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节期间,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方式发红包、抢红包已成为一项“全民运动”。日前,温州陈女士用支付宝密码红包给朋友准备了2000元的结婚礼物。然而,让陈女士没想到的是,她的红包发出后仅仅几分钟,还没来得及告诉朋友密码,红包里的钱就已经被一个人“收走”了。陌生人。
2000元红包被人拿走
陈女士是一位90后。自从支付宝推出自定义密码发红包服务后,她和朋友们就经常互相发红包,不仅可以交流感情,还蛮好玩的。
一个朋友马上就要结婚了。 2月15日晚上10点左右,陈女士将朋友送来的2000元礼物装进了一个有密码的红包里。这本来是一件很时尚的事情,可谁知道红包发出后仅仅两分钟,里面的钱就被一个陌生人拿走了。
她给这个红包设定的密码是“新婚快乐,白头偕老”,这个红包可以被“任何人”接收。
“我正要给朋友打电话告诉密码,支付宝系统显示红包被抢走了。”陈女士觉得不可思议。她打开手机,发现支付宝里显示的信息是:“一个红包一共2000元,2分24秒就被拿走了。”全部抓住。”
陈女士通过红包界面看到了抢红包者的基本信息。这2000元被一位名叫“leop”的男性用户拿走,地区一栏显示“吉林延边”。
陈女士通过支付宝平台给对方留言,试图拿回2000元,但对方没有回应。 “他怎么知道我的密码?”陈女士很困惑,立即联系支付宝客服。支付宝官方当天受理此事并进行了相关调查。
2月17日,记者联系到支付宝公关部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已经联系了收到陈女士红包的吉林用户,但对方一听是客服电话,立即关机。支付宝正式全额赔偿陈女士损失的2000元。
密码过于简单,很难正确猜出。
红包的中文密码真的那么容易被人猜出来吗?
17日,通过支付宝平台的红包系统,记者输入“你好你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等密码,即可搜索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包。
记者了解到,由于支付宝的密码红包系统规定中文密码必须在6至20个字符之间,因此经常使用比较常用的祝福。甚至诸如“锄地日,午间土滴汗”、“春眠至天明,处处闻鸟鸣”等诗句都能找到,而这些红包无不表明了他们已经“抢了。”
两天前,温州当地媒体同事做了一个实验:订了一个红包,上面写着“我们永远在一起,早日生孩子”。红包数量为10个,金额为88元。两个小时内就全部卖完了。这些抢红包的用户都是陌生人。他们是来自西安、陕西、浙江嘉兴、湖南长沙、沙坪坝、重庆、汕头、广东等全国各地的用户。最快的红包发出后9分钟就被抢了,最晚的红包发出后1小时54分钟就被抢了。
也就是说,全国各地每天都有无数人在“撞”红包密码。如果你设置的密码太简单,就很难不被猜到。
支付宝:密码应尽可能个性化
前天,支付宝公关部相关负责人回应称,陈女士遇到的情况属于“小概率”事件。用户自定义的密码过于常规、简单,恰好被陌生人猜中。 “中文密码红包是今年1月份刚刚推出的一种新的红包发送方式。在密码红包界面上,我们也提醒用户注意密码中的个性化,否则很容易被别人发现错误地收到它。”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官方还没有针对“误收”密码红包的行为采取其他强制措施,也没有强制对方返还的相关规定。 “不过,我们承诺,如果再次发生类似事件,我们将进行赔偿。”
律师声明
不当得利应当返还
浙江时代律师事务所陈依来律师表示,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网络纠纷事实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陈依来表示,在这起事件中,陈女士作为发红包的人,真实意图是让她指定的朋友收到红包。它是排他性的、特定的,不向外界开放。因此,陌生人可以通过猜来猜红包。通过密码获取他人资金是典型的不当得利行为,应当予以返还。
“但现实中,如果密码红包被陌生人拿走,你想通过合法途径追回,维权成本非常高,费时费力。”陈以来.
对于支付宝的责任,陈亦来的看法是“需要承担管理义务”。支付宝必须通过合理手段提醒用户参与者提高注意力和警惕性。如果管理存在漏洞,需要采取合理措施。补救。
据《钱江晚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