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结束后,张劲农与外国同行交流抗疫经验收获颇丰

2024-09-30
来源:网络整理

直播刚结束,询问和交流就如雪花般纷至沓来。张劲农不仅答疑解惑,还学到了很多“洋作业”。

比如美国在抗击疫情时,他们也根据自己的国情有不同的考虑。 。

直播结束后,张金农通过公司微信群与美国同事聊天,发现纽约也运营着单间隔离室的方舱医院。然而,他们的方舱医院和医疗船不接受-19患者,而是接受普通患者。

“方舱医院的单间隔离和我们不一样,但这些体验都很好。”

沟通可以消除偏见,这是张劲农与群友聊天的巨大收获。

令国外医生惊讶的是,在武汉这样严重的地方,疫情在一两个月内就得到了迅速遏制。

那些嘲笑甚至嘲讽我们的人现在已经改口了。

疫情期间,不允许聚集。张金农通过腾讯会议、企业微信、ZOOM等方式与认识的同事进行直播交流。因为通过视频召开会议是安全的,据说在企业微信群里,他们举办了最大规模的会议,有1000多人在线参加。

〓张劲农首次直播回顾

张劲农是群里第一个直播的人。此后,越来越多的医生站出来直播,其中就包括“网红”张文宏。

上海市-19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就是疫情期间这家神奇公司微信群里的“交通官”。

美国医生谭晓也在群里聆听了张文宏的分享。

“他每次分享,直播结束后笔记就出来了,我已经喜欢到这种程度了。”张博士绘画风格独特,给谈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些外籍华人抗疫医生认为,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研究尚未明朗之前,早一分钟知道一段经验,就相当于挽救一条生命。

“他们都是合格的同事,能给我们很多临床信息。我记得有一个外科医生问这个病例手术怎么做?细节很多,有地方可以让大家问。虽然他们可能不会能够解决,你说的一句话,我告诉你,很多时候是非常鼓舞人心的。”

〓医生在群里讨论新型冠状病毒相关问题

正是组长叶百欣启发了张文宏、张金农等抗疫一线的中国医生做直播。

3月12日,叶柏欣从美国返回武汉,助力抗击疫情。在美国机场,他发现戴口罩的人并不多,也没有进行足够的体温检查。在与海外同事的交流中,他发现国内成熟的核酸检测在国外还没有全面推广。

隐隐有些不安。

在中国居家隔离期间,叶柏欣的不安终于得到验证,疫情在美国开始爆发。

从3月22日凌晨开始,他看到不少海外华人在微信朋友圈里寻求联系、寻找抗疫物资,更有人提出各种问题:如何预防这种病毒?有什么症状...

他在网上了解到,海外的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

威尔康奈尔医疗中心的一位医生说,他每天看到一位病重、正在插管的同事,就想知道下一个倒下的会是谁?

纽约市一家大医院的医生将这个地方描述为“病毒培养皿”……

“重症监护室要爆炸了……”

“这里的疫情很严重,我不敢告诉父母,每天都要从噩梦中惊醒五六次……”

“几个月前我买了口罩寄往中国,你们有渠道吗?我想采购一批口罩和防护服寄往纽约……”

“我姐姐感觉不舒服。我怎么知道她是否感染了 -19...”

……

海外医生同行对这种疾病的经验很少,言语中掩饰不住他们的焦虑。

叶百欣觉得也许可以做点什么,比如请武汉抗疫医生分享海外经验……

同行聚集同行,微信群瞬间就有100人了。 100人后,需要组长手动添加。叶柏心看到好友请求纷至沓来,便一一加进了群。

100、200、300……

五百人的群很快就满了,叶柏心赶紧开了第二群、第三群……四群,两千人加入,只用了不到十个小时。

他在组里看到了很多国内顶级专家,张文宏、张金农、周宏……这些名字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是什么让全球一线抗疫医生走到了同一个群体?叶柏心道:“是怕死。”

视频群微信里大小怎么看_微信群里的大视频_微信群大视频

当人群渐渐多起来,叶柏心发现自己需要同时管理四组,这有些不知所措。这时,他的好朋友余凯给他带来了企业微信的工作人员。利用企业微信群可以容纳更多的人进行统一管理,不用一一拉人进去,还可以做直播。

这个叫于凯的男人,之前一直缠着叶柏心。叶柏心根本就没有见过于凯。

1月24日,除夕夜,武汉封城后的第二天,腾讯公益基金会立即设立3亿元战疫基金,为武汉前线采购捐赠物资。

很快,2月7日,腾讯将基金升级至15亿。腾讯大楚网总裁余凯是武汉接收腾讯物资捐赠的负责人。那段时间,他焦急万分,找不到合适的材料。

透过电话,叶柏心能感受到对方的焦急和困惑。

随后的日子里,两位老人的深夜谈话始终离不开口罩和防护服。除了专业建议外,叶柏欣还充分利用海外校友基础。

“海外华人对祖国的感情比想象中更深,他们正在把能买到的物资都送到武汉。”

从最初的采购物资,到稳定供应并逐步壮大规模。

“几天之内,一条全球医疗物资供应链就形成了,在这个供应链里,人其实都是陌生人。”

对于从未戴口罩并多次骚扰他的于凯,叶柏心承诺“疫情结束后,一定带他去喝一杯”。

酒喝之前,是于凯求叶柏心,现在却是叶柏心在骚扰于凯。

除了医院的工作,叶柏欣每天最担心的就是这群2000多人的人。余凯帮他对接并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我们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我们有一位武汉大学的校友,他也在腾讯,自愿担任我们的网络管理员。”叶柏欣在企业微信群里遇到什么技术需求就直接找他。

一开始,叶柏心以为只要保证群里的沟通就够了。渐渐地,他有了其他的想法。

“微信最大的优势就是非常及时。同样,在企业微信上,我们可以分享专题、进行直播,可以实现更加一体化的沟通,为海外医生提供更大的帮助。”

叶柏心难掩激动。

这个想法就导致了开头提到的直播。这些天,直播势头不减。

“经常有人来直播,今天有同济的,明天还有协和的,群已经成为连接各地的平台,意味着全世界的医生都聚集在一起了!”

为了让直播更具吸引力,他还制作了海报。

“我们制作的第一版海报简直太糟糕了。”叶百辛回忆道。

“我在群里申诉过,一位上海的志愿者说可以帮忙,专业的时候感觉不一样。”

〓志愿者帮助制作的直播海报

除了海报,叶柏欣还努力将直播视频翻译成不同国家的语言。

“我发布了我的需求,群里一些从来没有发言过的人慢慢站出来说他们可以处理。”

〓叶柏欣在群里交流翻译事宜

叶柏欣提到的核心志愿者有17人。他们主要由医院的医生和各大院校的师生组成。 “每个人的命运都是息息相关的,前期你帮我,后期我帮你,我们帮助你,就是帮助我们自己。”

叶柏欣了解到,该视频被众多海外华人医生与海外医院分享,吸引了更多医生加入群进行连线。

“我创建这个群是为了提供另一种可能性,一种打破信息壁垒的可能性。因为同行交流有一定的专业性,比如某个地方如果有一个标志,全世界的医生都会讨论它。”在一起,预警功能非常强大。”

叶柏欣想象着,未来他不需要像过去那样飞去论坛,而是可以在家中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医生举行会议和讨论。作为全球抗击疫情的样本,在叶柏欣眼中,这群医生被赋予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叶柏欣再也不用通宵达旦地帮助腾讯识别海外采购的素材了。与此同时,随着全球疫情愈发严重,腾讯抗击疫情的努力也没有停止。

4月9日晚,葡萄牙驻华使馆一架专机在夜色中起飞,载着腾讯捐赠的数千箱口罩、面罩、防护服从北京飞往里斯本。

4月15日深夜,腾讯捐赠的50台呼吸机抵达纽约,等待威尔康奈尔医学中心接收……

截至目前,3月24日成立的1亿美元“腾讯全球抗疫基金”已累计向冰岛、葡萄牙、英国、德国、法国、马来西亚等15个国家捐赠了770万件抗疫物资。和泰国。腾讯海外捐赠物资累计飞行里程已超过14万公里,可绕地球三圈半。

不用倒时差,不用看图片来验证物资的真伪,但叶柏欣还是休息不好。

看着手机屏幕上不断出现的小红点信息,叶柏心有些发愣。他和群里2000多名世界前线抗疫医生的网友都在想,这个群什么时候才能变成日常聊天群——互相争斗。图,庆祝胜利。

(应受访者要求,谭晓为化名。)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