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昵称的奥秘:从 A 到 Z,昵称背后的性格、近况与喜好

2024-09-17
来源:网络整理

在网络世界里,你直接展现给外界的形象只有两个方面:一是你的头像,二是你的微信昵称。

你的微信昵称可以让你大概了解你的性格、现状和喜好。

一个好的昵称甚至可以为你的生活加分,并帮助你遇到合适的人。

1. 昵称前面有 A

相信大家的朋友圈里都有一些人喜欢在昵称前面加个A,由于微信的排名规则是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的,改好的名字在别人的通讯录里就会排在最前面。

有的朋友可能会觉得A的朋友太多了,很容易被淘汰,直接去AAAA、A01,看来竞争还是挺激烈的。

显然,这些都是微商们喜欢起的名字,他们渴望出现在通讯录的最前面,希望被人看到,显示自己的存在。

尤其是在2015年微商泛滥之后走向没落之后,大家开始很讨厌这种刷屏的行为,最近对微商的印象不是很好。

只是这种带“A”的昵称确实让人第一时间想到了微商,朋友圈里充斥的N个线下代理,要么是学生,要么是家庭主妇,总之就是闲着没事,想赚点钱。

其实无所谓,只要你不要一天发好几次群发消息或者发好几次朋友圈,浪费流量就行,每个人都尽力而为,不要互相影响。

就算看到你私信我,我也不会想着卖东西,又不用花钱,而且是一片宁静美好的景象。

2. 包含工作信息的昵称

齐格的第一份工作是社会新闻记者,每天忙忙碌碌,因为工作原因,在微信上添加了各种受访者和相关人员。

为了让陌生人给我提供新闻线索,我在微信昵称后面加上了单位名称,但不久后就删除了。

因为除了工作之外,我也是一个个体,应该更加具体。

添加职业信息,例如:+律师,+老师,+医生,可以帮助陌生人快速认识你,并且你的职业也被大家认可。

不过有些工作信息可能为了表现而加上+总代理,+祛痘,+婚纱,所以其实我不会那么喜欢。

记得有位熟悉的读者:+韩式半永久纹眉,我个人对这个没什么感觉,但是身边很多人都提过对+总代理、+祛痘、+婚纱等的看法。

这会让人觉得你把工作完全融入到社交生活当中,太过辛苦了。

重要的是,你呈现给外界的形象会因为这个职业标签而固化,即便你改变了它,联想效应依然存在。

它可能对你的工作有价值,但对你的个人品牌却没有什么价值。

3. 有电话号码

说实话,我很不喜欢这种包含电话号码的昵称。

首先昵称看上去比较乱,一长串的数字和文字。其次,电话号码本身就很私密,却在昵称里公然显示出来。

你有多希望对方给你打电话?

这样,你的生活就会太容易受到干扰。

这些人太重视工作,不注重自己的隐私和个人空间。

如果我们分析他们的动机,就会发现他们希望对方或潜在客户看到号码后能直接拨打电话,或者一天内给出电话号码的次数太多,说明他们的业务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业务效率很低,就像打100个电话才成交1个一样。

如果你能帮助两个人中的一个人,你就不会觉得打电话很麻烦。

4.纯表达昵称

拥有上述四种昵称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只占极小的比例,他们大多没有从事微信业务,没有添加工作信息,当然也不会添加电话号码。

那么那些带有纯洁表情的昵称就很有意思了,好多好多,尤其是女生的昵称更是多得数不胜数。

齐哥有话要说,每次互动点开消息,都是表情包,作者出处该怎么填?

没办法,我只好填上了:小云朵、棒棒糖、口红、高跟鞋,甚至还有标点符号“。”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们翻译成了:句号、逗号、圆点。

甚至有一次,一位纯粹的表情阅读者赢得了奖项。我写的时候,描述了一张“笑着哭着的脸”,并通知她去领奖。但她告诉我,那不是她,她的表情意味着“流鼻涕”。

妈呀,最后我还是看错了。

说实话,纯粹用表情包昵称的女生,要么还在上学,要么刚刚工作,因为只有这个时候,你才不需要考虑别人的感受和经历,更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昵称的问题。

一旦你离开学校工作了一段时间,你就需要交流。

当你添加伴侣的时候,对方不知道该如何称呼你,显得很尴尬。

前不久我加了一个山东的小伙伴,叫彭磊,我一开口就叫他磊哥,他很热情,也很有礼貌,让我们的关系更亲近了。

那么,取名的逻辑就是,如果昵称里含有动物,那她一定喜欢那种动物;如果昵称里含有水果,那她不一定喜欢吃那种水果;如果昵称里含有表情,那可能是她经常用的表情。

当然,纯粹作为表情符号的昵称可能会给日常生活中的交流造成一些障碍。

它的主人一般都是风趣、开朗、可爱、有少女心的女孩。

无论如何,请先删除以下类型:

生僻字不利于传播,也无法被查找;

单个字母难以识别,且容易重复;

我的微信怎么没有昵称_有些人微信没有昵称_微信昵称怎么没有

单纯的表达,没有交流,不利于沟通和破冰社交;

英语单词很复杂:基本上没有形状,比如稀有字符;

频繁更换昵称的人,和频繁更换头像的人类似,要么搞笑没心没肺,要么感情生活不稳定,试图通过这样的外在变化来改变内心的想法。

我之前已经看到过命名背后的逻辑。

那些带“小XX”、“X小X”的都是扮可爱女生的粗汉

有“大XX”和“X大X”的,都是外冷内热的小公主。

带“先生”、“先生”、“大哥”的,都是长得帅,爱打扮的男孩子。

那些被称呼为“小姐”、“小姐”、“女孩”的,都是胖阿姨。

(哈哈哈哈,有些女生看到这个可能会爆炸)

那么如何才能取一个更有趣、更容易记住的昵称呢?

个人姓名其实就像是一个人的品牌,塑造属于自己的个人标签,对以后的社交、生活、工作,甚至寻找伴侣都会有好处。

我先给你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两年前,我涉足新媒体,加入了一个运营学习小组。

人们经常在里面交流工作、生活的经历。一天,进来了一个女孩,小名杨大力。

她很活跃,我们很自然地都叫她大力,一个很男性化的名字(就像你以为七哥是女生,就叫她范冰冰一样)。有一个男生,小名叫薛尖尖。显然,我要讲的故事是他们两个人最后在一起了。

因为我们经常提及他们,而且根据我们给他们起的名字,我们对他们的性格也相当了解。

你看,命名还是很重要的。

先说英文名吧,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名字。

如果你的社交和工作圈子里都是不懂英语的人,最好不要使用这个名字。这就像使用一个不常见的汉字;很多人不会发音或认不出来。

除此之外,英文名非常好。

例如amy等等。

还有(哈哈哈哈哈)

我的真名是钟柏玲(首次曝光),一般来说不太容易记住,所以昵称是凌琪琪。

取自我的本名七,一个我很喜欢的数字,所以自然就成了:凌七七。

这个名字很温柔,和我的性格很相似。

其次,它容易记住,经常被人们记住是007。

我的所有账号,包括微博、知乎、百度、QQ、画板、简书、豆瓣等,都是这个昵称,连头像都一样,所以合作对象加我的时候都叫我琪琪。

今年我采访一个员工,他第一次叫我“齐哥”,我很惊讶,就问他:“你也是我的读者吗?”

他说:“不,你叫七七,所以我叫你七哥。”

因此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选择用自己名字的一半来起类似ABB或者BBA这样的名字,比如大家所认识的这些作家:文昌昌、唐笑笑、柯笑笑、程丢丢等等。

容易记忆,视觉和语言上都简洁明了。

还可以用别人给的标签来起外号,比如大脸、小胖子、黑皮肤、大佬(首先你得黑得起),这样在圈子里容易记住。

春节期间,和朋友一起去台球厅玩,用微信支付的时候发现对方的微信号是“矮子”,身高确实不高。

后来朋友说了些什么,我直接问是不是一个叫的人,这很有帮助。

所以,如果你想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一定要固定好你的昵称,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

这对你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会有很大的益处。

当然如果你想通过昵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也是可以的,比如:我要瘦得像闪电一样,两行之间的泪水,爱情雨等等。

但你也以为,那些取得一点成就的人,很少会改掉自己的绰号。

李彦宏被称为“Jack”,马云被称为“Jack”。

当然,生活中的一切改变都必须建立在自己的快乐之上,这种快乐应该是持久的快乐而不是短暂的快乐。

因为,无论是我们的梦境,还是日常的言行,亦或是网络平台上的头像、昵称,这些都是我们与外界环境互动的信号。

我们向外界发出的信号,都会反馈到我们自身,对我们产生无形的影响,心理暗示和蝴蝶效应无处不在。

就像你会给自己喜欢的人起“男神”、“宝宝”、“大太阳”等专属名字,每次聊天看到他/她,就会想象他/她就是你的“宝宝”。

反正那个叫“不瘦10斤不改昵称”的人最后还是会胖的。

作者简介:凌琪琪,会说山东话的江西人,爱写温情故事的理科生,带读者上岸的摆渡人。官方账号:青春网红,微博:@凌琪琪

扶书原创矩阵:我是一只猫()、父母内幕()、扶书()、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出版畅销书《你只有一次生命,所以要活得精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