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手机创新科技媒体沟通:通信能力遥遥领先,新旗舰双登峰

2024-09-05
来源:网络整理

手机行业的创新还远未到达“天花板”,哪怕是在最基础的通讯领域。

作者:苏毅

责任编辑:子琪

华为今年的新旗舰手机有多强大?

公开数据显示,发布仅一个月,华为Mate X3就登顶中国市场可折叠屏手机销量榜。

华为Mate X3、P60系列“双旗舰、双峰”再次印证了余承东在此前发布会上所说的“遥遥领先”,用户所熟悉的华为手机“常态”正在加速回归。

两款新旗舰可以说集合了华为多年来诸多领先的突破性技术和创新解决方案,比如除了华为折叠屏的“极致轻薄”和P60系列的“影像新高峰”两大“标杆”特性外,其通讯能力也再一次实现了“遥遥领先”的重要突破。

在日前举行的“华为移动创新技术媒体沟通会”上,华为终端BG CTO李小龙向《易观察》详细透露了这一“创新密码”。

华为终端BG CTO 李小龙

华为Mate X3为何在通讯方面如此领先?

“争夺信号”是今年各大TOP手机厂商发布新品的常用关键词之一。

通讯关乎使用手机的核心体验,对于经常需要在机场、电梯、楼宇等场景保持移动办公状态的高端及商务用户而言,是“硬核必需品”。移动通讯虽然是“基础能力”,但更是一家手机企业综合技术积累和创新实力的重要体现。以苹果为例,“信号病”至今仍是用户长期吐槽的痛点。

在此前CNMO等媒体的实际测试报告中,华为Mate X3折叠屏在包括出国在内的极端通讯场景下,“完胜”了Pro Max等直屏旗舰机型。

华为折叠屏通讯如何迈上“新高峰”?

李小龙表示,折叠屏天线的设计难度远高于直屏机型,华为Mate X3折叠屏“良好通讯体验”背后最核心的突破之一,是引入了华为独有的“灵犀通讯技术”,比如通过智能双模调谐技术,折叠状态下的天线信号比14 Pro Max高出2.1dB,2.1dB对于天线的使用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提升。

此外,折叠屏还需克服两大沟通挑战:

首先,折叠屏可实现展开、折叠两种形态,铰链不仅不能用来放置天线,而且其金属材质会严重影响手机天线信号的传输。华为Mate X3采用创新的“寄生天线”优化设计方案,将没有任何电气连接的上盖做成独立的寄生天线,在展开时不影响通讯,闭合时还能当做“信号放大器”,实现“屏幕折叠但好信号不打折扣”。

再一个就是直板手机“死亡之握”信号现象在折叠屏上重现。相比于直板手机相对成熟的通信方案,两种形态的折叠屏带来了更多不确定的信号挑战。比如用户握持习惯的改变,甚至手指放在机身上离天线槽口不同的位置,都可能对天线性能产生明显的波动。

手机上点符号_手机一点的符号怎么打_符号打点手机怎么打

华为首次采用了“X轴+Y轴双天线”的创新方案,避免了传统手机单一X/Y“单天线”设计带来的“握感僵硬”现象,同时基于握持自适应调节技术,保证了华为Mate X3“无论用户如何握持,信号都稳定一致”的强劲体验口碑。实际测量显示,相比传统“单天线”设计,搭载“X轴+Y轴双天线”的华为Mate X3可实现4.1dB信号增强的巨幅提升。

Wi-Fi 也是现今用户的一大痛点,但很多用户即便是在家中,对 Wi-Fi 的使用体验也并不满意,网络卡顿、不稳定、断线的情况时有发生。一方面,WiFi 信号容易受到复杂网络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全屋 Wi-Fi”其实是一个完整的端到端解决方案,单单改善单一终端侧或单一应用侧只能“治标不治本”,治本才是王道。

华为Mate X3搭载“全应用灵犀双Wi-Fi智能加速”技术,拥有性能功耗自平衡、每包策略自调优、全应用支持等多项创新功能,具备双Wi-Fi“全链路”调优能力。不仅能根据用户终端、使用场景进行智能调优,还能根据实际应用类型进行数据包的并发/聚合等多项策略分配,“灵犀双Wi-Fi更懂用户、更懂场景、更懂应用。”

从华为系列开始,一次用一次、用一辈子的卫星通信被不少高端用户视为换机新必需品。至今,在量产机型中搭载卫星通信技术的只有华为手机,在华为Mate X3、P60系列上更是升级为“双向收发”功能,进一步提升了卫星通信用户的实用性和体验满意度。

作为全球首款支持双向北斗卫星信息的可折叠屏手机,华为Mate X3不仅让北斗卫星信息从“能用”变成了“好用”,还为大众消费手机支持双向北斗卫星解决了一系列核心技术突破,解决了极具挑战性的难题。

李小龙透露:华为手机第一代北斗消息发布后,很多消费者都在问什么时候能实现“双向首发”,其实北斗消息从单向到双向至少要克服三大挑战:信号弱(北斗卫星距离地面约100公里,因此地面上的手机与卫星通信信号面临极大挑战);卫星下行资源紧张(每条下行消息可能占用无数条上行消息);不能实时连接(卫星通信功率带来的高速率,能耗高)。

华为带来的新解决方案非常具有针对性:高效的信息编码可以将信息压缩成更小的字节,新的通信协议确保卫星端信息不会重复发送,浪费卫星资源。同时,华为还推出了独特的消息机制:通过畅联服务器,无论是华为手机还是非华为手机,收发卫星消息的体验基本一致,更加符合用户手机发短信习惯,避免了传统卫星终端设备复杂的连接和收发操作。

从这点来看,华为Mate X3手机在“好信号、好Wi-Fi、领先卫星通讯”三大方面的新突破,充分保证了“折叠屏、好信号不打折”的能力,并深入到用户全场景、全网络、全业务的通讯使用场景中。这也是华为Mate X3手机通讯能力堪称“遥遥领先”的重要原因。

通信新巅峰背后的三大支点

在约一个半小时的对话中,华为手机“好信号”背后的通信技术突破和研发历程已经非常清晰,可以总结为三点:

第一是华为在核心通信技术领域的“长期主义”。

从2G到5G,华为不仅成长为全球领先的通讯巨头,在诸多核心技术领域也有着深厚的积累。我们来看一些数据:华为2022年的研发投入达到1615亿元,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已达1615亿元。根据欧盟公布的最新数据,华为2022年的研发投入位居全球第四,稳居中国科技公司第一,领先于苹果、三星等国际品牌。在专利方面,华为2022年的PCT专利申请量达到7689件,是第二名专利申请量的1.8倍,在2017年至2022年的国际专利申请人排名中连续六年排名第一。

李小龙表示:“对于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领域的创新,华为都有非常全面和长远的技术目标,包括和国内外很多领先的科研机构进行深度合作,通过广泛的产业合作和科研机构的联合创新,不断突破包括材料科学在内的基础技术难关,最终推动手机的技术进步。这是典型的技术长期主义,也融合了‘深入技术底层、向上耕耘’和‘行业开放合作’的理性态度。”

二是产品创新的“极致主义”。

最直观的例子,便是“极致轻薄”华为Mate X3背后对细节的一丝不苟,从整体结构、全新双轨铰链、新材料到超薄元器件,在无人区不断探索创新,从屏幕、超薄一体化Type-C设备坚持“更轻更薄,不牺牲强度和体验”,从天线角度做到“天线更大、重量更轻、信号更好,还实现北斗卫星双向信息收发”,“我全都要”,而最终的答案是:轻至239g、薄至5.3mm,大屏折叠手机首次比直屏手机更轻更薄,信号等综合体验优于友商直屏旗舰。

李小龙的一句话给《一观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华为Mate X3的研发过程中,我们“从未放弃减轻0.1克重量的机会”。

第三,华为具有深刻的用户洞察和行业责任。

华为可折叠屏手机无论是新材料、新技术的重要突破,还是推动北斗卫星通信走向“大众消费终端的普及”,都将对推动科技产业深度创新、塑造品牌符号、提升手机用户体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加速手机市场尽快触底反弹具有重要意义。

以北斗卫星通信为例,虽然我国在卫星通信技术上取得了巨大突破,但距离消费端、产业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北斗导航系统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杨长风表示:这意味着,现阶段,我国北斗卫星系统规模化应用正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关键阶段。支持北斗信息的卫星手机是北斗卫星系统加速走向大众市场和产业规模创新,完成“天上用得好、地上用得好”的重要一步。

李小龙认为,北斗卫星消息手机在大众消费场景中的使用,最大的难点其实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探索,华为率先完成了这个“从0到1”的过程,并把这个流程和协议的建立贯穿了起来,包括使用长联服务器的消息邮箱机制。这体现了华为对卫星通信技术以及用户对“好体验”需求的深入理解,也充分体现了华为对整个行业的引领贡献和行业责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