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支付的风险与防范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网络支付的风险与防范措施(6页珍藏版)》请搜索人人文库。
1 / 6 论网络支付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论网络支付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摘要:我国网络支付发展迅速,但由于一系列制约因素,网络支付面临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平台、认证中心、网民、网络黑客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风险,亟待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软硬件系统风险;操作风险;钓鱼网站;电子扒手;信息污染;社会信用体系 网络支付业务的频发,带动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根据艾瑞咨询公司《中国网络支付行业发展报告》,我国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从2017年的976亿元飙升至2018年的2743亿元,同比增长181%,成为互联网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但我国制约网上支付的法律环境、网络安全、用户权益等一系列问题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网上支付存在以下风险。1、银行等金融机构目前,网上支付风险较大,网上银行漏洞较多,网上交易对金融机构的软硬件系统、技术支持、业务操作逻辑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网上支付无疑会增加金融机构原有的风险。电子支付的业务操作和风险控制均由计算机软件系统完成,系统与客户端软件的不兼容或故障,以及系统宕机、磁盘阵列损坏等都可能导致信息传输中断或减少,形成软硬件系统风险。
可见,信息系统的平衡性、可靠性和安全运行已成为电子支付系统安全的重要保障。此外,网络支付还面临着传统支付所面临的风险。首先,相较于传统业务中的存款人挤兑风险,电子支付机构面临的信用风险更加严重。其次,电子货币的强流动性使得电子支付机构面临的流动性风险比传统金融机构更大。第三,电子支付信息技术选择带来的内部员工欺诈、系统设计、实现和维护、系统兼容性问题等都是电子支付机构的运营风险,它们会使金融机构遭受巨大的商业损失。2、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市场监管问题近日,艾瑞咨询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第三方网络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718亿元,同比依然保持180%左右的高增长率。第三方支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交易欺诈的发生,促进了网络支付市场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棘手的问题,如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第三方从事电子货币支付清算业务的资质、相关法律法规、监管机构等。3、安全认证与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问题安全认证机构通过颁发数字证书为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提供安全认证服务。但目前我国认证机构尚无统一的权威立法对其市场准入机制、运行模式、相关权利义务等进行规范和监督。美国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信用评级失误引发的,因此完善和规范国内信用评级、与国际接轨尤为重要。
4、网络用户及素质增加交易风险。艾瑞咨询分析师蒋立新表示,受骗消费者大多是在“钓鱼网站”上误输入网银信息;而支付系统本身的安全性问题并不大;这种不安全性可以通过加强安全意识逐步消除。另外,由于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网络上出现了虚假交易、恶意交易等现象,信用的缺失必然会限制交易的规模。本文由网友投稿,那生活随笔网站文档仅为大家提供交流平台,敬请参考,如有版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5、网络黑客等不法分子一些被称为“电子扒手”的解密专家窃取银行、企业密码,浏览其核心机密;还有网络黑客通过植入木马、虚假网页等方式窃取消费者账号、密码,非法窃取、转移资金、窃取信息、发送虚假邮件等;还有网络操纵市场、无牌经纪、不正当销售、误导性高科技投资等网络欺诈活动,直接威胁金融安全。六、宏观环境:网络支付系统具有无形化、网络化、国际化的特点,很容易通过互联网引起整个金融体系的连锁反应,引发全球性、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当前,世界各国电子支付立法相对滞后,现有法律尚不能对电子支付服务中出现的新问题发挥影响。互联网上的病毒、信息污染、信息爆炸等问题也十分突出,直接影响电子支付系统信息发送和接收的效率。信用机制的严重缺失,制约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迫在眉睫。
基于以上各方风险,笔者提出以下防范措施:加快立法进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应对网络犯罪。我国尚无专门的电子支付法,传统支付法律体系不能完全适应网络支付的要求;加之网络支付为洗钱等新型犯罪活动提供了空间,现行法律不够广泛、不够深入,应加快立法进程,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与国际相关法接轨。加强对网络银行和认证机构的监管和对第三方平台的市场规范。网络银行的准入条件、客户信息审核相较于传统银行有具体的要求,认证机构应制定严格的操作规则、定期审核和信息控制制度,确保其合法性;第三方服务机构需确保资金安全和支付效率,应规范支付中介机构的仲裁功能。加大网络系统的技术投入。无论是加强金融机构业务流程的整合、遏制网络犯罪,还是建立完善的信用机制,技术支撑都不可或缺;培养一批专业人才对解决当前的问题至关重要。加快建立一套完整的社会信用机制。我国还是一个信用体系不完善、诚信缺失的国家,应尽快开始建设网络支付信用机制,让银行在此基础上通过查询客户的信用档案,确定客户的授信额度,并将其不良行为记录纳入社会信用体系。随着互联网产业链的不断发展和延伸,网络支付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虽然目前的交易规模还不高,但其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期待网络支付在不断规范发展中取得长足进步。参考文献:1卓婷婷:电子商务网络支付风险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韩博英:电子支付风险与防范措施,知顶网,家网/6/6安全,3杨建政:《经济法与电子商务法》,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