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科技 雷建平 1月22日报道
国内打车软件的竞争已经进入新阶段,2014年伊始,滴滴打车、快的打车以及各自的投资方腾讯、阿里在移动支付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快的打车和支付宝钱包昨日联合宣布,将再投入5亿元,邀请全国民众免费乘坐出租车。根据新的奖励方案,只要乘客使用支付宝钱包支付打车费用,乘客每单奖励10元,司机每单奖励15元。如果每天上下班打车一次,在起始里程内基本可以实现“不花钱”。新的奖励方案将从1月22日起实施,结束日期待定。
此前,滴滴出租车携手微信支付推出活动,乘客使用微信支付可立减10元,司机可立减10元。
其实,滴滴和快的战争从去年9月就开始了。为了提高司机的响应率,滴滴打车采取了复杂的模式来补贴司机,一单可能要10元。为了抢占出租车市场,快的打车甚至宣布计划投入1亿元补贴出租车司机,司机首次使用快的APP就能获得100元奖励。
据滴滴官方公布的数据,微信支付受到司机和乘客的追捧,七天订单量超百万,补贴超2000万元。滴滴打车和微信支付因此宣布将继续投入2亿元鼓励全国人民乘坐出租车。
这一轮打车软件大战,乘客和司机都获益匪浅。问题是,打车软件为何持续烧钱?背后的各类投资方又给予了怎样的支持?
据悉,滴滴打车与微信支付的合作,将突破地域限制,或将实现全国范围内手机叫车,这将加速乘客使用手机支付出租车费的进程,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司机和乘客互相推荐微信支付的热潮,从而培养用户的移动支付使用习惯。
滴滴打车投资人、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对腾讯科技表示,通过和滴滴打车的合作,微信的应用场景可以从娱乐、社交转移到O2O,更重要的是,在消除用户绑定银行卡的顾虑后,微信还推出了理财业务。
对于快的和滴滴之间的竞争,快的打车CEO陈卫星认为,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其实是在共同教育市场,虽然成本有些高,但对于快的打车来说,补贴战才刚刚开始。
当然,移动支付也并非一帆风顺,事实上在过去几周,就曾出现过因网络问题导致无法支付,或乘客手机显示已支付,但司机却没有收到账单的情况。
业内人士认为,打车APP使用移动支付是移动支付典型的O2O场景应用,移动支付与PC支付的区别在于,该场景下对交易支付的实时性要求更高,难度也高于PC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