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本来应该在一年前就写出来,但忙起来就搁置了,直到 iPad Pro 2020 发布才想起写出来。好在新款 Pro 除了一些升级的配置外,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所以我想说说我这一年来使用 iPad Pro 2018 的感受,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购买建议。
首先我觉得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因为下面的观点比较主观,最好先说清楚我的职业和爱好,让大家明白我的观点可能和大家不一样。我是一个网页开发者和互联网从业者,一个普通的数码产品爱好者,不是粉丝;一个普通的苹果粉丝,我不会盲目推崇苹果产品,购买时会考虑性价比。
购买理由:无聊看了苹果发布会的直播,被全新的设计ID(!)、爆炸的性能(!)、Type-C带来的潜在扩展性(哇!)、新奇(酷!)所吸引,瞬间就被吸引了。可惜价格太“美丽”,虽然很想买,但没能成行。购买渠道
纠结了一个月,终于下定决心买下来。至于购买渠道,我自然想到了在澳门读书的侄女,她本来想买64G的版本,结果被告知没货要等,结果被迫升级到256G。当然要买,虽然不知道在我手里能不能发挥出它的价值,但是不买总觉得浪费了它的一个重要属性。总价按照当时的汇率折合人民币不到7100元,刚才又查了一下,按照现在的汇率是7350元,人民币贬值了吗?
深空灰需要等待
直接在256G上
外貌
说实话,我买这台 iPad 的原因有一半是因为外观。iPad 的设计语言从第一代到 iPad Pro 2018 都没有变过。跟我买时的感受一模一样。如果单看老款 iPad,你不会觉得它差,但和 Pro 对比,你就会觉得全面屏确实好看。
再说说它的尺寸,因为边框窄,所以比9.7英寸的iPad要稍微大一点。重量也差不多,不到一磅,拿在手里感觉很轻。厚度只有5.9mm,比前几代iPad都要薄。因为是直板的设计语言,所以视觉上并不薄。所以我很多同事看到后都会问:“你的iPad怎么这么厚?”
配件
保护壳
我认为保护壳可以不买,但 iPad 一定要买。原装保护壳太贵,在淘宝上花了几十块钱买了一个。不同于之前的保护壳需要贴在后盖上,iPad Pro 的保护壳是磁力吸附的,所以拆装很方便,但吸附力度一般,稍微用力就会掉,所以不要尝试下面的场景。
使用的时候和之前的保护壳没什么区别,折叠起来当支架用就可以了。
电影
屏幕贴膜不是必需品,如果家里有调皮的孩子,建议买一个。不过我又舍不得让孩子碰我的 iPad,一开始买了纸质的屏幕贴膜,据说使用时模拟了纸的感觉。不过这种屏幕贴膜非常难贴,而且 iPad 很大,所以直接用了就浪费了。之后就一直裸着用到现在。好在 iPad 屏幕比较硬,用了一年多也没出现明显划痕。
充电器
原装充电器是英式三角头,不兼容大部分插座,只能买第三方充电器,我分别买了紫米65W(1C2A)和30W(1C)。65W接口多样,平时放在家里给各种设备充电;30W比较小巧,出门一般都会带在身上,用C2L线也能充电,充电速度没测试过,一般都是晚上充电。
老款需要插在 iPad 菊花链上充电,这一点被吐槽了很久。所以当新款 iPad 和新款发布时,大家都惊呼这才是应该的样子。只要贴在 iPad Pro 的边框上,它就会自动吸附,同时充电和配对,不知道比老款优雅了多少倍。所以当初买 iPad Pro 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加了它,不然总觉得 iPad 的一个重要功能被浪费了。
但现实却大相径庭。我大部分时间使用 iPad 时都不需要它。它总是卡在那里,有点烦人。而且它贴得也不是很牢固。当我把它放在包里时,它经常会掉下来。后来,我就把它放在一边,只在需要的时候才拿出来。
用户体验
先说这点,比Mate 30 Pro要好,可以支持横屏解锁,不过双手横握的时候,手经常会挡住,导致解锁失败。如果使用支付的话,需要双击电源键才能确认支付,对于11寸的平板来说,不是特别方便。总之,在我看来,在便捷性上不如Mate 30 Pro,优点就是不再需要单独的物理按键了。
再说一下这块屏幕,全贴合,边角圆润,参数就不说了,看着很舒服。苹果对屏幕素质很有信心,只要是Pro系列,屏幕就是同类产品中最好的。尺寸是11英寸,是唯一一款没有采用4:3屏幕比例,而是接近3:2比例的iPad,这就带来了软件适配的问题。刚拿到iPad的几天,大部分第三方软件都不兼容这个分辨率,上下左右都有黑边,直到两三个月后才出现比较多兼容的软件。不过2020年了,大家不用太担心这个问题。
视频播放
一句话总结:平板中最强的影音体验
先说音频播放,Pro系列拥有4个独立扬声器,播放音乐的时候很难相信这是一个直径只有5.9mm的电子设备发出的声音,声场很宽广,我拿它跟我的Pro对比了一下,从整体素质上来说,我觉得iPad Pro更胜一筹。Pro的外放音质在笔记本领域是公认的优秀,可见iPad Pro的实力。
再说视频播放,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等流媒体播放软件无法完全发挥它的实力,所以需要找一些高质量的视频来展现它的实力。后来系统支持了杜比音频解码,于是我找了几个杜比演示视频,第一次看的时候被震撼了(请原谅我的孤陋寡闻)。这玩意儿能模拟多声道,比如车子呼啸而过的感觉,我知道是通过软件算法欺骗你的听觉来实现的。如果它发出这样的声音,我不会感到惊讶,只是觉得平板能发出这样的声音,真的很神奇。
另外这块屏幕支持刷新率。首先想到的就是电影《双子杀手》,找了个高清片源,79GB,10帧,因为码率太高,无法通过局域网直接播放,就复制到iPad上看。看的时候感觉没有电影的味道,更像是高清纪录片,因为每一帧都很清晰,连打斗、赛车的场面都清晰。任何一帧暂停的时候,画面就像照片一样,而之前的电影快速移动的时候,画面就模糊了。语言的描述很苍白,拍几张自己感受一下吧。
电影截图
电影截图
电影截图
关于视频播放器的推荐,我能找到的两款优秀APP分别是Pro和。在视频播放和对音视频格式的支持上,两者不相上下。Pro界面更精致,海报墙看着很舒服,可惜不支持在线配字幕,这点对我来说无法接受。价格相对贵一些,所以最终选择了它。功能比较齐全,支持在线配字幕(虽然服务器稳定性和成功率有待提高),不过大部分时候还是可以的。还支持局域网投屏到智能电视,不过不能投外挂字幕,有点遗憾。配上type-c转接头,可以将视频画面输出到电视上,自动适应电视的分辨率,外挂字幕的问题也解决了。
专业海报墙
Pro 详细信息界面
曲目选择
影片详情
绘画
一句话概括: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在网上看到别人画某样东西,感觉很简单,但是自己开始画的时候,却觉得自己像个傻子。看到别人在网上用 iPad 画画的时候,我兴奋不已,但是轮到我自己画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连一条线都画不好。下面是我早期的一些作品,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同事合影
宋民国
简笔画
绘画应用程序的建议:
专业版
基础版免费,但需要付费购买更多笔刷。适合初学者,上手容易,容易理解。也有教程,可以画一些简单的插画、火柴人等。不过个人觉得画风比较局限,容易受限制,也可能是我水平不够吧。
我的画作
教程
专业版
这是绘画工具的高级版本。所有大师都在使用它。如果你打算在绘画方面有所成就,购买它是个好主意。入门比较困难,但网上有很多免费教程,可以学习和练习。一旦你熟悉了这个工具,你就会感受到它的强大。它的自由度非常高。通过自定义画笔,理论上你可以控制各种风格的作品。
但是我是菜鸟,不管这个工具有多强大,我都没办法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这里想给大家推荐一位up主:
因为这是我见过唯一一张让我感觉可以尝试的作品。他的画风很独特,大部分作品都是用简单的线条和阴影完成的,并不是特别复杂。即使是像我这样的初学者也会忍不住想尝试一下。
这是我的模仿者:
就是这个水平。
读
一句话总结:很适合
这块屏幕很适合阅读,显示效果非常好,开启夜视功能之后,即便是夜间阅读,也不会感觉屏幕刺眼。
阅读PDF书籍或文档,我推荐PDF APP,大厂出品,免费版无广告,有标记、批注等功能,要求不高的话完全够用,我买了付费APP 不错,功能虽然齐全,但感觉不太好用,平时也不怎么用。
好的
PDF专业版
适用于 iOS
想看漫画的话可以装哔哩哔哩漫画或者网易漫画。不得不说在iPad上看漫画很舒服,再也不用盯着手机屏幕上超小的字体看了,还可以横屏阅读,更接近纸质漫画书的大小。去年看完《阿丽塔:战斗天使》的时候,特别喜欢这部电影,还买了原版《战斗天使阿丽塔》来看。
办公室
总结:勉强能用,但是完全不想用
文件管理很弱,刚买 iPad Pro 的时候,iPad OS 还没发布,内置的文件管理一模一样,局限性可想而知。时隔半年多,iPad OS 更新,文件管理功能加强了,当然比 iOS 好多了,但还是比不上台式电脑。就算在 Mac OS 上,我觉得也没有它上面的文件管理好用。最近还发现了一个 Bug,只要点击复制一个大文件,整个文件管理就会卡住,什么都做不了……
文件管理
从 iPad OS 开始,iPad 支持分屏应用。有哪些使用场景呢?可以一边看原文一边看翻译;一边查资料一边做笔记;一边刷微博一边回微信;一边看快手一边看抖音。
50:50
70:30
浮动分屏
iPad 上可以安装微软套件,但只对 10 英寸以下的电子设备免费,虽然只是大了一点,但要付全价,这不是气死人了吗?实际体验自然比桌面版差远了,主要还是在操作方式上,在屏幕上戳戳点点的效率实在是低下,偶尔应急还好,但长期使用必须要有个好脾气。可能有人会说,接上蓝牙键盘鼠标,就跟笔记本一样了,首先用外接键盘,距离屏幕就更远了,让本来就很小的屏幕显得更费劲;其次,我有外接键盘鼠标,为什么不直接用笔记本呢?
订阅套餐
对于IOS
iOS 版 Word
iPad Pro 真的不适合办公吗?我的答案是,要看使用场景,重操作轻观看的场景它并不适合。但在重观看轻操作的场景,比如审稿、校对、批注、产品展示,甚至是轻度的文字修改,iPad 都能发挥出它的优势。
总结
从 iPad Pro 发布以来,苹果就为它定下了一个宏伟的目标,希望它能够取代部分用户手中的笔记本电脑。但时至今日,iPad Pro 距离它的目标依然很遥远。我认为原因有两点:第一,它的生态系统还不够强大。没有桌面平台大量的第三方专业软件,无法满足很多用户的工作需求;第二,它能带来的大部分功能在更便宜的 iPad 上也能实现,那我为什么要多花点钱去买一台更贵的 iPad Pro 呢?
不过苹果并没有停下脚步,在即将发布的 iPad OS 14 中,必定会为 iPad Pro 带来更多可能,比如对键盘和鼠标更好的支持,以及全新的妙控键盘,这些都在试图提升 iPad Pro 与桌面笔记本竞争的能力。我们鼓励苹果的创新精神,竞争也会给市场带来更多活力,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件好事。不过 iPad Pro 能否实现夙愿,最终还是要由消费者的钱包来决定。
购买建议
首先,它适合哪些人群购买?专业用户我就不多推荐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iPad Pro带来的是更强大的性能、更出色的影音体验,以及相关配件的扩展性。当然,它有3000多元的差价,这或许也是很多人纠结的原因。对于预算有限的用户,我建议你花2000多元的价格就能享受到iPad OS的全部功能。如果你预算充足,对平板有更高的要求,那我推荐你购买iPad Pro,它不会让你失望的。
到底该买11英寸还是12.9英寸呢?对于大部分普通用户来说,我还是推荐11英寸的,毕竟便携性更强,价格也相对便宜,硬件配置除了屏幕之外都差不多。如果你想要更大的屏幕支撑你的轻度办公、阅读等需求,又能接受12.9英寸的便携性,那么可以考虑买12.9英寸的。
128G够用吗?对我来说是够用的,虽然我有256G(差点买了64G)。但毕竟每个人对容量的要求不一样,我的看法不能代表所有人。你可以参考自己手机的存储空间,是否够用再决定要买多大容量的iPad。
最后,2020 款 iPad Pro 真的是一款好手机吗?
新款 iPad Pro 已经发布,网上很多人都说它的味道好极了。你是不是抱着旧 iPad Pro 哭着跑到厕所里了?不过我觉得它的味道不是特别好闻,只能说味道一般!
首先硬件升级并不多,只是例行升级,连CPU都可以说是停滞不前(据说跑分都差不多),按理说时隔一年半,这种挤牙膏式的升级,有点说不过去。
基础版从64G(或许苹果自己也觉得给Pro配64G存储有点不合理)升级到了128G,售价也从6499元降至6299元,这个应该是受到增值税和汇率调整的影响,并不是主动降价。
有两点可能会让大家感到欣慰。首先,iPad OS 14 得到了大幅增强,为 iPad 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不过,大多数 iPad 都可以升级到最新的 iPad OS,这并不是 iPad Pro 独有的升级。
其次, 的发布让iPad Pro看起来更像一台平板电脑,弥补了它最明显的硬件短板,让人感觉它有与笔记本一较高下的实力。但正如我之前所说,软件生态是它最大的短板。另外,这款 并不便宜,总价足以买一台真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