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出奇怪的戏剧,善与恶、美与丑、高尚与卑鄙交织,这句名言正是徐敏女士一家一年来在江西生活的现实。
这一年,他们的生活充满戏剧性:
先是他们唯一的儿子姚策在28岁时被确诊为肝癌,就在徐敏下定决心捐肝救子时,却发现孩子不是自己的,是他们从生孩子的医院领错了孩子。
为了救姚策,为了见到被错抱走的亲生孩子,他们不得不去寻找对方的家人,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现居河南的郭伟家人。
两家人见面后,将医院告上法庭。
出生时被错误调换的28年后,两个家庭失散已久的儿子终于回家了。这个孩子现在有了一对深爱他的父母,他的父母也找到了自己的亲生孩子。
即使经过了数次波折,这已经是一个相对完美的结局了。
〓姚策28岁生日这天,他和交换生活的郭伟以及父母在上海团聚,一起庆祝。大家唱着生日快乐歌,姚母和郭母都手捧鲜花,显得十分幸福。
但近日,此事的讨论却延伸到了另一个方向。
28年后,
肝癌引发的“疑似换子案”
姚策两岁半时,入园体检时被诊断出患有乙肝。
母亲徐敏当时很疑惑:自己和丈夫都没有患病,家族中也没有乙肝病史,乙肝病毒传播的条件也很有限,孩子怎么会得上乙肝呢?
姚策出生于1992年6月15日,凌晨时分,徐敏感觉到阵痛,便独自来到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直到下午五点左右,才被送进产房。
徐敏的丈夫是一名军人,她生孩子的时候,他还在部队服役,父母看到徐敏进了产房,就回家给她做饭,进产房不久,徐敏就生下了一个男婴,体重7斤多,很重,哭声很大,声音很大。
徐敏说:“她(护士)把孩子给我看,我试着拉,但是没成功。我试着摸,但是没成功,因为我太虚弱了……然后护士就把他抱走了。”
第二次见到孩子是一天后的17号,护士抱着孩子进来了,孩子脸上有红斑,于是徐敏夫妇就把脸上有红斑的孩子抱回了家。
孩子一天天长大,在家里一直备受宠爱,尤其是在知道儿子得了乙肝之后,徐敏心里一直很愧疚,她觉得是自己没能照顾好孩子。
徐敏的家庭情况不错,丈夫是军人,她自己是医生,父亲也是部队出身,退休工资很高,除了徐敏夫妻俩的收入,徐敏父亲的工资也都给了她,一家人悉心照顾着孩子生病的姚策。
他们跑遍各大城市找最好的高手,自己的工资只有几百块钱,却给姚策送来了价值几千块钱的药。
20年来,姚策没有住院过,他的乙肝病毒从大三阳变成了小三阳乙肝携带者,和普通人一样上学、工作、结婚生子。毕业后,姚策的工作由家人安排,自己去了医保局,后来辞职自己创业,失败亏本之后,姚策小家三口的开销也全部来自徐敏夫妇。
直到去年2月,姚策突然腰痛难忍,去医院检查后发现,他已是肝癌晚期,如果不治疗,生命只剩三个月,一直心系儿子的徐敏当机立断,准备捐肝救子。
事情的发展本应是一个感人的故事:母亲的付出,儿子的康复,他们感动落泪,他们互相扶持,是一个完美的大团圆结局。
然而命运却和他们开了个玩笑:肝移植前,医院发现徐敏和丈夫都是A型血,而姚策的血型是AB型。后来DNA鉴定证实,姚策并不是徐敏的,徐敏才是亲生儿子。
许敏心里一惊,自己养育了28年的儿子怎么就不是自己的了?
但想要救回孩子,还得找到孩子的亲生父母。徐敏通过数据库比对,最终发现,河南的一对郭姓夫妇和杜姓夫妇可能与姚策有着密切的联系。
然而当徐敏第一次拨打对方电话时,电话那头的杜姓女士很快就挂断了电话,而他们的孩子郭伟也被显示出生于1995年,比她自己的孩子原来的年龄小了三岁。
虽然情况疑点重重,但为了救姚策,徐敏的丈夫还是赶紧报了案,巧的是,他们的亲生儿子郭伟如今已经是派出所的一名警察。
郭伟称,自己其实是1992年出生的,只是身份证上写错了日期,家住河南驻马店,对被“误带走”一事毫不知情。
总之,经过多次波折,两个家庭终于见面并做了亲子鉴定,最终发现姚策其实是杜锦之的儿子,而健康的郭伟才是许敏的亲生孩子。
事实上,在中国的另一端,郭伟的生活也并不是那么顺心。
郭伟今年28岁,因为年纪大,上过三年夜校,受的教育并不好,大学毕业后在派出所当辅警,家里除了刚做完肝癌手术的养母杜金芝,还有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姐姐。
郭伟家住农村,有两个姐姐。杜金芝的大女儿是智障,二女儿也没能活下来,历经艰辛才生下一个儿子。杜金芝知道自己有肝病,可能会遗传给孩子,所以她在儿子出生后,就给他注射了乙肝疫苗。
但讽刺的是,此时的孩子已经不再是她携带乙肝病毒的亲生儿子姚策,而是健康的郭伟。
因此,因为被错误带走,患有遗传性肝病的姚策没有接种乙肝疫苗,导致后来罹患肝癌。
原本身体健康、本该出生在富裕家庭的郭伟,却有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妹妹,还有一个身患癌症的母亲。
命运的无情之手,粉碎了两个原本幸福的家庭。
“错误交换”的生命还是“被偷走”的生命?
疑虑重重
认亲之后,两个家庭为两个孩子举办了28岁生日聚会,大家欢聚一堂,场面美好,仿佛是压轴戏。
然而故事并没有结束。
在双方认定为亲人一年后,今年2月24日,姚策养母徐敏的代理律师在直播中对错误出生事件提出质疑,称这是故意换人行为。
“除非是故意的,否则不可能犯错。”
一时间,换婴消息引发网友热议,姚策养母徐敏今日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我个人认为,既然医院认为是人造的,不是人造的,那孩子不可能被换掉,肯定是被偷偷换掉的。”
此后,“错误互换28年生命”的故事发生重大反转,“故意换人”的疑点开始陆续被挖掘出来。
疑问1:
郭伟养父母接到“寻人电话”时的反应和态度耐人寻味。
郭伟养母接了电话:“我死了你回来联系我。”郭伟养父随后以为对方是骗子,怕对方找到自己,就卸载了电话卡。
鉴于郭伟是当地的一名辅警,郭伟养父母对待诈骗行为的态度,引发了网友和郭伟生母的怀疑。
疑问2:
徐敏生完孩子后,等了一天才第二次见到孩子。
在郭伟生母徐敏微博的自述中,称郭伟出生于1992年6月15日,顺产,体重3500克;姚策则是16日剖腹产出生,体重3200克,脸上有红斑。
但徐敏直到17号,也就是生完孩子第二天,才第二次见到孩子(此时的孩子已经被姚策误抱走),而且直到第二天她才给孩子喂奶。现在回想起来,这一天并没有什么意义。
疑点三:
出于未知原因,郭威的年龄被修改为小了3岁,出生地信息也被修改。
郭伟出生于1992年,但法定出生年龄被改为1995年。对此,郭伟养父母解释,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二胎无法办理相关证件,需后续办理。
但郭伟的养父母不仅有农村户口,而且大女儿是残疾人,生育时间相差7年,且是在国家三级医院出生,因此遭到不少网友对年龄变更的质疑。
回到郭伟伪造的出生证明,不仅出生日期被更改,出生地点也改为驻马店市计生站。
(郭伟信息被篡改也给徐敏夫妇的寻子之旅带来了很大误导和困扰。)
疑点四:
郭伟办理新身份证为何要更改生日?
事实上,郭伟是其母亲徐某于1992年6月15日自然分娩所生,姚策则是其母亲杜某于1992年6月16日剖腹产所生。
郭伟后来添加到自己身份证号上的出生日期是1995年5月18日:1995年农历五月十八,也就是阳历六月十五。
如果说完全不知道,那为什么杜女士一家不报孩子的出生日期是6月16日呢?
疑点五:
涉事淮河医院出生的婴儿是否戴手环?
根据原卫生部1982年颁发的《医院工作制度》,每个新生儿都必须佩戴这个手环,上面写有母亲的床号。
据一位在开封工作多年的医生介绍,当时的普遍做法是给孩子双手绑上手镯,手镯上写有“某某儿子,母亲床号,新生儿”等字样,并注明出生体重等。”
对于新生儿佩戴手环的情况,“没有人为的故意,不可能错误地改变手环”,涉事医院也保留这一观点。
疑点六:
徐敏生产当天值班护士的身份仍然是个谜。
从澎湃新闻公布的医院病历记录中可以清楚看到,该医院的值班护士名叫郭熙芝。
被误顶的郭威的养父名叫郭熙宽,目前的疑点中,郭熙之被认为是郭熙宽的堂兄。
这也是舆论经常质疑的问题,人们倾向于认为,郭父与杜母是出于各自的考虑,真正想要一个健康的胎儿,所以才动用医院里的关系,达到换子的目的。
但该项指控相当严重,涉及犯罪行为,目前正在调查取证中。
疑点七:
郭伟的养母杜妈妈做出过许多自相矛盾的言论,特别是在乙肝和疫苗问题上。
据网友整理的信息,郭伟养母在采访过程中提出了不少矛盾。
比如,养母在接受潇湘晨报采访时称,怀孕时并不知道自己患有乙肝,但其在防疫站工作的哥哥在法庭上作证称,她知道,而且全家都接种过乙肝疫苗。
此外,郭伟的养母也一直指责淮河医院错误调换孩子,声称“本该给我儿子打的乙肝疫苗,却给了我的养子”。
然而,养子郭伟出生后并未在淮河医院接种疫苗。
在腾讯网的采访中,杜妈妈的回答是“我让村医给郭伟接种了疫苗,但是接种证丢了。”
对此,网友质疑“乙肝疫苗需要在宝宝出生24小时内接种,国家对疫苗管理严格,只能在妇幼保健院接种,并要设立登记,郭伟3岁前没有户口,所以不能接种疫苗,即使接种了也不会有预防接种证。”
除上述疑点外,郭伟养母提供的医院病历记录除缺少乙肝两对半检测报告外,其余均齐全。
这份缺失的检测报告是证明她患有乙肝以及孩子出生后24小时内在医院接受适当阻断治疗的关键。
一条被偷走的生命,
没有人是赢家
这几天网上对此事的讨论很多。
以前,我们只在电视剧里看到错换孩子的故事。《错换一生》或《爱在别处》都讲了类似的故事:一个富翁与一个平民不小心调换了孩子,两个孩子从此开始了格格不入的生活……
在这场现实版的“错位人生”剧情中,谁更值得同情呢?
有人说是姚策。
虽然享受了远超原生家庭的良好童年和教育资源,但因为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他年纪轻轻就被查出肝癌,生母也患有肝病,父亲原本同意移植但又以各种理由拒绝,无法实施。如今,姚策不得不面对病床上生活的狼狈。
有人认为是郭伟。他虽然身体健康,但背负了太多原本不属于他的负担:他生长在农村底层,母亲患癌症,姐姐生活不能自理。虽然他现在成了一名辅警,但已经错过了当警官的顺风顺水。
更多的人对郭伟的生母徐敏女士表达了同情和怜悯。
在“28年错认”的真相被揭露之前,徐敏因为养子姚策罹患乙肝,一直生活在深深的自责和愧疚之中。
对于家人的指责,她哑口无言,她自己也认为,孩子感染病毒,是她自己的错。
因为愧疚,徐敏一直尽心尽力照顾孩子:
“他冬天怕冷,夏天怕热,秋天怕干燥,春天怕大风,姚策二十多年没有住院过”;“要认真培养他的学习习惯,满足他的要求,他可能是同学中第一个用平板电脑、苹果手机的人”;为了给姚策治病,“小康之家沦落到贫困户”。
而如今,她与姚策之间出现了很多分歧,从财产纠纷到医疗后续处理等,已经发生了数次摩擦。
针对姚策最新发布的帖子“等待真相,反对不实指控”,他是这样回应的:
“从替代概念出现的那一刻起,我母亲的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面对自己的亲生儿子郭伟,徐敏也有很多的顾虑。
第一次见到他时,徐敏就泪流满面。
她不敢松手,怕再次失去这个儿子,也不敢抱得太紧,怕他太高,要低着头。后来在接受采访时,她流着泪表达了自己的不舍:
按理说,从他出生到现在这28年,我应该是那个每天抱着他,喂他吃饭,牵着他的手,扶他走路,送他上学,陪伴他一步步长大的人吧??但我没有这么做……
在这起“冤假错案”事件中,涉事各方都受到了很大的伤害。
目前,真相仍未可知,大家还将继续面临更多的争议。房产该如何更改名字?下一代该由谁继承?一不小心,大家都将面临舆论的评判和道德的指责。
整个事件中,是否有恶人故意犯错?
血缘关系可以重新辨认,但28年的努力与付出又如何呢?
那些深夜都无法解决的心结,如何才能得到一个看似公平的结果?
无论怎样,痛苦和遗憾注定会存在。
作者:嘟嘟夏儿 编辑:花木兰
希望世上不要再发生“生命错位”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