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通了视频账号!
作者 | 国家博物馆
来源 | 国家馆(ID:)
如果你话太多,你将没有朋友;如果你太严厉,人们就会远离你。
曾国藩曾经说过:说话像水,做事像山。
人与人之间的交谈中,让对方感到舒服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
一个人的言行往往最能体现他的性格。
有些人,一开口,就让你感觉如沐春风;而有些人,一开口,却让你感觉如坐针毡。
网络交流也是如此,一言一行,透露出的都是一个人最真实的内心。
生活中,能这样回复你信息的人,才是最值得深交的人。
一切都有解释,一切都有回应
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在微信聊天时,对方在聊天中途突然“消失”,没有任何征兆或后续跟进。
也许要过好一会儿,他才会突然回复你:“我只是忙罢了。”
或许他确实很忙,忘记回复了。
但有些人同样忙碌,却总是记得提前说“我先去忙了”。
这种差距体现出一个人是否可靠。
有人曾总结过:可信无非就是三点:凡事都有解释,凡事都有解决办法,凡事都有回应。
我同意你的看法。
阅读故事:
一家公司招聘了两名实习生。
第一位实习生很优秀,聪明,有创意,能言善辩,但却经常在微信上“消失”。
另外一名实习生只有一个优点:可靠。
当你委托他做某件事的时候,他会在最快的时间内给你答复;能不能做,他也会给你一个答复;什么时候能做,他也会再给你一个答复。
所以,实习期结束后,公司只留下了第二名实习生。
可靠性是一个人所能拥有的最重要的才能。
作家池莉说过:可靠,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听起来是一种感觉,做起来却是一种原则。
丈母娘评价女婿,老板评价员工,或是找熟人帮忙做事,总要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个人靠谱吗?
“可靠”这个词几乎涵盖了我们所有的信任感。
这世上从来不缺少聪明的人,缺少的是真正可靠、踏实的人。
当工作遇到失败时,责怪他人、推卸责任的人是不负责任的。
生活中遇到麻烦时就抱怨、责怪别人的人不值得交往。
李嘉诚曾说过:做事要找靠谱的人;聪明的人只会聊天。
真正可靠的人是对一切负责、对一切负责、并将一切进行到底的人。
靠谱的人心里有原则,懂得适度行事,总是值得交朋友的。
说话要有节制,开玩笑要得体
《论语·公冶长》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有人说冉勇为人善良,但不善于辩论。
孔子回答说:“用嘴控制别人,别人就会恨你。”
意思是言辞尖刻、咄咄逼人只会惹恼别人。
就像生活中,有些人总喜欢说:我说话直白,你别生气。
而很多时候,说这句话的人往往就是那个能够轻易撕开我们伤疤的人。
如果你生气了,他会责怪你“开不起玩笑”。
很少有人知道,只有当当事人觉得好笑时,这才是笑话。
如果当事人不愿意,却仍然坚持认为这是玩笑,那就是流氓行为。
不拿别人的缺点或者隐私开玩笑,是做人的底线。
俗话说:如果你说话太多,你将没有朋友;如果你说话太严厉,人们就会远离你。
和别人说话时,不管是当面还是在微信上,都要有礼貌。如果你知道有些话会伤人,就不要说。
如果真是为了对方好,不妨改变一下语气,温柔一点,多为别人着想,这样别人才能真正的接受你。
否则就像这个故事:
一位男士问他的朋友:“我们认识这么长时间了,你觉得我有什么缺点需要改进吗?”
朋友诚实地将自己的诸多缺点一一列举出来,比如迟到、说话刻薄、有时不守信用等,但他却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脸色已逐渐变得阴沉。
最终的结果是两人不欢而散。
一句善言善语能温暖你度过三个月的冬天,一句恶言恶语能伤害你度过六个月的夏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心和骄傲,不要拿自己的个性去挑战别人的脾气。
真正聪明的人懂得如何好好说话,也知道何时停止。
我们从古以来所提倡的中庸之道,就是懂得把握分寸。
只有懂得如何举止得体的人,才值得你亲密地交往。
只有知道自己的极限,才能懂得尊重别人。
在优越地位时不骄傲,在劣势地位时不卑微
知乎上有人问:有教养的人是什么样的?
最受欢迎的答案是:“敬”字,刻在脸上,也刻在心上。
他总是尊重每一个人,不论年龄、地位、关系如何,从不高抬自己或贬低他人。
我记得小学课本上有这么一段话:
一位商人看到一位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出于同情,他给了他一美元。
销售员先是有些惊讶,随后脸色阴沉下来,不过并没有说什么。
过了一会儿,商人回来了,从卖笔的人手里拿了几支铅笔,并道歉解释说他忘了拿笔了。
他说:“你和我都是商人,你们都有东西要卖。”
推销员很感动,目送商人离开。
几个月后,再次见面,推销员面貌焕然一新,容光焕发,满怀感激地对商人说:
“你重新给了我自尊,并告诉我,我是一个商人。”
优秀的人懂得尊重别人,不会让别人陷入尴尬的境地。
这种尊重,也会在人们心中种下光明的种子,给人们带来活力。
《易经》云:上无谄媚,下无轻视。
不要恭维比自己强的人,也不要贬低比自己弱的人。
尊重是一个人的最高品质。
正如康德所说:
我尊重任何一个独立的灵魂,虽然我不认同他们中的一些人,但我会尽力去理解他们。
层次越高的人越懂得尊重别人,能尊重小人的人,才能称为大人。
做人的最高境界是宽容,相处的最高境界是尊重。
尊重永远是个人的事情,不会因为别人的地位而改变。
只有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才值得你亲密的友谊。
因为尊重,我们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为别人着想,倾听别人的意见。
不要急于说话,但要愿意倾听
心理学家岳晓东有一次在外面吃饭,旁边的桌子上坐着两个年轻人。
其中有一个人肯定是刚刚和女朋友分手,一脸郁闷的模样,还抱怨着前女友。
他刚说了几句话,就被另一个年轻人打断了:
你毕竟是个大男人,还有什么不能放下的呢!那个女人有什么了不起的?你怕找不到比她更好的人吗……
安慰她的年轻人不停地说话,而伤心欲绝的年轻人什么也没说,只是继续喝酒。
见对方滔滔不绝,他不耐烦的说道:“好了好了,别再说了,这不关你的事。”
旁边安慰的青年也不高兴了:“我不是替你说话了吗?真是狗咬吕洞宾……”
两人最终不愉快地分道扬镳。
苏格拉底说:上帝给了人类两只耳朵、两只眼睛,却只给了一张嘴,以便让人能多听多看,少说话。
人有两只耳朵,两只眼睛,但只有一张嘴,所以我们应该多听,多看,少说话。
说话是每个人都有的本能,但懂得倾听是一项罕见而宝贵的技能。
一个人所能拥有的最好的品质就是倾听。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快乐或悲伤的事情,每个人都渴望被理解,需要向别人表达、倾诉。
没有人忙到连等待别人表达的时间都没有,缺乏耐心的人不是缺少时间,而是缺少素养。
有人说,人在这世界上最终的梦想,就是找到那个和自己最相似的人。
如果真有这样的人,那他肯定是愿意听你说话的人之一。
因为一个愿意倾听你说话的人会体谅你的心情,理解你的感受。
他会陪伴你,用无声的话语默默地鼓励你。
真正的朋友之间,不需要太多的言语,哪怕是沉默的对视,也是一种很美的感受。
懂得倾听,是一个人永恒的魅力。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一定要珍惜他/她。
人生路上,一些人来了,一些人走了,相遇是缘分,深厚的友情,却要看性格。
身边的朋友就像是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可以帮助你明辨是非,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正如朱光潜所说:朋友往往是一个人最准确的尺度。
选择朋友,是理清人生;结交好朋友,是完善自我的开始。
俗话说,“亲朱色更红,亲墨更黑”,人生在世,和谁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点击“关注”,希望你余生都能选择好的朋友,选择好的人相处,同事中能有知心朋友,遇到的人中能有好朋友。
*本文来自国家图书馆(ID:):用文化温暖人心,用好书滋养心灵,用好物点缀生活。每天十点分享有深度的好文章,品味有内涵的好书,遇见精致美好的事物。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