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介绍
《点球成金》是一部记录真实事件的传记电影,影片改编自描述真实事件的《点球成金:逆境中取胜的智慧》,讲述一位球队总经理在资金匮乏的情况下,创新性地重组球队,并取得史诗级20连胜的故事。
影片的最后,比利拒绝了大俱乐部1250万美元的高额年薪,回到了原来的俱乐部继续执教。
整个剧本曲折多变,更换了三任编剧,剧本也修改了一遍又一遍。主演布莱恩·皮特始终对剧本不满意。本片刻意淡化了很多棒球比赛管理的关键点和球员交易的经典策略。对于不熟悉棒球的观众来说,似乎有些晦涩难懂,但这样的处理并没有“扭曲”真实性。
我根据对真实事件的研究以及拍摄剪辑,整理出一件事情的“优先级”。通过解决 7 道难题,比利获得了波士顿红袜队 1250 万美元的年薪。7 道难题的顺序如下:
我们能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我们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它是最重要的?我们还有什么其他选择?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克服哪些障碍?
解决 7 个问题的价值,正如比利在影片结尾所说,正在改变游戏规则。事实上,它也可能带来事业上的成功。
1. 我们能做什么?
这个问题询问公司如何了解行业中的机遇和威胁,以及如何在行业中竞争。
市场概况。
比利赖以生存的外部市场是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的棒球比赛。
美国职棒大联盟(MLB)共有30支球队,其中15支属于国家联盟,15支属于美国联盟。两个联盟的冠军将参加七战四胜制的世界大赛,胜者将成为世界冠军。
在美国,职业棒球几乎是最大的体育产业,规模超过了足球、篮球和冰球。
每支球队、俱乐部限制上场球员人数为26人,整个赛季持续近6个月,共计162场比赛,也就是说每个月大约有27场比赛。
每场比赛由两队对战,每场比赛分为9局,每局分为上、下半场,每队9人,上半场由一队进攻,下半场由另一队进攻,只有进攻才能得分。
市场机会。
比赛规则规定,每个赛季,一支球队必须赢得至少99场比赛才能获得联赛冠军。
一旦夺冠,门票、转播权收入将会大增。
现实中的奥克兰运动家队防守阵容非常强大,这一点在电影中并没有表现出来。例如,奥克兰运动家队的投手是联盟前三名的投手,这让对手感到恐惧。投手可以阻止对手得分,但得分需要进攻型球员。棒球比赛规则规定,只有进攻时才能得分。
一支球队需要像投手一样的防守球员,也需要优秀的进攻球员,只有他们结合起来才能获胜。
市场威胁。
棒球比赛实际上已经变了,变成了一场“偷猎”比赛。
对比利来说,威胁无处不在。各大俱乐部都花钱从对方挖角球员。在影片中,比利开玩笑说,他的俱乐部已经失去了几名进攻核心球员,他们去了其他俱乐部,这就像身处“地狱”。言下之意是,已经没什么可做的了。
主要比赛。
每一支球队参赛的基本策略是集结最优秀的26名球员。
最佳球员是哪一个?
联盟的主流标准:整体打击率。简单来说就是有六项能力:跑得快、跳得高、投得准、击得好、打得准、打得漂亮、自信。
新赛季,各大俱乐部都按照这个标准争抢最佳新人,最佳老球员,留给比利的好苗子已经不多了。
新赛季开始前,比利已经处于极大的劣势,没有足够的钱去买足够多的好球员,没有好球员就没有胜利,没有胜利就会失业。
2. 我们能做什么?
如何在企业内部创造自己的竞争优势。
为什么我们需要竞争优势?
影片中的比利隶属于奥克兰运动家队,新赛季开始前,球队三大进攻核心球员被豪门俱乐部高薪挖走,球队得分能力大打折扣。
没有进攻型球员,就意味着失败。失败可能意味着失业。比利如今已是中年,终于登上了球队总经理的宝座。总之,他压力很大。
比利开始谦卑地恳求俱乐部老板,希望老板能给他更多的资金,让他买下足够多的进攻型球员,打造一支能够夺冠的球队,拥有优秀的球员,他就能赢得比赛,保住自己的工作。
经过长时间的哀求,老板并没有给比利一分钱,而是对比利做了一番思想工作,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在被“万恶资本家”灌了一碗毒鸡汤后,比利沮丧地离开了老板的办公室。
如何创造竞争优势?
资源是有限的,有时候生意、资金和人才并不容易凑齐,要么缺钱,要么缺人才,有时候还缺生意,有些公司甚至什么都缺。
如果是我们,我们可能会说“我辞职”然后走开。
比利心情低落,但他没有气馁,他回到俱乐部,一边工作,一边思考。
以前花钱买好球员的方法已经行不通了。有没有新的方法,比如招募新球员?我们应该寻找什么样的新球员?这些新球员能赢吗?
事实上,比利不知道该怎么做,但他知道老办法行不通。
比利并不认同按照“整体击球率”选出的球员一定会获胜,包括按照同样标准选出的新球员。
比利本人是一名职业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全面,能跑能跳,能投能击,长相帅气,充满自信。
比利放弃了斯坦福奖学金,高中时被顶尖俱乐部看中,因为整体打击率优异,首轮被选中并签约加入职业棒球联盟,少年时期便名声大噪,但在之后的实战中,他的得分能力却令人震惊。
所以比利认为,招募新球员如果只强调身体素质,那是行不通的。
但比利并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招募一线球员,就连谈下来的那几位一线球员,都被财大气粗的纽约洋基队以高出数十万美元的价格买下,比利原定的招募计划几乎完全泡汤。
比利不断思考,不断寻找,理清每一个细节,寻找新的方法。
我们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每个公司都应该问自己这个问题。简单来说,你需要解决最重要的问题,才能建立竞争优势。对于 来说,没有钱就没有好的球员,那么他如何以低成本选择球员呢?
毕马威用数据证明“主流的认知是错误的”。
当时的主流理解是,比赛的胜负取决于球队的“整体打击率”,简单来说,就是每个人都能攻能守,能跑能跳,能投能击,外表好看,内心自信。
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分析棒球历史数据发现,得分和获胜与防守能力无关。
经过深入的分析和测试发现,目前联盟球员的比赛技巧,例如短打、盗垒和打跑进攻战术组合,都是没有意义的,甚至可能会影响球队的得分。
但当时的主流认知并未改变,很多教练以“整体击球率”来挑选球员参加比赛,即使成绩不佳,媒体和俱乐部老板也不会因此批评他们这么做,即使输掉比赛也不会解雇他们。
比利通过数据挖掘发现了“新技巧”。
球员的防守能力对比赛的进程没有影响,防守能力只影响比赛的5%。
投手是取胜最重要的因素,如果有“优秀投手+出局数最少的进攻球员”,那就是“上垒率高”的进攻球员,这样的组合才是球队取胜的秘诀。
由于一场比赛的出局数是有限的,对于进攻球员来说,最重要的得分方式就是“拥有最少的出局数”,所以上垒率是衡量进攻球员“最少出局数”的一个关键指标。
当时投手的价值已经被大家认可,薪资也很高,想要以低价招募优秀投手甚至是新投手几乎不可能,但在进攻型球员中,“出局数最少”也就是“上垒率高”的球员,却普遍被市场低估。
有机会的。通过遵循这个秘密,比利可以找到不需要高薪并且“出局次数最少”的进攻型球员。
影片中对于这些数据分析的专业背景几乎没有提及,只是简单提了一下。这里做个补充,以便大家在看影片的时候可以有更深入的了解。
结果,比利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他遇到了毕业于耶鲁大学经济系的棒球助理总经理彼得·布兰德,后者帮助他找到了新的方法。
4. 为什么它是最重要的?
就像你开车上路之前,你需要先踢一下轮胎来验证你的想法是否可行。
最重要的问题就像“北极星”。
说白了,北极星就是一个指标,就是以商业闭环设计的核心价值作为唯一指标。就如比利的“投手+出局数少的进攻球员”是独门秘籍(产品),“高上垒率”就是北极星指标。
北极星指标,顾名思义,是对产品具有指导意义的核心指标。
北极星指标既是产品设计的关键点,也是用户增长的痛点。只有找到北极星指标,你的产品或服务才能最终赢得市场。寻找北极星指标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1、是否能给客户带来价值。
2、该数值是否能体现产品的特性。
3.这个功能能增加客户的销量吗?
例如:某社区线下杂货店想打造“网上商店”来增加销量。
步骤一:网店应该能为顾客提供极大的便利,不应该出现付款问题、送货延迟、质量问题等,否则便利的价值就丧失了。
第二步:社区顾客通过网店购买杂货,并要求送货上门。
步骤3:送货上门的产品越多、越及时,顾客重复购买的次数就越多。
所以,这家网店的北极星指标就是“送货上门的时效性”,下单后20分钟内就能送到,这样的订单越多,顾客就越满意,这家网店的生意自然也就越好。
也就是说,如果你只是便宜,但是送货不及时,有时候甚至要拖到第二天,客户会毫不犹豫的放弃你,卸载你的网店,并且再也不会使用。
比利找到了他的向导布兰德,也找到了他的北极星指示器。
比利去俱乐部谈球员交易,遇到了毕业于耶鲁大学的布兰德。谈话后,布兰德告诉他,不要拘泥于“整体打击率”这个指标,如果以“高上垒率”为目标,奥克兰运动家队可以以极低的成本找到全联盟被低估的进攻型球员,完全可以组建一支冠军球队。
比利大喜,把布兰德交易到奥克兰FC队,继续研究这项惊天动地的“颠覆”,这并不是说比利没有其他选择,而是比利认为,这就是棒球的真谛。
5. 我们还有其他选择吗?
做企业并不是越创新越好,其实大多数人都不接受创新,毕竟创新也意味着高风险。
比利强烈的“求胜心”和童子军们强烈的“求生心”形成了鲜明有趣的对比,影片的看点基本就在这里,节奏非常缓慢,让观众充分体验到什么是低效、枯燥的“文件堆积如山、会议堆积如山”。
导演或许是有意用这种平淡来为胜利的喜悦做铺垫,但结果确实有些适得其反。
最重要的分析,也是影片中最低调的部分:三名核心球员被挖走。
,被波士顿红袜队以750万美元的年薪挖走。
,被纽约洋基队以7年1200万美元的高价挖走。
事实上,比利当时仍然拥有令整个联盟为之颤抖的三位投手阵容,他们带领运动家队连续四年杀入季后赛。
但他们距离夺得联盟冠军还很遥远,而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就是缺少“出局数最少的进攻球员”组合。
比利的球探仍然以“总体击球率”为基础来选择球员,并以挖来的球员为榜样来塑造新球员。
球探们也有一个“个人北极星指标”,这与比利的不同。
球探的“个人北极星指标”就是如何确保自己的工作。为了确保自己的工作,他需要保持主流意识。这一点前面已经提到过。如果球探根据“整体击球率”来选择球员,即使他们可能没有赢得比赛,俱乐部老板也不会批评他们。
因此,北极星指标非常混乱,不容易找到。即使找到了,你也可能不会留意它。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只有少数人能成功的原因。
只有当公司的北极星指标实现时,才会出现预期的结果。
北极星指标是用户价值与公司业务目标的交集,而不是个人指标。
在公司持续稳步增长的同时,首先必须能够在保持盈利能力的同时,为用户提供稳定、持续的价值,才能进一步驱动公司的健康发展。
比利理清思绪,发现选拔“上垒率高”的球员完全可行,于是和布兰德联手制定了明确的计划。球探们只好照做,但心里却已经做好了看比利出丑的准备。
就连首席球探也出言不逊地对待比利,比利一怒之下解雇了首席球探,此时所有人都认为比利可能已经“疯了”。
6. 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围绕着如何选出上垒率高的球员,并且需要密集的执行。
比利和布兰德开始对球员进行分析,并根据“上垒率高”的原则选出合格的球员。
本来比利只需要布兰德分析两名球员,但布兰德是计算机数据分析专家,他在整个联盟中寻找了52名上垒率高的合格球员。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太多优秀的球员被职业棒球的“传统”埋没了。
同时这也给了比利足够的选择空间,因为你不可能想买谁就买谁,要不其他球员也没必要来你这个烂俱乐部了。
在选出合格的球员之后,一定要及时签约,避免再次被挖走。
当然这对于比利来说不算什么,他用哄骗的手段,以低廉的价格签下了三名上垒率极高的球员,其中就包括年轻星爵饰演的亨特伯格。
影片中,比利签下了另一位投手查德·布拉德福德,他的投球姿势有些怪异。事实并非如此,因为这位投手一直效力于奥克兰运动家队。导演这样安排或许只是为了凸显比利的光辉形象。
最终,需要大量的指导和训练才能让球员留在垒上。
棒球比赛中每场比赛只能有 9 名球员上场,而且出场顺序严格。 和 不仅会分析数据,还会私下与 9 人名单上的每一位球员合作,不断指导和训练他们,告诉他们如何保持“高上垒率”,放弃一切影响得分的其他比赛技巧。
不过,把这个场景安排在最后出现,似乎不太合理。
终于,9人名单公布了,比利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奇迹发生。
7.我需要克服哪些障碍?
影响计划能否实现的,不是计划本身,而是克服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克服意想不到的障碍。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球队主教练豪伊并没有按照比利的9人阵容来安排球员,而是按照“整体打击率”选择了9名球员。
这让比利和布兰德完全措手不及,但在组织分工上,球队主教练豪伊有绝对的权力挑选9名球员上场,这个权力是整个行业机制决定的,比利无法撼动。
豪伊的9人首发阵容直接让奥克兰运动家队跌到了联盟的底部。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失败之后,人们并没有批评豪伊,而是质疑比利,因为他违背了主流的认知。人们甚至开始认为比利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门外汉,不应该留在棒球界。
比利不得不采取最极端的手段,将豪伊9人大名单上的三名主力球员交易到其他球队,迫使豪伊不得不使用自己制定的“高上垒率9人阵容”。
克服如果失败就会被整个行业抛弃的心理恐惧。
比利交易掉了豪的9名球员,如果失败了,他将会遭到俱乐部、业界甚至是家人的唾弃,成为一个彻底的失败者。
在职场、做生意中,我们也许会遇到类似的时刻,我们该如何做决定?
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这是最不后悔的决定。
我们不应该问如果失败了会发生什么,这是错误的问题。我们应该问的是,我们是否相信我们所做的事情。
如果你心里坚信,并且无怨无悔,那就坚定不移地去做,去做就对了!
见状,观众心中的激情之火开始迸发出共情的火花。
克服决策的痛苦,因为有时数据的差异非常小,判断非常困难。
影片中,比利为豪伊交易的9名球员中,最艰难的是一个叫佩纳的关键球员。
为什么很难?
佩纳是主流认知中最好的球员,并且有可能在本赛季末成为全明星球员,但比利却毫不犹豫地将他交易到了其他球队。
正是佩纳的交换让比利拿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命运进行了赌注。
比利的九名高上垒率球员名单中,一垒手是亨特伯格,但豪伊在主流认知下却把佩纳安排成了一垒手,比利把佩纳换下手,就连布兰德都觉得不可思议,提醒比利这个决定会毁了比利。
比利问布兰德:“佩纳的上垒率更高,还是亨特堡的上垒率更高?”布兰德说:“很接近,不过亨特堡稍微领先一点!”
比利再次追问道:“那么我们该选择谁呢?”
布兰德想了两秒,虽然他毕业于耶鲁大学经济系,但也没有毫不犹豫的回答。
最终,布兰德坚定地说:“我选择亨特伯格!”
亨特伯格不辜负比利和布兰德的信任,替补出场便打出完美本垒打,成为奥克兰史诗般20连胜的“关键球员”。
谁知道成功背后的煎熬?谁能承受成功背后的煎熬?
结论
至今,《点球成金》的“高上垒率”数据分析模式并未成为主流,不少主流专家认为,这并不是让烂队变强的手段,最多是在核心球员离队后,用相对较小的投入维持强大战斗力的一种方法。
虽然波士顿红袜队采用了这种数据分析模式,并在两年后夺得了世界冠军,但这种数据分析模式至今仍饱受争议。不过,包括足球、冰球和篮球在内的所有美国体育赛事都增设了“数据分析教练”的职位,协助主教练做出关键决策,而且薪水高得惊人。
比利从波士顿红袜队拿到了1250万美元的年薪,至于比利为何拒绝,我们无从知晓,但比利解决七个难题的过程,值得一遍遍地书写,也值得无数职场有志之士深思。
影片的评分不算很高,豆瓣评分8.1分,整个观影过程并不流畅,甚至有些无聊,最大的亮点还是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