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分”是为非法资金转移提供渠道的违法犯罪行为,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犯罪模式。
“高薪打工”还是犯罪?
记者在网络平台上看到大量兼职招聘广告,内容十分诱人,无需简历、笔试、面试,应聘条件十分宽松,但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甚至工作要求均未做具体说明,这些所谓的工作,其实就是“代收代缴”。
△《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规定
记者联系到一位正在招聘“催收员”职位的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强调“必须线下办理”,并表示要提前确认记者的银行卡每日限额、交易流量是否符合转账要求。
他告诉记者,这份“工作”的收入相当可观。
等所有条件都满足之后,就会有工作人员安排见面,由专人把钱转到银行卡里,然后提交测试银行卡是否可以用,然后发送这次“催收”工作的地点,由专人响应并协助操作,直到转账完成才会支付报酬。
记者曾向这些招聘人员提出见面谈判,但遭到了拒绝,这些人对自己的违法行为心知肚明。
记者发现,除了线下银行卡转账,还有一种更为隐秘的线上转账方式,就是使用所谓的“蝙蝠软件”,这种软件的网上交流极其隐秘,无法截图、无法录音。
记者进入一个名为“KK课堂”、拥有1.9万余名成员的“蝙蝠软件”群,发现群里不时有人发帖“有卖卡的吗”、“有没有人会收支付宝的钱?我半个小时能赚两千左右”、“有做卡的请多多包涵”。
在一个名为“大学生兼职网”、拥有2万会员的QQ频道中,经常有人发布“能微信、支付宝收款的,来找我赚钱”、“支付宝‘代收’,6000佣金2000,佣金4000,无需押金”等信息。
记者随机采访了山东济南章丘大学城的学生,一名学生告诉记者,自己经常会收到各种兼职招聘信息,其中就包括所谓的“代收代缴”业务,但他了解,这其实就是帮人洗钱。
记者了解到,在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犯罪活动中,“转移赃款”是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在一个常见的伎俩就是通过这些“代收”岗位完成赃款的转移。但在记者的采访中,一些学生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种“代收”行为是在参与犯罪。
为了逃避监管,黑灰资金在多家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之间频繁、顺利转移。发布招聘信息的人基本上都使用一款名为“飞机”的神秘海外聊天软件。在软件群里接收指令,将可以转账的账户提供给“飞机”群里的在线人员。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91条明确规定
神秘黑衣人带路,进行秘密行动
编造谎言获取银行卡用于洗钱和转账
来自山东的蒋先生通过一则“代收款”招聘广告了解到这个所谓的赚钱项目,在与对方沟通过程中,他反复询问是否违法,对方信誓旦旦保证合法合规。
到达指定交易地点后,蒋先生被搜身,手机被没收。每次见面都安排在晚上,地点非常偏僻,对方还要在炎热的夏夜裹得严严实实,让人看不清脸。尽管蒋先生当时已经察觉不对劲,但为了获得高额收益,他还是配合多次转账,其中最大一笔转账金额接近4万元。
另一位急于申请贷款的黄先生也有类似经历。为了增加银行账户金额以顺利申请贷款,一名戴着墨镜和口罩的“黑衣人”在银行约见黄先生,查看他的银行账户。在查看了黄先生的支付宝和云闪付,确认没有负数情况后,便开始转账。这次他转的是人民币。双方离开银行后,黄先生发现自己已被对方拉黑。等他从梦中醒来,才发现对方谎称“刷交易流水”即可贷款只是谎言,真正目的是想借他的银行卡转账。
警方迅速出动
贪图小利,终将付出惨重代价
2024年5月,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历下区分局接到举报,有人使用银行卡在辖区某银行柜台提取诈骗资金,发现资金进出迅速,且转款人并非固定亲朋好友,民警当即将卡主抓获。
警方对银行卡持有人进行进一步排查,通过视频分析,警方锁定了犯罪嫌疑人身份,并很快掌握了“洗钱”团伙的犯罪动向,由于惧怕被打击,该类洗钱犯罪嫌疑人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反侦察意识强,结成团伙作案。
警方介绍,黑市中所谓的“代收款”“跑分”犯罪,具体就是犯罪分子自行搭建平台,利用其招募的正常用户的银行卡、电话卡或微信、支付宝账户,为他人代收钱款,为网络赌博、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非法资金转移渠道。
经过缜密分析、周密部署,警方成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徐某等人的藏身地点,而这个专门转移、洗白非法资金的“跑车队”也终于露出了真面目。据徐某交代,该犯罪团伙仅在“佳能”到达指定地点后,徐某就收缴并控制了“佳能”的手机。“飞机”APP里的老板会给“佳能”的银行卡充值,徐某再用手机APP将钱转出。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历下区分局反诈骗中心副大队长幸树普提醒网民,切勿贪图小利,要踏踏实实参与社会劳动,才能获得利益。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公安局副区长、局长方兴警告那些想通过这种方式致富的犯罪嫌疑人,要远离这种做法,否则会被抓。
完整视频↓
- 结尾 -
来源:央视财经
制片人|余英博
编辑|李梦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