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转账转错人,近 9 万要不回?如何避免移动支付乌龙

2024-09-19
来源:网络整理

移动支付给朋友间转账带来了便利,但这样的“乌龙”也时有发生:不小心把钱转错了人,对方收到了钱却没有还回来,甚至删掉好友、拉黑了对方。

大多数人遇到问题都会第一时间向客服求助,但当客服总让你“和朋友商量”时,该怎么办?网友感叹,按错按钮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

这位“朋友”不友好,收到近9万封邮件后被屏蔽并列入黑名单

5月2日,黄先生给微信名是“海阔天空”的堂兄转了钱,然而黄先生不小心转错了人,这个“海阔天空”和另一个“海阔天空”不一样,转的钱比前一个“海阔天空”多8万多元。

黄先生称,在搜索“海阔天空”这个微信名后,自己并未仔细辨认,微信好友列表中就出现了两个微信号相同但头像不同的账号。

“我不认识对方,也没和他说过话,好像是通过扫码加的。”黄先生称,当天下午,他通过微信从自己的银行卡转出了9笔共计人民币,还从自己的微信余额中转出了5000元,共计人民币。

陌生的“海阔天空”点击后,收到转账

钱转完后,黄先生才留意,直到第二天早上,表姐打来电话说没有收到钱。黄先生仔细辨认了微信头像和名字,发现钱转错了人,对方已经把钱全部收走了。黄先生急得不行,微信语音通话对方一直不接,没过多久,对方就把黄先生拉黑了。

黄先生在微信上看到对方的手机号,于是给对方发短信,反复要求协商,换来的却是对方的回复“你找错人了”。黄先生随后多次给对方打电话,“海阔天空”始终没有接受。

我要求谈判,对方却回答说“你找错人了”。

复苏之路充满障碍

私下无法解决问题,黄先生首先尝试向腾讯客服寻求帮助,通过语音电话、短信等方式与客服沟通,但得到的回复始终是:资金已成功转入对方零钱,支付成功后无法提现。请联系朋友协商退货。

客服回复:支付成功后无法提现,你可以联系朋友协商退款。

黄先生无奈之下,只好向公安部门求助,但警方以“不知道对方真实姓名及账户信息,不符合立案条件”为由,拒绝了黄先生的请求,并建议其诉诸法院。

转账语音微信提示怎么设置_微信转账提醒语音_微信转账语音提示

警方以不知道对方真实姓名及账户信息为由,拒绝立案。

黄先生向法院求助时还是碰壁了,法院工作人员称,必须知道对方真实身份信息,才能受理案件。“该去的地方我都去了”,屡遭拒绝的黄先生无奈地说道。

不同地区的警方处理此类案件并没有统一的办法。

调查发现,像黄先生这样通过微信转账后对方拒绝归还,甚至产生纠纷的案例还有很多。据媒体报道,江苏江阴市一位网友也遭遇了与黄先生类似的情况,同样是因为同一个微信名,但转账错误对方拒绝归还。今年3月,湖北武汉一位市民通过微信转账错误对方无法取回款项,最终选择放弃。

据悉,部分网友报警后,各地警方对此类案件的处理方式并不一致。今年3月,武汉一市民通过微信误转500元后报警,但警方并未立案;今年4月,江苏宿迁市一女子通过微信误转500元后报警,警方在转了2000元后,通过调查、走访找到收款人,并协调解决退回问题。

律师:客户有错

收款方涉嫌非法挪用公款,黄先生“失手”有错吗?

一名律师表示,黄先生在转账过程中收到平台发出的大量转账验证请求,其中包含对方身份信息,需要输入密码或指纹才能继续交易,但黄先生却根据自己的判断错误地选择了主动指纹支付的方式完成转账,这一举动违背了人们转账时应该验证对方身份的常识,因此黄先生存在过错。

对于腾讯客服拒绝向黄先生透露对方真实信息的行为,律师认为,腾讯客服负有保护用户隐私的责任。

专家:建立更完善的事后保障机制

专家认为,移动支付平台作为信息持有者,应当为用户提供获得帮助的机制。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认为,个人使用的支付手​​段、方法、流程等均在平台上完成,当个人无法通过协商解决纠纷时,平台应当进行调解。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6年10月发布的通知,通过ATM机转账超过一定金额的资金,将在24小时后到达对方账户,专家建议支付平台可参考央行发布的账户分类政策,建立转账延迟到账机制,以加强对转账环节主动行为人的保护。

某安全研究中心技术员黄立章建议,当用户在移动支付平台转账超过一定金额时,平台应强制用户输入身份确认信息,比如手动输入收款人的“姓氏”或者补全收款人姓名等,进一步保障用户的资金安全。

转发提醒你的朋友!

你会喜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