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操作按钮或项目时,点击的反馈效果应该一致。
案件:
比如版的QQ信息列表的打开方式:它的信息是列表结构。无论点击哪一行项目,下一级界面都会从右向左滑出。点击顶部左上角的返回按钮将从左侧滑出。向右滑动回来,体验非常一致。这就是反馈一致性的体现,如下动画所示:
5. 文本一致性
产品中呈现给用户的文字大小、样式、颜色、布局等应保持一致。
案件:
比如微信的几个关键界面的字体:我把下图中的入口部分的文字用红色框起来了。三个主界面虽然不同,但字体大小、颜色、布局风格都是相同的,这使得整个APP在视觉上很有吸引力。看起来很舒服,这就是字体的一致性。因此,我们在进行视觉设计时尽量使用相同风格的文字。
原则 5:防错原则 ( )
比好的错误提醒弹出窗口更好的设计方法是在错误发生之前避免它。它可以帮助用户消除一些容易出错的情况,或者在提交之前给用户一个确认选项。这里,要特别注意用户操作具有破坏性影响的功能时的提示,防止用户犯下无法挽回的错误。
案例一:
例如版知乎的登录操作:当用户登录知乎时,在填写手机号码和密码之前,底部的登录按钮呈灰色,无法点击。只有当这两项都填写完整后,底部的登录按钮才会变得可点击,为蓝色。这是为了防止用户犯更多的错误,也是防错原则的体现,如下图:
案例2:
例如,版微信发布更新到朋友圈时,点击返回按钮时会出现提示弹窗:弹框方式会增加不可逆操作的难度。当用户发布更新中途,由于误操作或者其他原因退出当前状态时,使用弹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是因为用户的操作会让自己辛辛苦苦编辑的内容被删除且无法恢复。如果他们想重新发布,就必须从头开始,这会给用户造成比较大的损失。这是防错原理的另一种体现,如下图:
原则六:易访问原则(比)
通过使组件、按钮和选项可见来减少用户的内存负载。用户不需要记住各个对话框中的信息。软件的使用说明应清晰可见,并在适当的时候重新访问。
案例一:
例如相册中的照片删除操作:使用类似于垃圾桶的“图标”来标记删除功能,给用户带来了一定的认知负荷,用户不知道点击后的后果和影响“删除”。清除。因此,删除后出现弹窗提示是有必要的。这个弹窗清楚地说明了删除的影响、后续的帮助说明以及操作选项。弹出框的出现大大减少了用户前后的记忆。这就是易访问原则的体现,如下图:
案例2:
例如,爱奇艺版更新后的新功能引导:更新APP后,当用户触发这些功能时,会出现如下所示类型的面具提示。这些提示告诉用户该功能所在的位置以及它的作用。 。这种方式出现在很多APP中。这也是易获取原则的体现。见下图:
原则七:灵活性和效率(和使用)
汽车的加速器对于新手用户来说往往是看不见的,但对于专家来说,它可以用来快速与汽车交互。这样的系统可以满足有经验的和没有经验的用户。允许用户自定义常用功能。
案例一:
例如版支付宝中的编辑应用程序功能:支付宝首页的应用程序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定制,包括定义常用的应用程序、排序、删除、添加等,这样用户就可以自定义根据个人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应用分发方式。这就是所谓的用户自定义常用功能,是灵活高效原则的体现,如下图:
案例2:
例如版QQ聊天常用表情模块:版QQ聊天界面的表情弹窗中会有一个“常用表情”模块,对个人平时最常使用的表情进行了分类或经常。用户使用时可以快速找到自己喜欢或常用的表情,提高聊天效率,提供良好的体验。这也是灵活高效原则的体现,如下图:
原则八:优雅简洁原则(和)
对话内容应剔除不相关或几乎不需要的信息。任何不相关的信息都会使重要信息更难被用户察觉。
案例一:
苹果手机自带软件(设计规范):新版苹果手机自带软件中,标题均采用放大字体,界面设计风格简洁。在苹果自己的音乐软件中,标题和段落中的正文之间的区别非常明显。标题明显很大,而正文却比较小。这就是美丽简约原则的体现,如下图:
案例2:
例如版网易云音乐和QQ音乐播放页面:网易云音乐和QQ音乐的播放界面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功能布局都相当不错。美观简洁,功能清晰,用户体验良好,也是美观简洁原则的体现,如下图:
原则 9:容错原则(帮助、参考和来自)
错误消息应使用简洁的文本(而不是代码),指出错误是什么,并给出解决建议。即当用户犯错时,如何为犯错的用户提供及时、正确的帮助?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帮助用户识别错误,分析错误的原因,然后帮助用户回到正确的道路上。如果确实无法帮助用户从错误中恢复,就应该尽力帮助用户,将用户的损失降到最低。
案例一:
例如网易邮箱PC端注册界面:当用户在网易163 PC上注册邮箱时,输入错误时不仅会出现错误提示,还会给出相应的建议,帮助用户做出正确的决定,从而防止用户犯更多错误。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提高了注册效率。这是非常好的用户体验,也是容错原则的体现,如下图:
案例2:
例如注册页面的错误提示:用户注册账户时,第一步是输入姓名和手机号码。当用户输入正确后,输入框后面会有一个绿色的对勾圆圈,提示用户输入正确,可以进行下一步。已操作。当用户输入错误时,输入框会变成红色,并且下方会出现红色的错误信息。这样可以让用户清楚地了解用户的输入错误以及错误的原因,从而让用户知道如何修改。这也是容错。原理的一个体现,如下图:
原则十:人性化帮助原则(Help and)
即使系统最好不要使用帮助文档,我们仍然应该提供一个。任何帮助信息都应该易于搜索,关注用户的任务,并列出相应的步骤,但不要有太多文字。
案例一:
例如淘宝APP、知乎APP登录页面的帮助入口:需要在比较重要的功能入口处提供相应的帮助入口,解决用户在功能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反馈问题。不要让用户出现问题时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办。详细见下图:
案例2:
比如Mac上一些常用的大型软件:原型设计工具RP 8软件、图像编辑软件CC、Mac上的浏览器等都在顶部状态栏有一个“帮助”入口,这也体现了其必要性。帮助文档。因此,无论是哪种产品,都必须为用户提供一个帮助入口,解决用户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下图:
三、总结
以上是我对(雅各布·尼尔森)十大交互设计原则的理解和举例解读。我从中学到了很多设计经验和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考
《用户10》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请分享,别忘了关注我们,继续与您分享设计文章。文章仅供学习。如果您有任何建议、转载或投稿,请写信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