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市场竞争蔓延至香港,支付宝钱包、微信支付等获牌照

2024-10-09
来源:网络整理

移动支付市场的竞争可能从内地延伸至香港。香港金融管理局正式颁发储值工具(SVF)牌照。首批受惠者包括支付宝钱包、微信支付、TNG (亚洲)、HKT 及八达通卡。

8月25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向支付宝钱包、微信支付等五家储值工具(SVF)发行机构颁发SVF牌照。支付宝钱包、微信支付、TNG(亚洲)及HKT牌照将于当天生效,而八达通卡将继续根据《银行业条例》作为“接受存款公司”运作,直至11月13日获发SVF牌照为止。 2016年至今有效。

据了解,此次发放支付牌照主要是为了方便香港用户使用港币进行本地消费,这与此前微信、支付宝在香港推广的内地用户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服务有所不同。目前香港本地的促销店如微信、支付宝等基本上都是为了方便内地用户而存在的。

首批持牌机构目前涵盖网上支付、销售点移动支付、P2P转账、实体卡四个领域。除了八达通可以进行全部四项业务外,支付宝只能进行网上支付和微信支付。这包括在线支付和 P2P 转账。

事实上,八达通是目前香港最常用的支付卡。随着内地支付机构的进入,将为香港新兴支付方式的发展带来新气象。

在支票和银行柜台的金融话语体系中,谈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是香港的一个时尚话题。在第三方移动支付领域,内地无疑走在了世界前列。零售业是最先感受到这种变化的。美妆、超市、快餐成为香港首批测试新支付方式的商户。当然,内地客户无疑是这一趋势的引领者和实践者。

在内地收紧第三方支付牌照发放的同时,香港刚刚开始发放首批牌照。

支付宝于2007年首次进入香港市场,截至今年7月,香港已有近6000家线下实体店开通了支付宝支付(针对内地用户),涵盖百货商店、便利店、超市、酒店和主题公园等。近四分之一的香港居民(内地)使用过支付宝服务。

今年春节期间,腾讯推出香港版微信钱包和,允许用户在微信上绑定信用卡,并用其购买电影票、机票和旅游产品支付。

支付宝还表示,获得牌照后,将推出香港版电子钱包,并在此基础上为香港用户提供吃、喝、买、买等移动生活服务。

香港计划于2016年11月13日之前发放第二批SVF牌照,之后可能会发放更多牌照。

事实上,香港立法会去年11月通过《支付系统及储值设施条例》后,有关发放牌照的消息时不时传出。

香港金融管理局局长李树培去年透露,潜在申请人(牌照)约有26家,主要是内地运营商。而且,未来越来越多的内地企业在香港申请牌照并不奇怪,因为内地企业可以利用香港作为“走出去”的敲门砖,而国际支付企业也希望参与其中。进入香港人民币市场。 。

腾讯国际支付业务相关负责人此前指出,“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腾讯在跨境支付、国际支付、海外收单等多项业务和产品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香港也是我们重点发展的领域。

蚂蚁金服国际业务部副总裁彭一杰也表示,香港是与内地联系最密切的城市,支付宝一直在寻找能够为香港提供更多、更便捷服务的渠道和方式。公民。

不管怎样,支付宝和微信在香港拿到了牌照,对大家来说都会方便!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