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个支付行业社区传出消息,民生银行已关闭所有支付公司通道业务,华夏银行也已暂停支付公司通道业务。一位业内人士向智付之家透露,总行已下发文件,要求本月底前关闭所有通道,全面停运,进行全面整改。
(支付行业相关社交群信息截图)
8月4日,央行支付结算司向有关金融机构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银联平台的通知》(209号文)。通知明确要求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银联平台,并要求2018年6月30日前所有网络支付业务均通过银联平台办理。同时,各银行、支付机构应于2017年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银联平台及业务迁移准备工作。
所谓“网联”平台,全称是“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顾名思义就是负责清算,和银联类似,但两者针对的对象不同。银联负责银行之间的资金清算,而网联则负责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第三方支付与第三方支付之间的资金清算。
209号文这一政策,曾被市场解读为央行将全力支持银联,甚至分走银联部分蛋糕,而包括民生银行厦门新兴支付清算中心在内的多家银行系清算平台的命运将更加堪忧。
过去第三方支付机构通过直连多家银行,形成“类银联”地位和业务模式,从业务体系逻辑上,通常与银联处于同一层级,和银联一样介入特定交易场景,完成收款清算服务,但银联账户里不存任何钱!
人民银行之所以全力支持中国银联,主要是因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在以往的交易环节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像清算机构,这不是监管部门愿意看到的,也与央行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定位明显不同。
因此,监管机构全面禁止第三方支付机构直接对接银行,但即便如此,银行也扮演着类似的清算角色。
据智发智家网(ZFZJ.CN)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3月,中国民生银行总行新兴支付清算中心作为总行一级部门,在民生银行厦门分行的积极推动下在厦门成立。自成立以来,其定位为该行新兴支付业态综合清算平台,负责提供人民币与外币、境内与国际、线上与线下综合支付清算服务。
在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中,民生厦门清算中心实际上承担了清算职责,扮演了银联在传统收单业务中的角色。
在民生厦门清算中心的模式中,交易链条变成了“商户—第三方支付A—民生厦门清算中心—第三方支付B—银行”,清结算顺序也变成了“银行—第三方支付B—民生厦门清算中心—第三方支付A—商户”。一位业内人士向媒体透露,民生厦门清算中心并非持牌清算机构,二级清算机构对其而言可以视为银行客户,所有清结算环节都可以视为民生银行收单业务的“大商户”。
大部分中小第三方支付机构对这种模式还是很支持的,毕竟支付机构如果去每一家银行去谈判,谈判的时间成本往往很高,而且受规模限制,价格也往往不便宜。而民生厦门清算中心可以一站式解决所有银行接口问题,同时费用比银联便宜很多。
此前,十字财经曾报道过民生厦门清算中心紧急关闭网关,45家支付公司无差别冻结资金。今年6月,江西省公安厅于6月16日下令冻结财付通对厦门民生(民生厦门清算中心)的结算资金,涉案金额6500万,于6月20日、6月21日下令冻结银盛支付对厦门民生的结算资金,涉案金额1.5亿。冻结原因是配合调查,并未透露具体信息。
6月21日,民生银行厦门新兴支付清算中心(又称“民生厦门清算中心”)向下游合作机构下发《(网关)业务紧急通知》,暂时关闭(网关)业务。
iPay(网关)业务紧急关闭后,百付宝、通联、尚德、汇付天下、永易支付、现代金控(北京)、银盛宝、天翼电子、亿联汇华-亿思、汇潮支付、北京数视、上海迪富、北京钱袋宝、亿智付等共计45家支付机构资金被冻结。除了上述45家持牌非金融机构,大批二清机构也遭遇资金冻结。此次事件导致银盛等多家支付机构高管接受约谈。
今年8月,十字财经再次爆料,央行调查组7月曾进驻民生银行厦门清算中心,清算中心多个项目被认定为违规。同时,民生银行还发文一方面停止其分支机构与第三方支付在网关层面的合作,另一方面将系统移交总行。
“民生厦门清算中心交易规模快速增长,营收和利润飙升,极大地刺激了其他地方银行分支机构的神经。”一位第三方支付机构副总裁说。
除民生银行外,华夏、平安、中信、恒丰等银行也相继采用此模式。
现在,银行清算大军或将被全歼!
或许,未来只属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