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整治无证支付业务,多家外汇平台受影响,银联支付及资金安全引担忧

2024-09-30
来源:网络整理

今年11月下旬,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无证支付业务整治工作的通知》(银办发[2017]217号)。

整改通知发出后不久,一张名为《涉嫌无证经营支付业务的机构名单》的图片开始在网络上流传。 “名单”上的企业多达136家,其中大部分是经营支付业务的公司和贸易公司。公司,其他为贵金属交易平台和外汇交易平台。

其中就有为投资者所熟知的外汇平台(艾福瑞)和(联准国际)。大家担心银联支付和资金安全会受到影响,平台方面也没有给出任何官方解释。

根据上述三个平台的信息,他们都强调一切正常。

客服表示,“因技术问题,银联通道暂时关闭”。

工作人员没有明确回应。

目前无法确认网上公布的名单的真实性,外汇平台的声明也无法解答我们的疑虑。后续调查将会进行,欢迎大家关注。

外汇支付平台有哪些_外汇支付平台_外汇支付平台容融

但现在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网上通过的“无证经营”证明,指的是“支付业务许可证”。

2010年6月,央行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非金融机构提供支付服务必须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并接受人民银行的监督管理。中国银行依法办理。

2016年10月,央行会同13部委制定下发《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拉开了支付行业整治的序幕。具体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开展支付机构准备金风险和跨机构清算业务整顿。二是开展无证支付业务整治。

回到开头的整改通知,本次检查的重点是所有持牌机构,央行要全面检查其为无牌支付业务机构提供支付清算服务的行为。

央行明确,无证支付业务活动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第一类:无证经营核心银行卡收单业务

一是进行商户资金清算,即所谓“二次清算”行为;二是从事其他核心收单业务,包括特约商户资格审核、受理协议签订等业务活动。

第二类:无证经营网络支付业务

一是采用“大商户结算”模式,即用户支付资金先转入线上平台账户,再由线上平台结算给其平台下属的商户;二是开设类似于支付账户的电子钱包,具有充值、消费、提现等支付功能。

第三类:无证经营多用途预付卡发行、受理行为

由此,我们可以想到之前的文章。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要求非银行支付机构停止与部分外汇平台合作。我们可以猜测,一些外汇平台应该有上述一二类行为,所以网上出现了这份名单。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