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冬奥是本届奥运会关键词之一,其中不乏福建元素,核酸检测公交车、快速测温机器人等福建科技成果出现在冬奥会的各个环节,展现出福建企业的硬核实力。
机器人“本小宝”
为大家守好防疫关口
这台机器人名叫“本小宝”,负责本届冬奥会移动测温和防疫督导工作。“本小宝”来自福州,是福建猎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一款服务机器人。
在场馆内,“本小宝”可沿规定路线主动寻人并测量体温,如体温超标,则存储并上报面部数据。其采用红外测温模块,探测距离可达五六米,可同时检测五六个人,可满足场馆内人流量大、检测速度快的需求。对于区域内未佩戴口罩的人员,“本小宝”还会上前,用英文提醒其佩戴口罩。
工程师在测试机器人“本小宝”。 池远 摄
数字人民币
帮助运动员轻松购物
北京冬奥会是数字人民币场景化应用的重要尝试。
数字人民币主要目标是保障和便利国内外消费者的支付,涵盖北京冬奥会项目下的交通、餐饮住宿、购物、旅游观光等七大场景。冬奥会期间来华短期停留的外国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无需开设中国银行账户,即可轻松兑换使用数字人民币。
北京冬奥会唯一的总行级支付受理系统建设外包服务商、核心智能POS提供运营商,是来自福州的新大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新大陆工作人员在冬奥村调试支持数字人民币的POS设备。
8K 视频技术
确保现场活动的质量
北京广播电视台冬奥会纪录片8K实验频道制播系统建设得到了来自福州的福建迪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全力参与和支持。
福建迪视提供两套技术:一是离线8K增强转码系统,可以将视频媒体增强为8K视频;二是实时8K信号增强系统,可以将非8K广播信号升级为实时广播的8K信号。
图片来源:新华社
氨液分离器
制造冰块让雪龙保持凉爽
在冬奥会场馆器材的“争夺”中,位于长乐的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解决了延庆赛区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崇礼长城岭滑雪场建设等一系列难题。
延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赛道全长1975米,犹如一条“雪龙”盘旋在群山之中。这条赛道是我国第一条符合国际比赛标准的赛道。赛道的核心设备氨液分离器来自雪人股份有限公司。氨液分离器的作用是将低温液氨输送到埋在赛道混凝土中的1000多公里的制冷蒸发管道中制冰,使赛道表面保持低温。
移动式核酸检测PCR实验室
▲支援冬奥会的同一个移动核酸检测PCR实验室,每天可以完成3500至4500个单次核酸检测。
据了解,金龙客车共有158辆车参与大会的运动员接送、媒体嘉宾接待、疫情防控等服务,其中包括25辆无人驾驶车和18个移动核酸检测PCR实验室。
冷链物流紫外催化复合消毒机
对各类物资进行安全检查和消毒
由福州大学和福侠科技联合研发的9台冷链物流紫外线光催化复合消毒机,目前已在冬奥会三个赛区完成安装调试,这批设备将对进入奥运村和首都体育馆的各类物资进行安全检查和消毒。
能量燕麦棒
补货能力更快
在食品安全方面,盼盼食品专门研发了新品能量燕麦棒,主要采用燕麦、坚果、干果、鸡蛋等,营养更均衡,补充能量更迅速。
据悉,福建将有30多项科技成果应用于服务北京冬奥会。
资料来源:综合中国福建、海峡都市报、掌上福州、海博电视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