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 原创电影虽然只是弄丢了手机:一部充满悬疑的惊悚之作

2024-09-17
来源:网络整理

“我刚刚丢失了智能手机,却成了连环杀手的目标……”

原版电影《虽然我只是丢了手机》(又译《我只是丢了智能手机》)由金泰俊执导,任时完、千宇熙、金熙元主演,改编自同名日本畅销小说,而非翻拍自同名日本电影。

故事讲述平凡的上班族李娜美(千宇熙饰)不小心遗失了手机,一名形迹可疑的男子(任时完饰)捡到手机并偷偷安装间谍软件,通过摄像头监视她的日常生活,了解她的行踪、爱好、工作、社交等,并以吴俊荣的身份接近她。虽然只是遗失了手机,但李娜美的生活却变得岌岌可危……

另一方面,俞警探(金熙元 饰)在犯罪现场发现了离家出走多年的儿子俞俊荣的踪迹,他怀疑儿子就是连环杀人案的嫌疑人。

与李娜美关系密切的吴俊荣,是余神探的儿子吗?这场因手机遗失而引发的案件,将如何反转?

本评论涉及剧透,如不介意,请先观看电影。

作为新人导演的作品,影片的镜头语言可圈可点,贯穿影片的几个有意思的画面——第一个是梅子(자두是李子,有一版本的翻译误将其译为柚子……)

烂梅里爬满虫子,原本以为烂梅里是隐喻男主,结果事实是(剧透)没有身份的男主杀了于君容,还冒充他的身份留下痕迹。

这棵梅树原本是禹俊英的,上面挂着铭牌,上面写着俊英的名字,所以喜欢梅子的人是俊英,而不是代替他的男主角。换句话说,梅子的腐烂是俊英死亡的隐喻,男主角只是那只虫子。

男主住的地方有梅子,有他吃梅子的镜头,这是因为他想活得像俊容一样,他偷走了跟俊容有关的一切,包括他的身份、爱好。

后来他特意点了梅子汽水,就是为了偷看李娜美喝,没想到在娜美爸爸面前露出破绽,梅子汽水根本不是什么隐藏菜单,是她爸爸专门为娜美做的,男主以为他很小心,却还是引起了怀疑。

视觉上,鲜红色的梅子汽水在灰色调的画面中格外醒目,在这里,红色是隐患的信号,契合了和平场景下的紧张氛围。

此时李娜美已经知道有人入侵了她的手机,而男主则假扮为来帮助她的人,甚至成功破坏了娜美和她朋友的信任。

手机屏幕映出主人公的面容,露出了他友善面具之下的黑暗真面目。

可怕的是,到最后我们还是不知道真正的男主是谁,他没有出生申报,也没有身份,那么他到底是谁?真名是什么?杀人动机又是什么?

我们只能从零碎的信息中找到属于他的东西,比如他对水的痴迷。

水是男主杀人、毁灭证据的工具,他有个习惯,就是拍别人在水中奄奄一息的表情,然后设为手机屏保,当作“战利品”。最后那个关键场景,也选在了娜美的浴室里。

他如此执着于溺水肯定有特殊的原因,只可惜影片中根本没有解释,为了反转而把原本自洽的逻辑推翻。

如果写离家出走的警察儿子成为杀人犯,虽然没有反转,但人物逻辑令人信服。如果男主不是禹俊英,除了反转就什么都没有了。最遗憾的是角色动机丧失,成为纯粹的变态。那么,这个角色除了“任时完演技奖”还有什么意义呢?

配角的人物塑造也很刻板,余探长和他的搭档根本没有对犯罪嫌疑人做任何犯罪侧写,就凭一些间接证据就认定罪犯是自己的儿子俊荣……不过男主对余探长的侧写却很准确——他让余俊荣相信母亲的死是自己造成的,而且他性格强势、古板、以自我为中心。

这个层面,男主不仅是高智商罪犯,可能还有些心理学背景,反侦探也很厉害。相比之下,两位侦探都不算聪明,难免会被批评智商低(不过韩国电影里的警察,除非是主角,基本都是这样,反映现实~)

虽然主角的犯罪心理没有交代清楚,但他的模式有点像美剧《犯罪心理》里的犯罪分子:少年时就有偷窥癖、善于伪装、用不同的身份接近受害者,溺毙是他的标志。

水象征着情感,这不仅常见于电影语言中,也常见于犯罪心理学中。

捡到手机的正确处理方法_捡到的手机怎么弄_捡到手机怎么办

影片中有一个场景非常巧妙地将二者结合在一起。虽然犯罪和雨是惊悚片的标准特征,但这是因为男主对水有着特殊的迷恋。当男主袭击娜美的父亲时,窗外开始下雨,暗示着男主在发泄自己的情绪。

有人可能会以为这部电影的重点是利用智能手机窥探他人生活的新型数字犯罪。但最后发现,通过智能手机进行窥探只是主角的“狩猎”过程,结果仍然是传统的惊悚连环杀人案。那样的话,就必须交代清楚主角的身份和犯罪心理。结果看了很久,还是不知道主角的身份,也不知道他的杀人动机……

结局只是惊悚和转折,对于如此有趣的主题来说,真是可惜。

整部片子除了梅花和水的意象,阴影和倒影的运用也非常有意思,导演的审美很在线~

禹俊英的这张照片有一种怪诞的美感,他的半张脸隐藏在水中,与其他面朝上的受害者不同,似乎在暗示禹俊英的一半身体被男主角偷走了。

这个场景中,男主角的影子投射在天花板上,营造出了一种惊悚的效果,有点像老希区柯克风格的惊悚电影~

电影中的阴影也可以用来表现现实与虚幻的交织与混淆。

比如在男主与警察对峙的场景中,余探长以为男主是自己的儿子,可一转身,却发现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人。

片尾的人群影子展现了当代人离不开手机、生活在手机虚拟世界中的群像——依赖虚拟的、看似温暖却极易破裂的人际关系。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手机也成为了影子本身。

从鸟瞰视角看去,我们看清楚的是影子的姿态,而不是人本身的样貌。

就如同我们平时通过手机看到的别人在网上的展现一样,有多少是真实的,有多少是虚假的?

这也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看的韩国音乐剧《祖师爷》,探讨的是现实自我和社交网络虚拟人格之间的平衡,很有意思的小众音乐剧~

回到这部电影,整体恐怖氛围还是不错的,题材新鲜猎奇,偷窥镜头给人沉浸感很强,尤其是手机正面视角呈现的镜头,观众也化身为偷窥者,了解到娜美和男主的日常生活。

不过这种视角本身却隐藏着一层恐怖效果,因为我们随时都有可能变成“李娜美”!

影片的镜头语言同样水准上乘,梅(构图与色彩——鲜血的鲜红)、水(谋杀的迹象与情绪的表达)、影(光影的多层次效果、隐喻)等画面运用得当,审美在线!

对于一个新导演来说,完成度已经很高了!只可惜剧本的后半部分,为了追求反转,把男主变成了一个单纯的变态。更别说仔细考虑人物的轨迹了。如果男主一开始不宣布自己的出生,他是如何在没有身份的情况下活到现在的?

但如果你不仔细研究剧本的话,这部电影还是值得一看的!

特别推荐任时完的精彩表演,继《他人即地狱》和《未讲完的故事》之后,任时完终于贡献了生动又变态的演技!很满意~

或许是因为长相人畜无害,让他在饰演反派时显得更有反差感,再加上他不断挑战高难度角色,用努力刷新大众对他演技的认知,看来今年百想奖电影部门可以预定他了~

最后推荐一句——大家一定要去看《任氏万花筒》!

雾与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