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医改示范,三明市将从本月17日起,在县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实行全部住院费用按病种付费。同时,严格控制个人自费占本市医疗机构医疗费用总额的比例。一石激起千层浪。 DRGs疾病支付制度改革必然引发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对医院传统的以收支平衡提成为基础的绩效工资制度提出严峻挑战,倒逼医院进行改革。绩效改革与转型。
1. 了解 DRG
现行医保支付制度大多采用按服务项目付费、按床位付费、按人头付费、按单病种付费等多种付费方式的总量控制。其中按单病种付费和DRGs均为按病种付费。有付费类别,但按照DRGs付费的很少。
DRGs的中文翻译是“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其主要特点是基于病例组合,综合考虑病例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临床诊断、病情、手术情况、病情严重程度等个体特征。 、合并症、并发症、结局等因素,将具有相似临床过程和相似费用消耗的病例划分到同一组(DRG)进行管理的系统。
它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患者分类方案。作为一种案例混合方法,DRGs的核心思想是将某一方面具有相同特征的案例进行分组,以方便管理。其次,DRGs分类的基础是患者的诊断。在此基础上,应考虑患者年龄、是否手术、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影响。第三,将医院对患者的治疗与所发生的费用挂钩,从而为支付标准的制定,特别是预付费的实施提供依据。
2、医保为何要实施DRGs支付制度改革?
随着我国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人民群众无限的健康需求与有限的医疗保险积极性以及医院追求医疗收入盈利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总之,医保钱不够,而且永远都不够。满足患者的需求并不能满足医院追求收益的动力,我们可以理解,一系列新的医改政策旨在打破公立医院的营利性,回归公益性。如何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成为医改重点,DRGs成为医保制度改革的重点。 DRGs的指导思想是通过制定统一的疾病诊断分类和固定的付费标准来规范医疗资源的利用。有利于鼓励医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倒逼医院积极降低成本以获取利润,缩短住院天数,减少感应医疗费用支付,有利于成本控制。
3.从收支平衡中提取绩效工资不适合按DRG支付
从收支平衡体系中提炼出来的绩效工资制度,促进了收入规模的粗放式增长,对收入的提炼含金量重视不够。有的医院根据住院患者的财务成本确认并计算收入,这种财务成本是以科室成本核算为基础的。各部门追逐增加收入,不缴纳医保、农保就扣罚款,导致医院只增收不增效,造成不少医保、坏账。从而导致医院的资产负债表不准确,进而影响财务报告和决策判断的质量。
4、倒逼医院绩效改革——DRGs疾病绩效体系从运营中诞生
面对DRGs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传统的基于收支平衡的绩效工资制度显然无法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在DRGs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中,单纯的科室成本核算方法显然不适合疾病支付,需要与之相匹配的疾病成本核算。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必然影响医院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DRGs疾病绩效工资核算体系必然应运而生。
与传统从收支平衡中提取的绩效工资不同,DRGs疾病绩效工资是以疾病成本核算为基础,根据疾病的工作量绩效,纳入御方医疗管理的“工作量效率绩效管理模型”作为重要内容。绩效工资计算公式为:
疾病价值分=(疾病医保缴费标准-科室疾病费用)×疾病风险系数
部门工作量效率绩效工资=(工作量积分×BSC绩效考核评分±日常缺陷管理考核评分)×积分单价
工作量积分=业务量积分+医疗项目积分+疾病类型积分+咨询积分+工作时间积分+科教积分
积分单价=基准绩效预算/总工作量绩效工资
参考文献:秦永芳《医院绩效改革——工作量效率积分法绩效管理模式的实际操作》中国发展出版社,关注:网站信息
作者单位:上海御方企业(医院)管理有限公司首席顾问
北京御方医疗管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顾问
网址: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