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支付的概念、分类及网上支付系统详解

2024-09-05
来源:网络整理

下一页 上一页 4.1传统支付方式 4.2网上支付系统 4.3网上支付方式 4.4电子钱包 下一页 上一页 4.2 下一页 上一页 4.2.1网上支付的概念 4.2.2网上支付系统的基本结构 4.2.3网上支付的强认证功能 4.2.4网上支付系统的类型 4.2.5我国的网上支付 1.1.电子支付的概念 电子支付的概念 上一页 下一页 电子支付是指单位或个人直接或授权他人通过电子终端发出支付指令,实现货币支付和资金划转的行为。参考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10月发布的《电子支付指引(第1号)》 电子终端是指客户可用来发起电子支付指令的计算机、电话、销售点终端、自动取款机、移动通讯工具或其他电子设备。按支付指令发起方式分类按支付指令发起方式分类上一页下一页电子支付支付类型网上支付(互联网)电话支付(电话网络)手机支付(移动通信网络)销售点终端交易(银行专线)自动柜员机交易(银行专线)其他电子支付第一阶段是银行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办理跨行业务和结算;第二阶段是银行计算机与其他机构计算机之间的资金结算,如工资发放服务;第三阶段是利用网络终端为客户提供各类银行服务,如在自动柜员机(ATM)上为客户提供存款取款服务;第四阶段是利用银行销售点终端(POS)为客户提供自动扣款服务,这是现阶段电子支付的主要方式;第五阶段是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直接转账结算。

这是电子支付发展的最新阶段。 下一页 上一页 电子支付发展的前四个阶段属于非互联网环境下的电子支付; 第五阶段属于互联网环境下的电子支付,这就形成了电子商务的环境,又称电子商务的网上支付。 网上支付是电子商务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本章的讨论重点。 下一页 上一页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专用网技术推动了电子资金划拨(EFT)系统的发展。 但EFT系统并没有改变支付系统的基本结构,近20年来许多支付创新都是为了降低银行成本、加快支票清算和减少欺诈,而消费者很少与EFT系统进行交互。 电子商务中的支付创新改变了消费者处理支付的方式,网上支付系统正在迅速完善。 下一页 上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2.2.网上支付的概念 网上支付的概念 网上支付是指电子交易双方当事人通过互联网,采用安全的电子支付方式所进行的货币支付或资金流动。是在金融电子支付体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依托互联网的实时支付方式。包括银行卡、网上银行、电子现金、电子支票等。 网上支付的参与者 网上支付的参与者(消费者、商家、支付平台提供商、认证中心) 电子商务的网上支付系统应是集购物流程、支付工具、安全认证技术、信用体系和现代金融制度于一体的综合体系。

其基本结构包括活动主体、支付方式以及遵循的支付协议。 下一页 上一页 4-6 下一页 上一页 1.客户。一般是商品交易中具有债务的一方。客户利用支付工具进行网上支付,是支付系统运作的原因和起点。 下一页 上一页 2.商户。是商品交易中具有信用的另一方。商户可以根据客户下达的支付指令,请求资金存入金融系统。 3.银行 电子商务各种支付工具必须依赖银行信用,没有信用就无法运作。作为参与银行,涉及客户开户银行、商户开户银行、支付网关、金融专网等问题。 下一页 上一页 客户开户银行:指客户自己开立账户的银行,客户所拥有的支付工具一般由开户银行提供,客户开户银行在提供支付工具的同时,提供银行信用,保证支付工具的支付。在信用卡支付系统中,客户开户银行称为发卡银行。商户开户银行:指商户自己开户的银行。商户将客户的付款指令提交其银行后,由商户银行进行付款授权请求和跨行清算。商户银行根据商户提供的合法票据(客户付款指令)进行操作,因此又称为收单银行。下一页上一页支付网关:支付网关是一组作为银行网络与互联网接口的服务器,其主要功能是完成二者之间的直接通讯、协议、转换及数据加解密等工作,保护银行内部网络安全。

实际上支付网关起到了数据转换和处理中心的作用,支付网关的建设关系到网上支付结算的安全和银行系统的安全风险。 下一页 上一页 金融专网:金融专网是银行系统内部用于通信的专用计算机网络,安全性较高。 ①交易功能 ②交易异常的处理 ③提供仲裁信息 ④提供多种报表 ⑤提供查询处理功能 ⑥计费功能 下一页 上一页 33..网上支付的特点 网上支付的特点 上一页 下一页 ①网上支付基于开放的环境。 ②网上支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一致性。 ③网上支付可以提高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 ④网上支付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经济等优点。 银行成本比较 银行成本比较 客户到银行营业部办理业务的平均每笔交易费用为1.07美元; 通过电话银行进行的交易平均成本为0.54美元; 通过银行ATM机进行的交易平均成本为0.27美元; 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交易平均成本不到0.1美元。 重点: 1.1.网上支付的风险 网上支付的风险银行卡账号、密码被非法截取。 上一页下一页丧失保密性:信用卡支付密码在传输过程中丢失;商户的订单金额确认信息被篡改;电子货币数据丢失。 2.2.网上支付的强身份认证 网上支付的强身份认证 美国联邦金融机构监管委员会认为,对于涉及访问消费者信息和资金转账的交易,单因素认证是远远不够的,要求美国银行业在限期内采用强认证技术;到2006年底,美国银行业提供的“高风险”互联网支付交易服务必须采用双因素认证技术,使用增强手段核实网上消费者的身份; 双因素强认证方法 双因素强认证方法--11 双因素:智能IC卡硬件+密码读卡器智能(IC)卡 双因素:基于文件的数字证书+账号密码 双因素强认证方法 双因素强认证方法--是一个带有智能芯片、外形类似于闪存的物理硬件,用于存储数字证书和用户私钥,具有PIN码保护,并为应用程序开发者提供符合PKI标准的编程接口。

用户只能通过厂商编程接口访问数据,确保数字证书无法被复制。USB Key硬件和PIN码构成证书使用的两个必要因素,增强了数字证书的保护作用。双因素:USB Key硬件+PIN密码双因素强认证双因素强认证--3 33. 3. 风险控制措施介绍风险控制措施介绍 客户证书技术,采用个人银行专业版操作。 招商银行:基本账户与网上支付账户分离; 《电子支付指引(第1号)》要求银行通过互联网为个人客户办理电子支付业务,除使用数字证书、电子签名等安全认证方式外,单笔金额不得超过1000元人民币,每日累计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人民币。 信用卡(磁条)配备消费密码。 推广使用带有智能卡介质的信用卡,实现EMV迁移。 4.3下一页上一页4.3.1 银行卡4.3.2 电子现金4.3.3 电子支票4.2.4 网上银行网上支付系统的类型网上支付系统的类型  下一页上一页4.3.1 4.3.1 银行卡银行卡 (1)信用卡 (2)借记卡银行卡支付系统银行卡支付系统 银行卡支付在电子商务中的更高级的应用,就是将银行卡账号和密码通过互联网加密传输,发送给银行,实现直接网上支付。

 国外已投入使用的信用卡支付系统有: ①(FV)。这是互联网上最早使用的信用卡支付系统之一,它的主要特点是安全、简单、易用。 ②。这种系统可以比较安全的传输信用卡数据。下一页上一页银行卡日常购物支付流程银行卡日常购物支付流程 ①顾客持卡在指定商户购物,商户收银系统将顾客消费金额输入POS终端; ②POS终端读卡器读取信用卡磁条或IC卡芯片内的认证数据。 ③将前两步输入的数据发送给信用卡机构; ④信用卡机构根据收到的数据校验信用卡的合法性和信用额度,更新客户数据库文件,并实时将处理结果数据回传POS终端;  ⑤收银系统打印处理结果;持卡人签字确认扣款单;将商品及单据交给客户; ⑥信用卡机构计算机中心定期通过网络将处理后的申请付款数据传送给相应的银行; ⑦银行收到申请付款数据后,从客户账户中扣取款项,存入特约商户账户。银行卡网上支付银行卡网上支付 (1)直接账户划转法 (2)专用账户法 (3)专用协议法 (4)SET协议法 借记卡是指不具备透支功能的银行卡。借记卡分为转账卡(储蓄卡)、专用卡、储值卡等。

 转账卡(储蓄卡):转账卡是一种可以实时扣款的借记卡,具有转账结算、存取现金、消费等功能。借记卡不具备透支功能。 专用卡:专用卡是具有专门用途、在特定区域内使用的借记卡,具有转账结算、存取现金功能。专用是指在百货、餐饮、餐厅、娱乐等行业以外的使用。 储值卡:储值卡是发卡银行根据持卡人要求,将持卡人的资金转入卡内储存,交易时直接从卡内扣除资金的预付钱包式借记卡。我国银行卡发展现状 截止2006年底,我国银行卡总数为11.75亿张。其中借记卡11.19亿张,信用卡0.56亿张(含信用卡0.3亿张,准贷记卡1900多万张,还有部分贷记组合卡)。全国共有银行卡受理特约商户52.1万家,POS机81.8万台,ATM机10.2万台。2006年,银行卡交易总额突破60万亿元,其中消费交易额突破1.6万亿元。借记卡网上购物操作 借记卡网上购物操作 教师分发购买清单及相关单据 按照实践任务书的要求进行网上购物 重要的操作过程必须捕捉并提交 填写网上购物测试报告 提交所购商品及发票报销 教师记录结果5.3.2 5.3.2 电子现金电子现金 电子现金(E-Cash)又称数字现金,是一种具有现金属性、以数字化形式流通的货币。

它把现金价值转换成一串加密的序列号,用这些序列号来表示现实中各种金额的货币价值。电子现金既具有传统现金的货币价值、互换性、可储存、可重复等属性,又具有多用途、匿名性、使用灵活和快捷简便的特点,适用于小额交易。至今发展起来的各种电子现金,主要有智能(IC)卡和硬盘数据文件两种形式。 (1)智能卡形式的电子现金 (2)智能卡形式的电子现金这是一种需要新硬件支持,并以此为核心的电子现金支付系统,它将货币金额价值储存在智能(IC)卡中,当从卡中消费或存入卡中时,改写智能卡中的余额。 (3)硬盘数据文件形式的电子现金 (4)硬盘数据文件形式的电子现金这是一种需要软件支持的电子现金支付方式。它利用一系列带有加密序列号的计算机磁盘数据文件来代表现实中各种数额的纸币或辅币,用于网上支付,具有用途多、使用灵活、匿名性和快捷简便的特点。它是一种可以脱机操作的“预付费”支付系统,支付过程不直接对应任何银行账户,持卡人通过预付费方式购买相应币值的电子现金(智能卡或硬盘文件)用于网上支付。国外有影响的电子现金系统有: ①.  ②.  ③.

 此外还有EMV现金卡、 等电子现金系统。 下一页 上一页  ():无条件匿名电子现金支付系统。主要特点是通过数字化记录现金,对现金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是一种足够安全的电子交易系统。  ():可记录匿名电子现金支付系统。主要特点是设置分级货币服务器对电子现金进行验证和管理,保证了电子交易的安全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