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阳初中数学》为公益平台,所有课程终身免费。关注转发,一起做公益吧。
“蛟阳初中数学”高调做慈善,默默做教育。
并不是穷苦家庭培养不出贵子,而是穷苦家庭的规矩意识不强,穷苦家庭的孩子大多不自律,穷苦家庭的父母大多过于纵容。
今天看到朋友的一篇文章《一个母亲的忏悔,孩子,我用抖音害了你》,让我不寒而栗,感到无比愤怒。
我那不懂事的妈妈在孩子初一的时候就给他买了一部手机,从此他就开始自拍,然后是微信,然后是网上聊天,然后是抖音。
最后,一名一年级学生躲在房间里,化妆成成年人,拍摄了一些自己令人作呕的视频。
为了满足一些变态恋童癖的欲望,涉及到色情和非法活动,等到母亲发现时,孩子已经无法自拔。
母亲当然伤心欲绝,自责不已,忏悔不已,称是害了自己的孩子。
其实我想说的是,只要孩子有手机,就算没有抖音,也有快手、王者荣耀、微信、游戏、网络小说、色情视频。
与其说危害儿童,不如说是无知的父母为未成年的孩子购买手机的行为危害了孩子。
Erya 向大家讲述了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三个故事。
小文是一名初中生,有一个五岁的弟弟,由于母亲工作忙,又要照顾弟弟,所以把小文托付给了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
我的爷爷奶奶经济条件不错,他们照顾我的孩子。他们都有手机,但我的孩子想要一部手机,是为了每天晚上可以和妈妈视频通话。
当然,我一再保证,孩子上学时间别玩,自家孩子好,人家庄稼也好。
母亲看着女儿那渴望的眼神,怀着补偿的心态,总觉得自己生二胎是亏欠女儿的,犹豫片刻后,还是答应了孩子的要求。
尽管班主任一再强调不许带手机,但家长和孩子还是合谋向老师隐瞒。
一个成绩优秀的孩子经常上课打瞌睡,导致成绩下降。
突然有一天,社区派出所的警察来学校调查情况,这个事情肯定很严重。
原来,小文每天放学后都会偷偷在自己的房间写作业,并通过社交软件与一名来自山东的三十多岁男子聊天。
随着情况的深入,他竟然荒唐地透露了自己的真实姓名、学校、地址和电话号码。
而该男子在5月20日给小文转了1314元,聊天记录恰好被该男子的妻子看到了。
其妻子截图发布在微博上,称某地中学生小文与其丈夫关系不寻常,聊天记录令人作呕、露骨。
该消息在互联网上的点击量已达数百万,惊动了当地公安部门,公安部门立即责成当地派出所对此事进行彻查。
孩子一开始否认一切,但最后在铁证如山的证据面前失声痛哭,称自己也是受害者,对方给她转了1314元,让她去开房,之后她就把他删了。
我们就相信小文说的没错,但是要想让对方转1314元,那谈话一定很深入吧!
案件负责人当场支付了1314并转给对方,对方才同意删除该帖子。
李木子是个很优秀的孩子,2016年他努力学习,考上了当地一所非常优秀、实力雄厚的四星级高中,对于农村家庭来说,这是件好事,大家都在庆贺。
但中考暑假,孩子却沉迷于网游,整天缠着父母给他买手机,不然就要绝食、逃学、叛逆。
常规还是保证学习时间不玩手机,剩下的就是割断手指,用血写一封信。
关心孩子的老师、亲朋好友都劝不要让孩子为所欲为,但家长还是抱着一丝希望,认为孩子或许能控制住自己。
孩子拿着新手机高高兴兴地去高中报到。
第一学期他就变得无法自控了,他身高1.9米,妈妈试图管教他,但他只说了两句话就把妈妈劝住了。
武装镇压不是对手,孩子轻轻一推,母亲就会摔倒,母亲不忍心看到孩子断粮断草。
不是穷苦人家培养不出贵子,而是穷苦人家规矩意识不强,穷苦人家的孩子大多不自律,穷苦人家的父母大多过于纵容。
看到和母亲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奶奶就接手照顾孩子,希望孩子能多一点感恩,多一点良知,及时醒悟,回归正途。但是,这并没有发生。
然后我就很不情愿地去上了大四下学期的学。大一结束后,第二年我就拒绝上学了,说要工作。我去工作了,但不到一个星期就回来了。我受不了一线工人的长时间和高强度。
随后我又读了高二一年,现在完全不去上学了,呆在家里。
当同班其他孩子都在努力学习,准备明年的高考时,这个身高1.9米的孩子吃完饭后就在家里玩游戏,玩累了就睡觉。
我的爷爷快70岁了,在建筑工地工作。
这是谁的错?
范哲是班里很优秀的孩子,2017年参加中考,2016年升入三年级时成绩全班第一,是老师和家长眼中的好孩子。
我妈妈是小学老师,爸爸是初中化学老师,他们出身于书香世家,有很好的学习资源和环境。
中考前三个月,我的成绩每况愈下,上课睡觉,写作业也昏昏欲睡。
开始以为是学习压力大,经过咨询,各位老师都进行了针对性的指导,现在班里的尖子生成绩下滑了,如何才能让全班同学的班级精神得到凝聚呢?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一次数学考试中,这个孩子竟然在数学试卷中间写下了四个毫不相干的单词“武功秘笈”。
理所当然的是,那次数学考试我成绩很差。
考虑到他平时上课打瞌睡的习惯,再加上试卷上的怪词,他刻不容缓,立即把书包和房间都搜了个遍,最后在床单下找到了一部手机。
在这样的环境下,说实话,老师一般都不敢体罚孩子,真的不敢。
但他爸爸是化学老师,生气了肯定会惩罚他的。
真相终于揭晓,孩子用过年红包给自己买了一部手机。
每天晚上在父母的监督下写完作业,我就回到房间继续看电子小说,有时候是凌晨一两点,有时候是晚上三四点,当然也会聊天、玩游戏。
问题出现,必须果断出手,幸好我们在中考前三个月及时补救,发现了端倪,否则,就算老师们拼尽全力,也未必能从根本上改变他的命运。
一是孩子本身天赋和基础好,二是可以360度无死角的监护。
孩子终于中考成功了,可孩子的父母和老师却担心不已,一个天赋异禀的孩子,如果没有及时发现,会落得怎样的悲惨境地?
孩子的父母都是懂教育的老师,所以教育管教应该比较到位。
在普通家庭,特别是留守儿童,如果缺乏自制力,有多少本该有更好未来的孩子,因为手机的小屏幕而毁掉了自己的前途?
这三个例子,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不远处的血腥例子。
“如果你想毁掉一个孩子,请给他一部手机”,许多专家、教师、学者都呼吁这样做。
但仍有部分家长心存侥幸,宁愿相信孩子所谓的承诺,冲动地以各种借口给孩子配备手机。
无非是奖励学生的考试成绩优异,奖励孩子考入高校,奖励孩子社交的需要,奖励留守儿童联系父母的需要。
他们总是高估孩子的自我意识,当然有自我意识的孩子,真正能控制自己,但坦白说,非常少见。
孩子的成长是一条单行道,没有回头路,没有遗憾。我只想问一些家长,你们有什么信心去冒这样的风险?
作为成年人,我们有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玩跳跳、抖音、快手、麻将的习惯。
我们为什么要完全信任孩子?这是一场高风险的赌博。家长们,你们获胜的机会太小了!
如果你输了,那不只是失去一切那么简单,你失去的是孩子的未来,失去的是孩子的前途,失去的是孩子的人生。
既然中奖的可能性很小,那我们为什么不从源头上彻底断绝孩子玩手机的可能呢?老师自身的力量实在是太弱了。
更何况现在的教育环境充满疑虑,只有有责任心、有担当的老师才敢严厉指出、批评孩子玩手机,一般的老师真的不敢这么做!
家长们,你们是全面禁掉手机的主力军,特别是在中小学生中,老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你们协助。
因为买手机的钱都是你们爸妈出,玩手机的时间基本都在家里,孩子在你眼皮底下也许敢玩手机,但在老师的课堂上玩手机你们还是要三思而后行。
你们是最强大、最直接的守护者。
我一口气写了这么多,希望有的家长看到,有的家长理解,有的家长读到,有的家长有力行动起来。
一点儿也不延迟。
因为老师对孩子的焦虑只是暂时的,只会持续很短的时间,自己教过的孩子就像是一茬又一茬被收割的麦子,老师的痛苦不会持续太久。
但你会毁掉你孩子的前途和你的一生,因为他们会因为玩手机而忽视学业!
每一字每一句都发自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