技巨头合作,进行前沿超级技术研发。
哈弗全球研发总部位于河北保定。
2017年,哈弗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投入300亿元用于研发,涵盖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新能源、造型等多个领域,并计划在主动安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方面形成领先优势。
为什么市面上有那么多车载智能系统被用户抱怨难用,甚至被嘲讽为“弱智系统”呢?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购买的系统缺乏基础技术支持,缺乏对用户实际需求的了解,缺乏大量的实验验证,虽然功能看似强大,但无法真正与汽车各个子系统融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车载智能系统还不如用户把智能手机带进车里。
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京津冀)示范区位于长城、徐水。
哈弗的智能互联系统为什么这么好用?正是因为它立足于基础技术,以用户实际需求为导向,自主研发,而非外购。从一开始,这套系统就是汽车的一部分,而不是后续系统。移植的组织不会产生排异反应。
作为自主品牌领军企业,长城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拥有近十年的深耕,一直致力于打造更安全、更智慧的出行方式,并携手信息产业巨头共同打造未来汽车产业生态。
从2009年开始,长城汽车就开始了自动驾驶技术的研究。2015年第五届长城汽车技术节上,长城汽车的L3级自动驾驶首次向公众展示。到2016年,长城汽车车队已经成为中国智能汽车未来的关键参与者。2017年初,长城汽车正式发布了由中美印三国联合开发的“i-智领”自动驾驶系统。目前,“i-1.0”样车已在中国进行了50多万公里的实路测试;基于“i-2.0”打造的样车已在美国密歇根州获得无人驾驶路测牌照,并开展了相应测试;2020年,i-1.0系统将实现美国SAE哈弗的终极目标是在2025年实现L3+级自动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