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货运费险升级加码,为消费者买买买保驾护航

2024-09-07
来源:网络整理

#媒体微视#

“双十一”购物节期间,冲动购物后悔了怎么办?收到快递后发现“图片仅供参考”怎么办?此时正是退货运费险大显身手的好时机,为了补偿消费者的退款损失,不少电商平台都推出了退货运费险服务,部分机构还升级了该项服务。

退货运费险服务自2010年推出以来,陪伴消费者度过了“双十一”“双十二”“6.18”等多个购物节,不仅承保公司从当时唯一的华泰财险拓展到国内大部分财险公司,保费规模也不断攀升,并实现承保利润,为消费者的“购物狂欢”保驾护航。然而,“薅薅羊毛”险种诈骗、理赔纠纷等问题也让退货运费险遭遇成长的烦恼。

退货运费保险升级

退货运费保险是根据合同的约定,在发生退货要求时,承担单程退货运费赔偿责任的保险。

为提升购物体验,让消费者买得放心,部分电商平台针对今年“双十一”升级了退货运费险服务。支付宝表示,考虑到部分电商平台没有运费险,今年“双十一”,蚂蚁保险与太平财险全新推出不限任何购物平台的“全网运费险”。

不同电商平台的退货运费险生效时间、保险责任及理赔方式均不相同。11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在淘宝、京东、拼多多下单购买附赠退货运费险的商品发现,淘宝平台的退货运费险在商家发货后生效,拼多多平台则是在下单成功后立即生效。两家平台的退货运费险保险责任和保障期基本相同。买家在发货后90天内退换货,可获得发货地至退货地之间的第一次物流费用赔偿。京东平台的退货运费险服务在下单后7天内退货、15天内换货均提供一次性上门取货服务。

电商购物节的兴起,刺激了大批网购交易,退货引起的运费纠纷问题也随之而来。2010年,退货运费险正式推出。此后,部分保险公司根据电商平台数据,对退货运费险费率进行了调整。

目前,退货运费险分为卖家退货运费险和买家退货运费险两大类。其中,卖家退货运费险根据店铺前三个月的交易、退换货情况,由保险公司评估风险费率,保费从0.01元到3元不等。买家退货运费险则根据投保金额、保险公司制定的承保标准、买卖双方历史理赔记录、被投保网购交易的实际风险等因素进行收费。

“退货运费险已经拥有成熟的承保、理赔和风控模式,对保障消费者免受退款损失、改善电商平台服务、解​​决消费者售后纠纷等发挥了积极作用。”这是保险协会的评价。

保费规模持续增长

退货运费险具有保额低、保费低的特点,自推出以来,退货运费险保费规模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相关报告显示,从2016年至2019年各类互联网非车险保费收入趋势图来看,退运运费险等险种呈现持续高速增长。2017年上半年其他互联网非车险(主要包括退运运费险)保费收入16.49亿元,2019年上半年增长3倍至49.61亿元。到2021年上半年,此项保费收入已增长至53亿元。

哪些因素促成了退货运费险保费规模的快速增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忠分析称,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提高,我国网络购物持续快速发展,这是推动退货运费险持续快速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同时,很多产品购买后可以无理由退货,也带动了退货运费险需求的增加。此外,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城乡居民的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明显提高,使得很多人在网上购物时更加重视退货运费险。

支付宝刷空单_支付宝刷空单_支付宝刷空单

退货运费险保费规模虽然不断扩大,但长期处于承保亏损状态,直到2019年,才有部分以退货运费险为主营业务的产险公司实现承保盈利。

退货运费险为何长期无法盈利?李文忠指出,这是因为保险公司在最初推广退货运费险时,为了培育市场,定价相对较低是造成业务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保险公司较早推出退货运费险业务时,由于数据不完整、风险防控技术不完善,定价不科学,存在严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导致赔付率过高。

不仅保费规模持续增长,在承保主体方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承保退货运费险的保险公司已不再仅限于华泰财险。支付宝方面表示,目前在淘宝、天猫平台提供退货运费险的保险公司已基本覆盖了国内大部分财险公司。

保险欺诈的问题

在补偿消费者退款损失、完善电商平台服务的同时,退货运费险也遭遇了成长的烦恼。

退货运费险的理赔金额是以买家收货地址和卖家在系统预留的退货地址为首公斤进行赔偿,如果消费者实际的退货运费超过理赔金额,那么在理赔阶段就有可能出现更多的纠纷。

对此,李文忠分析,退回运费险赔付金额低于实际运费,符合财产险的通行做法,有理论依据。这种情况其实可以理解为保险产品有免赔额,而设置免赔额是保险公司抑制道德风险、减少不必要理赔和赔付的重要技术手段。

“保险公司在减少理赔纠纷方面仍有技术空间,可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加强对每项业务的风险识别,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客户和业务确定不同的保费,抑制逆向选择,减少后续的理赔纠纷。”李文忠补充道。

另一方面,由于实际赔偿金额有时高于退货运费,一些“骗子”居心叵测,试图“趁火打劫”,通过伪造订单或收购电商店铺进行虚假发货、退货等手段,骗取运费保险,甚至出现了专业的保险诈骗团伙。

据媒体报道,一名叫小胡的90后年轻人利用平台漏洞,购买带有退货运费险的商品,拒绝收货后再申请退货索赔。两年多时间里,小胡共下了4800多单,骗取运费险赔款7.3万多元。

小胡“宰羊”事件并非孤例,另一起案件显示,2019年6月,范某伙同张某、李某等人通过网络批量购买淘宝买家账号,租用淘宝店面伪造空单,在租用的淘宝店面虚假购买商品并购买退货运费险,后采用发空包虚假退货的方式,恶意伪造订单2715份,骗取退货运费险垫款。

对于上述情况,保险律师李斌指出,造成这一漏洞的原因是保险公司过度追求互联网保险理赔效率,但缺乏对货运是否真实发生的核查程序。

如何防范退货货运险被骗?李斌建议,保险公司的理赔标准应以投保人退货的实际金额为准,不能单纯以货物重量、运输距离等来决定理赔金额。

“退回运费险属于财产损失险的一种,损失险的基本原则是赔付原则,必须以消费者实际支付的运费为准,并按照合同的约定进行理赔。”李斌补充道。

李文忠认为,防范利用退货运费险引发的保险诈骗犯罪,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保险公司应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前识别出欺诈风险高的业务,直接拒保。二是保险行业利用相关数据平台共享信息、预警风险,帮助保险公司提高事前事后识别欺诈案件的能力。三是保险公司需加强与电商企业的沟通交流,让电商企业认识到参与或放任不法分子利用退货运费险实施诈骗的危害性和法律后果,与保险公司共同防范保险诈骗。(陈婷婷 李秀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