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我们的朋友都知道,我们在淘宝上有一家小店叫“黑市”,开了三年了。
一开始我只是卖自己喜欢的东西,后来觉得应该给大家提供更专业的体验,所以店里一直在不断升级转型,从一开始我自己做客服,到现在甚至有专门的客服团队。
卖家那一栏依然是我们同事随机拨打的号码,无法更改。
这三年,小二经历了很多,从一个业余销售员变成了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手,最大的变化大概就是对待评论的态度。
刚开店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想做大,只是想找一个靠谱的平台来买卖小玩意儿,所以也没太在意好评,一切顺其自然。
但有一段时间,我突然收到很多“差评”,那时候,尚不成熟的小二赶紧反思,自己近期的文章,是不是得罪了一些大佬,引发了报复。
经过仔细调查,我们发现那些给我们差评的人居然是我们的老朋友?!
“你们要求差评,我们这些差友当然也要给差评啊!”
仁慈??????
但是就因为这几条玩笑般的差评,导致我们店铺评分降得很低,导致很多人在淘宝上搜索“黑市”,第一时间找到的都是山寨店,而没有找到我们,让人觉得我们就是山寨店。
从那时起,我和大多数淘宝店主一样,对评论变得十分谨慎,客服人员的策略就是引导大家给好评。
如果说黑市的差评还算是有爱的,带有一些玩笑和玩笑的话,那么一些毫无道理的差评确实让很多卖家很头疼。
因为买家的一个玩笑,可能会导致卖家的评分和权重下降,进而导致真金白银的损失。
这时候,不管笑话有多好笑,恐怕卖家也笑不出来。
前不久,淘宝网向众多卖家征集了针对“不合理差评”的投诉,其中有些是恶意差评,有些是无意差评。
但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让我们“增长了见识”,真切地让我们感受到“这辈子没见过的天才,都在评论里看到了”。
淘宝差评的第一个选项就是“描述与实际商品不符”,但卖家可能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因为老婆饼里没有老婆等理由收到差评。
“为什么我买了钢化玻璃却没有免费送手机?差评!”
有人真的会认为买东西就会得到人民币作为礼物吗?
“买了钱包,怎么里面没钱?差评!”
据说更离谱的是,一家销售成人用品的公司被女顾客投诉图文不符,还问为啥没有男人???
这教科书般的剧情,实在让人眼花缭乱。
此外,还有一些人没有仔细考虑就错误地购买了商品,但仍将差评归咎于卖家。
“咖啡勺不能舀汤?差评!”
“东北鱼塘里的热带鱼怎么会冻死?差评!”
遇到这种情况,卖家往往气得说不出话来,但还是要用温和的语气解释。
毕竟,我可能没有仔细考虑自己的表达方式,没有考虑到人们往往只是浏览详细信息页面,并不会仔细阅读。
毕竟,暂时的忍耐才是长期生存的秘诀。
但有些差评确实不公平,这往往是因为第三方的态度,给产品“不合理”的差评。
“快递员为什么不帮我安装?差评!”
甚至有人看到包裹放在快递员的车座上,就拒绝接受,并给出差评。
“这么脏的屁股怎么能跟我的送货放在一起?差评!”
虽然现在淘宝已经在收快递时加入了“快递评价”来转移火力,但显然只有言语才能表达买家的愤怒。
互赠礼物是情侣间最常见的活动,但也是“差评率”最高的。
因“分手”而产生的负面评价远多。
“你的谜题暴露了我的智商,差评!”
“呵,连我前女友都搞不定,差评!”
“你这东西有爱情咒,差评!”
如果你没有女朋友,你可以找朋友帮忙以防万一。反正他们只是借口,所以他们是谁并不重要。
“我朋友居然用剪刀就能剪,差评!”
这个故事已经很曲折了,但这还不是最离奇的,因为你永远不知道顾客为了退货,经历了什么。
“如果我掉进河里,没有河神出来问哪个金罐子和银罐子是我的,我就会得到差评!”
你不会知道你的客户是谁,他们有什么样的神奇技能,或者他们拥有什么特殊能力。
“上帝保佑你,我要给你一个差评!”
你根本就不知道你只是在卖商品,为何要成为爱的使者。
“放飞的不是风筝,而是我失去的爱情,用我的妻子补偿我吧!”
我不知道为什么像我这样的工人要为其他公司的员工付工资。
“我没去上班,就是在等你送货。补偿我损失的工资吧!”
但如果你以为只要提供好的服务和好的产品就能赢得好评,那你就错了。顾客的偏好远没有那么简单。
有时,即使太好的产品也可能是一个错误。
“敌人的朋友就是我的敌人。差评!”
当然,如果以上这些只是买家心情不好导致的个别现象,那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只要有宽容的心,或许是可以理解的。
但一些蓄意的“恶行”着实让人感到不寒而栗。
首先对缺陷进行了 处理,只是为了欺骗人们重新发行 1+1。
后来就有了灵魂版的购物“以旧换新”。
看到人们在这些地方滥用自己的智慧真是令人悲伤。
更加可恶的是,有人甚至利用规则的漏洞,组团进行恶意差评,彻底破坏了游戏规则,给商家带来了极大困扰。
他们被称为“差评者”,是人类最邪恶的代表。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说说我们自己的“黑市”,作为一家成长中的淘宝店,我们也经历过被“差评写手”盯上的日子。
“产品50块,投诉要我赔500块?”“是的”
“能给我打折吗?”“可以,终身八折。”
这是今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故事,确实让我们很惊讶。
这件事发生后,我和几个同事陷入了沉思,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平台建立了良好的规则,给买家提供了购买的依据,也提供了表达意见的渠道。
卖家现在有信心依靠产品质量赢得客户,并可以根据反馈不断改进和改变自己。
然而正是这一小部分别有用心的人,滥用社会和平台赋予买家的权利,伪装身份获取不当利益,把整个圈子搞得一团糟。
大多数淘宝店铺的背后,都有一群起早贪黑、辛苦赚钱养家的卖家,他们没有时间与差评写手“斗智斗勇”,面对这样的情况,他们大多选择忍气吞声。
坏人仗着规则,把自己伪装成好人,其实这也是差评等恶意网络行为难以解决的原因之一。
它有内在的复杂性,注定无法靠单一的卖家、买家,或者通过颁布一些规则来解决。
这时候,大家的目光都转向了淘宝。
我们在之前关于淘宝差评的文章结尾处提到了淘宝的无奈,一方面要“打假”,保障买家的绝对评论权利;另一方面要“治差评”,维护卖家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人性化”,不要对无意差评惩罚太过严厉。
幸好,淘宝最终似乎找到了解决办法。
由于这个问题无法单凭一个角度去解决,所以我们会集合商家、监管部门、平台等各方力量,借助技术手段,共同探索解决。
8月23日,阿里巴巴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再度升级,一站式风险共治平台“商保”正式发布,让风控体系无缝融入商家全业务链条。
“企业险”是阿里巴巴集团专为企业打造的又一重大“保险”。
能帮助商家解决恶意评论、恶意投诉、恶意退款、黄牛购买、合规风险、知识产权保护、品质提升等痛点。
简单来说,“商保”是商家经营环境的保护神,风控体系打通了所有商家,在千牛工作平台后台都可以查看到。
它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区分普通消费者的正常评论和恶意行为。
恶意评论、投诉智能预警,杜绝恶意行为,发现并杜绝一切不良交易,正如其名字一样,帮助商家更好地经营,维护自身权益。
网络时代,人们可以更加快捷地联系,但另一方面,也让人忧心忡忡:你永远不知道电缆的另一端是谁。
淘宝作为商家接触消费者的平台,通过一系列的规则打消了消费者的疑虑,为互联网注入了信任。
但总有一些“规则魔鬼”滥用规则,破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商业险”的出现,犹如一把正义的利剑,斩断了这些恶魔,恢复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毕竟,信任是互联网上最珍贵的东西,也是淘宝等电商平台最宝贵的基础。
终于,我们熟悉的信任又回来了。
“世界上最好的生意就是让买家和卖家都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