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4G网络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蓬勃发展,2018年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金额达170万亿元,除二季度交易规模环比略有下降外,一、三、四季度交易规模稳步增长。
以2018年第四季度的市场交易份额为例,第一梯队支付公司支付宝、财付通占据了92.6%的市场份额;第二梯队支付公司易钱宝、联动优时、易宝支付、快钱的市场份额均在0.5%以上;其余第三梯队支付公司合计市场份额均不超过4%。第三方移动支付领域两大巨头格局开始显现。
第三方支付公司最初以线上支付为主,随着电商平台从PC端迁移到移动端,第三方移动支付应运而生,两大巨头之一的支付宝率先布局移动支付,紧随其后的是财付通,财付通推出了微信支付,并通过微信红包成功占领了大量市场份额。随后,移动支付从线上迁移到线下,二维码支付、NFC支付掀起新一轮浪潮。目前,支付宝已经成为覆盖金融、资金交易、购物娱乐、充值支付等多个领域的生态平台。财付通主要依托社交属性,围绕用户基础需求进行布局,目前已覆盖金融、出行、城市服务等领域。
第二梯队中的易钱包依托平安集团平台,为用户打造全方位的钱包移动应用,为企业提供完整的商业信息化解决方案。目前,易钱包服务已全面覆盖平安集团场景,广泛渗透线下中小商户,并输出至金融、电商、航空、出行等行业,交易额位列第三;联动优势受益于平台化、智能化、连锁化、国际化战略,推出产业支付+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推动交易额持续增长;易宝支付加大营销力度,持续发力互联网金融和航空出行等领域;快钱在万达商场、影院、文旅等场景快速扩张。
除了上文介绍的第一、第二梯队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外,2017年年底,银联云闪付进军移动支付市场,堪称移动支付市场的“国家队”。目前,银联云闪付支持工行、交行、中信、招商、浦发等18家银行65张信用卡在线申请,支持绑定所有境内银行卡。超过230家银行的持卡人可通过“云闪付”使用银联二维码支付,超过90家银行开通了借记卡余额查询,超过80家银行开通了信用卡账单查询和信用卡还款,打通了线上支付渠道。同时,云闪付还打造了公交地铁、交通罚没、医疗健康、菜市场、公益缴费、校园、食堂、自助售货、超市便民、餐饮等十大线下扫码便民项目。截至2018年底,云闪付注册用户数已达1.2亿。
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从诞生到2017年一直处于快速扩张阶段。2017年年底,央行出台“断直连”、缴存准备金等相关政策。在政策要求下,第三方支付机构统一以间接银联/网联模式运营,准备金利息收入和金融投资收益消失。对于支付宝、财付通来说,6000多亿元的准备金将全部缴存,无法产生利息收入和投资收益;同时支付机构渠道成本增加,原有的渠道盈利模式难以为继。因此,从2018年开始,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竞争进入下半场,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愈发激烈。对于各企业来说,增加客户粘性、拓展收入来源将成为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