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 4 周年:初心与演变,你还爱它吗?

2024-09-30
来源:网络整理

点击标题下方科技头条,一键关注头条君

他们四年前创造了朋友圈

今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初衷

人民日报公众号发表《北大博士:戒掉朋友圈保护智商》文章持续刷屏一周后,“朋友圈”迎来四周年纪念,微信活跃用户逼近7亿。

我们整天查看朋友圈

但他每天都在微信朋友圈抱怨此事

四年前的4月19日,随着微信4.0版本的发布,“朋友圈”功能正式亮相。当时有评论认为,这是微信“社交平台化”的尝试。时光荏苒,如今的朋友圈除了心中的花花草草之外,还有各种鸡汤文、微商、打车优惠券、电子红包,以及褒贬不一的朋友圈官方广告。

“微信之父”张小龙今年1月表示,如果这样的信息太多,看朋友圈的意愿就会逐渐越来越少。现在,用户平均每天进入朋友圈大约三十或四十次。 “我们希望用户每次进来时,不会很快地刷屏,而是看到他想看的内容。”

最近,随着以下文章的疯传

微信教父张小龙的传奇笑话再次火爆朋友圈

“微信之父”张小龙在龙泉寺居住一段时间时,微信的研发陷入困境,几个技术问题难以解决。他一怒之下把资料撕成了碎片。没想到,负责打扫卫生的和尚看到后,帮他重新贴了信息,并写了一些建议。

张小龙大惊,前去向和尚询问。他这才发现,扫地僧出家之前曾涉足IT界,是个极客。受到扫地僧的启发后,张小龙回到广​​州,隐居一年,在微信上取得了成功!

人们总是神化成功人士

因为人们总是需要神和偶像

微信群还发表题为《四周年,大家问时刻》的文章称,“我们没去过龙泉寺,只去过一家米线店”。同时,微信创始团队也回忆起最初“熬夜吃米粉发展朋友圈”的日子以及打造朋友圈的初衷。这不仅仅是产品团队的点评,文章还发布了多张微信创始团队自己使用朋友圈的照片。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在提醒用户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朋友圈。

以下是文章的摘录:

今天是朋友圈诞生四周年纪念日。

一切都从照片开始。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小拍搜出了一堆微信团队的老照片,完整记录了朋友圈的诞生。

借着这个难得的机会,小派决定和大家一起详细询问朋友圈创始团队的成员。

(注:以下人物均为创始团队成员。)

1. 为什么要创建产品朋友圈?

Kink:除了传播聊天信息外,微信还可以传播哪些信息?我们就是抱着这样的初衷开始设计这款产品的。

2、选择4.19发布,是否意味着合一?

:别混淆了,只是那天苹果App刚好通过了我们的新版本审核。

3、当时产品团队有多少人?

:当时我们的创始团队有11个人,情人节大家一起加班……吃米线。

4、你们做了多少个朋友圈测试版?

:一开始,开发团队选择使用英文字母A、B、C来标记版本。但26个字母用完了,还没有做出满意的版本,只能用阿拉伯数字继续标记。截至产品推出时,已内部测试了34个版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