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美股 2023.09.12:国通星驿发生多项变更,陈艺接任董事长,施绪扬退出

2024-09-25
来源:网络整理

国通兴益高层管理层重大调整!

腾讯美股 2023.09.12 18:28

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第三方支付机构福建国通星翼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通星翼”)近日发生董事、监事及高管人员登记、法定代表人登记、公司章程等多项事项变更。

董事、监事及高管变更记录显示,国通兴业法定代表人由石旭阳变更为陈毅,同时,陈毅也接替胡刚出任董事长,总经理职位由石旭阳变更为林建。胡刚不再担任董事长后,继续与王静(注:董事长、总经理)共同担任国通兴业董事,石旭阳则彻底退出。此外,国通兴业还新增了财务总监姜春芬。

根据新大陆2021年发布的股票激励计划解除限售对象名单相关公告,在“中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人员、子公司主要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业务人员名单”中披露,陈毅时任福建新大陆支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大陆支付”)副总经理,石旭阳时任国通兴亿副总经理。换言之,国通兴亿此次董事、监事、高管变动,也是对新大陆旗下两家重要子公司管理层的调整。

新大陆支付与国通兴益同为新大陆集团成员企业,均为集团旗下重要子公司。

新大陆支付成立于1994年,目前主要从事金融支付POS终端设备的设计、研发、销售、运维,以及提供金融软件和金融终端平台运营管理服务,为商业银行、支付机构提供全方位的电子支付技术解决方案。电子支付终端产品包括智能POS、智能收银CPOS、人脸识别FPOS、标准POS、MPOS、新型扫码POS等。

国通兴益原为国企国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公共信息服务事业部,后因业务及市场发展需要,于2010年成立公司,独立运营“邮政便民服务站”业务。2012年,国通兴益取得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获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银行卡收单业务。2016年,新大陆以6.8亿元人民币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收购国通兴益100%股权。至此,新大陆实现了“一边卖终端,一边收单”的战略。

新支付费率_星支付费率调整_星支付费率0.38是真的吗

2023年半年报显示,新大陆主营业务可分为智能终端集群和行业数字化集群两大板块,智能终端集群主要包括数字化支付终端业务、智能传感识别终端业务,行业数字化集群主要包括商户运营及增值服务、电信运营商数字化服务等。

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智能终端集群共实现营业收入15.32亿元,同比下降7.72%。报告认为,在数字支付终端业务方面,国内第三方支付机构在行业格局变化中采取了更为谨慎的机器布局策略,导致国内市场呈现下滑趋势。

另一方面,2023年上半年,新大陆产业数字化集群实现营业总收入22.99亿元,同比增长15.73%。报告认为,这主要得益于线下消费复苏、中小商户交易规模增长。报告还显示,上半年,新大陆实现支付服务交易规模1.3万亿,同比增长17.73%。月流水10万以上的商户占比持续增长,较去年底增长近10%。

以POS设备制造、技术开发与服务为代表的智能终端业务和以银行卡收单为代表的行业数字化业务似乎呈现了一个增长与萎缩的趋势,从子公司来看,新大陆支付属于前者,国通兴益则属于后者。

从往年主营营收数据来看,国通兴益成为新大陆集团成员企业后,其大部分报告期内的缴存比新大陆均高。

其中,2020年,国通星逸营收达32.86亿元,创历史新高,全年支付服务业务总交易额突破2.8万亿元,其中85%以上的交易流水来自月流水1万至50万元的商户。2022年,新大陆支付营收24.92亿元,创历史新高,并“超越”国通星逸,主要原因是新大陆加大海外业务本地化布局,海外终端销售实现大幅增长。

从净利润来看,新大陆支付与国通兴益可谓“各有优劣”,但新大陆支付胜在“稳”。

2022年,国通兴亿净利润亏损8.23亿元,可谓“赚了好几年,一下子还清”。报告期内,国通兴亿在收单业务中,存在部分标准商户交易采用优惠商户交易费率下发清算网络的情况,即业内俗称的“跳码”。为此,国通兴亿需按照相关协议分批归还涉案资金,产生营业外支出7.56亿元。对于新大陆而言,这是第三方支付业务的风险因素,或者也是其“转型成本”。

此外,支付机构的“肉眼可见”还来自于人民银行的行政处罚。今年6月,人民银行福州分行(现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发布的行政处罚公告显示,国通兴亿因“向不符合条件的特约商户提供T+0收单服务”违法行为被警告,没收违法所得401.99元,并处罚款50万元。而在“跳码”公告公布的2022年,国通兴亿被处罚三次。

回到这次人事调整,最终新大陆支付的一位高管入主国通兴益,这不也说明稳定才是王道吗?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