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运动碰上微信,是什么让低头族有了运动兴致?

2024-09-07
来源:网络整理

“是什么让那些沉迷于手机的人有锻炼的想法呢?”

——五年级学生魏梅在作文中生动形象地解释了这个问题,孩子的作文语言朴实,构思巧妙,老师给了她优秀的评价,并鼓励她在评论中把作品投稿到报社。

有趣的是,成年读者在读完这篇文章后变得很好奇。什么?!原地踏步算步数吗?原地抖腿算步数吗?绑狗算步数吗?坐车算步数吗?

2017 年 3 月 15 日星期三

当体育遇上微信

“喂!今天要出去散步吗?都快八点了!”客厅里传来妈妈熟悉的声音。“当然要出去!不过好像要下雨了。”他们的对话传到了我的耳朵里。我以为下雨了,爸妈就要打消出去散步的念头了。没想到爸爸又开口了:“就进屋走走吧!”“好啊!”妈妈爽快地答应了。

爸爸立刻把手机塞进口袋,从书桌前站起身,开始走路。妈妈也停下洗脸的动作,伸手抓过毛巾,擦去脸上的水,把毛巾挂回去,关掉卫生间的灯,拿起手机开始走路。两人一前一后地从家里走出来,不时聊着今天工作上发生的事情,相互分享各自的喜怒哀乐,十分悠闲。就连在房间里写作业的我,也忍不住露出笑容。你说,生活在这样温馨的家庭里,我怎么能不开心呢?然而,父母那有节奏的脚步声却让我疑惑不解:这些日子,父母每天都要走路,而且他们还要拿着手机,走一会儿,看一会儿,有时还要叹一两口气,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哎呀!我只走了4000步,你看,钱XX妈妈走了步,她已经代替我走了!不行,继续走,今天一定要走步!”看,妈妈又叹气了!只见她关掉手机,双臂自然垂下,随着身体的晃动来回摆动,加快了步子,手里还拿着手机,在屋里走来走去。她在我前面走了一会儿,又走到了房间的尽头。我头晕目眩,脑子里的问题越来越强烈:是什么让“低头族”对运动产生兴趣?

我实在没办法,只好来到妈妈面前,张开双臂挡住她的路:“妈妈,你……”“别挡路,我要走路!”我刚一开口,妈妈就推开我进了房间。我怎么能放过呢?我冲上前去抓住妈妈。等她停下来,我大声质问:“为什么现在大家都这么爱走路了?而且还要带手机,手机里到底有什么秘密?”妈妈听后脸色缓和,拉着我继续走路。妈妈边走边打开手机,指着微信通讯录里的“微信运动”说:“看到了吗?就是这个,点击它,会显示你今天走的步数和你所有好友走的步数,步数比你多的人就占你的封面,就是这个。”妈妈用手一指,一个“好友步数排行榜”真的出现了。排在第一位的是钱XX妈妈——步数,排在最前面的是霸占你那个人的封面图。 “是啊,所以我们每分每秒都在走,就是为了霸占更多人的封面!”爸爸的声音从厨房里传来。我凑过去一看,爸爸正在烧水!一边烧水,一边还在原地踏步!

当运动遇上微信,一种新的运动形式应运而生,激发了大家对运动的兴趣。如果没有“微信运动”,会怎么样?是的,现在“手机溺亡者”越来越多,让我们放下手机,多运动,多出去走走,享受生活。因为你的生活和我们的天性一定比屏幕上的世界更美好。

以下是一些亮点:

要搞明白这几道题,需要花1分钟来解释一个简单的原理:“步数”的依据是什么?着急的话,可以直接看后面的答案。

步数背后的秘密:加速度

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即便我们以看似恒定的速度悠闲地行走,但对于我们携带的设备(如手机、运动手环)来说,每一步都经历着过山车般的“加速度”变化。

一般来说,当你抬腿迈出一步的时候,加速度是最大的,如果放在坐标轴上,加速度的变化看起来就像一个余弦波形。

(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加速度)

两个峰值之间可以算作一步,如果有连续八个峰值(不同硬件厂商标准不同),基本可以判定人在运动,设备就会开始把前后波动都算作步数,这是计步器最基本的原理。

在实际场景中,算法还需要去除一系列的“噪音”。比如我们走路的时候,口袋里的手机会上下晃动,产生不同方向的加速度。这时候算法就需要对“噪音”进行判断和去除,只留下最重要的运动特征。

这些任务由一个收集器(加速度计)和一个处理器(Hub,协处理器)完成。

收集器收集加速度信息,并提供给处理器进行分析。目前苹果手机 5s 以上版本和部分安卓手机已经集成了这个收集分析框架。运动手环等外置设备也是基于类似框架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并通过蓝牙传输到手机。(是的,以上都是硬件厂商解决的,微信暂时还没提到,大家不用担心。)

一些简单的例子

现在,您已经对步数计数的工作原理有了基本的了解,让我们看几个简单的例子。

问: 标记时间算数吗?

A:是的,算数,就像走路一样。因为你是站着不动,虽然相对于地面没有位移,但加速度是存在的。同样,当你在跑步机上跑步时,不用担心,步数是被记录下来的。

问:坐着的时候抖腿怎么办?

微信运动怎么是0步_微信运动是啥_微信运动步数用来干嘛

A:这个跟你腿抖的幅度和频率有关,看你厉害不厉害,还是手机厂商的算法先进不先进。什么震动都会采集,只是不同硬件厂商的算法对这些场景的处理可能不一样。

问:拴在狗身上可以吗?

A:既然你问到这个,恐怕只能说这跟狗的性格有关。如果一只安静的狗或者小狗走得慢,它脚步产生的加速度可能没有人那么大,达不到算法的阈值。而对于活泼的狗或者体型较大的狗,运动加速度特性与人差不多,“欺骗”算法的可能性就更大。不同的手机厂商也有不同的算法优化方案。

问:我的生活很规律,每天只走几千步。如果有机会坐火车,我的步数能大幅增加吗?

答:知识点,知识点不能丢,同学们。计步器的基本原理不是采集距离或者速度,而是采集加速度。不管火车走多远,速度多快,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匀速运动(或者匀加速减速),加速度变化不大,不可能形成类似走路的波形。在火车上,如果你不走路,计步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后续问题:在火车上摇晃手机怎么样?

答:可以摇晃,因为有纵向加速度,会产生纵向的波动。但这和火车无关,本质上和原地摇腿是一样的。

问:为什么乘坐公交车也算一步?

A:是的,在公交车上被算步数的概率比较大。路况有一定的影响,在繁忙路段行驶时,停车、启动都会造成加速度的变化。也和司机的驾驶习惯有关,如果司机不停踩刹车或者车子抖动剧烈,加速度的影响会比较大。如果遇到本地经验丰富的司机,开车比较稳,熟悉路况,车上乘客被算步数的概率就比较小。

问:微信运动的计步周期是怎样的?晚上10点以后还算计步吗?

A:00点到12点。不过微信运动排行榜是晚上10点推送的,用户一般都是在那个时间点查看排行榜、互相点赞。如果你在晚上11点跑步,虽然会记录,但别人看不到,减少了比较的乐趣。12点后步数会重置。

Q:每个厂商的算法都不一样,微信运动把不同设备的用户放在一起排名,怎么才能公平呢?

A:其实除了抖腿、公共交通,步行和跑步是日常运动最重要的场景。这些基础场景的算法在业界是比较统一的。微信对主要场景也有一套测试流程,保证不同设备统计的步数差别不大。对于极端场景,算法也会持续优化。

不仅好奇,而且竞争意识淡薄

说了那么多计步器的原理,我再强调一下:微信运动不是一个计步器工具,而是一个以步数排行主题的轻社交空间。

功能开启后,每天晚上10点会向用户推送步数排行榜,步数多的排在前面,步数少的排在后面。用户可以查看其他人的每日步数/步数历史走势图,也可以对其他人的步数进行点赞和回复。

算法问题大多是解决“好奇心”的问题,微信运动大概也和“竞技性”有关。

有些人愿意比拼步数,甚至作弊。毕竟,在有些人眼里,名次不仅代表着有时间给自己,还代表着认真生活,有实力,有毅力。但事实究竟如何?

偶尔收到好友点赞,偶尔也会回复。有点像和战友一起在人生的战壕里,在忙碌的枪林弹雨中,偶尔互相拍拍肩膀,然后继续在宏大的战场上奋战。对于努力的人来说,努力本身就是最好的回报,没有其他的回报可以取代它。

最后就是大家一直想问的问题,作弊。

其实可以作弊的地方还有很多,特别是安卓,作为开源系统,手动更改上报的数据是完全有可能的。微信有反作弊机制,比如对用户手机上的测速有一个简单的合法性检查,如果你一秒钟走了10步,这个数据可能会被系统直接抹掉,而且还会暂停计步,让他觉得作弊是没用的。

可想而知,抖腿、绑狗这种小“作弊”是不可能完全杜绝的,对于严重、明显的连续作弊行为,微信会把作弊者列入黑名单,他的数据再也无法被别人看到,他只能自己开心就好。

感觉如此孤独,何不回头再读一遍魏梅的文章?她在文章的结尾写道:让我们放下手机,享受生活。你们的生活和我们的本性一定比屏幕上的世界更美好。

本文来源:微信派(wx-pai)-科技盒子,其中《当运动遇见微信》由杭州求是教育集团浙江大学附属小学5(5)班魏梅授权发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