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红包属于赠与、不可退还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近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借贷纠纷案件中,法院裁定微信红包与转账不同,红包属于赠与,转账属于借贷。此判决引发了人们对微信红包性质的争议。
本案中,原告刘女士通过微信转账、红包等方式向被告周先生提供资金。法院认为,微信红包本身就包含“礼物”的含义,刘女士发给周先生的微信红包是其送礼,周先生无需偿还。至于通过微信转账支付的款项,由于周先生并无证据证明刘女士有送礼的意思表示,且考虑到周先生是向刘女士借钱还款,因此法院认定该款项是刘女士向周先生提供的借款,周先生应当偿还。
根据这一判断,可以得出微信红包与转账的区别:微信红包是微信社交功能的典型体现,有金额上限,被称为“红包”。在我国民间习俗中,送红包一般是自愿赠送,不需要还给。微信转账是微信软件设置的支付功能之一,是社会主体之间常见的支付方式。
对于年轻男女在婚恋过程中如何应对微信红包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清晰沟通:在向他人提供贷款或融资时,双方应充分了解所转移资金的性质和用途,并可以书面或电子形式留下相关协议或安排,以避免日后产生纠纷。
2、谨慎使用微信红包:由于微信红包属于赠与行为,一旦发出不可退还,因此在向他人捐款或借钱时,应慎重考虑是否使用微信红包,若涉及金额较大,建议选择其他支付方式,确保资金安全。
3、维护合理权益:如因微信红包产生纠纷,双方应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当事人可准备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银行转账记录等,以便在必要时向法院提供。
总之,微信红包属于赠与且不可退还的特性,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大家在使用微信红包时一定要谨慎,合理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要加强沟通,明确所送资金的性质和用途,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