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版本微信的取消期限为60天,新版本改为15天。很多用户都好奇这是为什么。本文讲的是相关知识。
微信注销时间为何改为15天?
答案是“节省成本”,缩短用户退出时间。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取消期限越长越好。注销期限越长,用户可以在期限内随时找回被注销的账户。虽然这极大地方便了用户,但同时也增加了用户数量。腾讯官方从周期和成本上为用户节省数据。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大多数用户都希望缩短后悔期。最终综合各方面因素,将后悔期缩短至15天,既节省了成本,又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满足了绝大多数用户的需求,同时也提供了一定的宽限期。
微信注销的“15天”是指什么?
所谓“15天”,就是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后悔期”。当用户想要退出微信账号时,首先需要向平台提交申请。只有遵守规则并符合条件的用户才能提交申请。提交申请后平台需要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将正式进入注销流程。但由于账户注销是不可逆的,平台担心用户冲动时做出非理性行为,因此给出了15天的后悔期。 15天后,用户必须在15天内随时取消账户,但如果用户在15天内没有取消,则账户将在15天后被彻底取消,数据将同时被删除,并且这15天可以理解为后悔期和冷静期。
缩短取消期限有何意义?
微信拥有庞大的用户群,缩短退出日期有很多好处。第一个好处是节省存储成本。虽然微信用户的聊天记录不会上传到服务器存储,但需要上传用户的账户信息及相关信息。到服务器,缩短悔恨期后,从用户发起注销到成功注销所需的时间将大大缩短,有利于释放更多的存储空间;第二个好处是节省用户的时间成本,很多用户申请取消肯定有自己的理由,而60天的取消期限对于用户来说有点长。大多数用户注销账户后,要么在7天内后悔,要么根本不会后悔。改为15天不仅可以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同时也给了部分用户足够的后悔和犹豫的时间。有些平台的后悔期甚至只有7天。
结论:任何平台都会不断优化,微信也不例外。平台的每一次优化要么是为平台本身提供便利,要么是为用户提供便利,而修改退出后的后悔期是平台的正常优化。 ,旨在缩短用户从发起注销到成功注销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