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梦魇:从一杯鲜榨果汁引发的办案故事

2024-10-13
来源:网络整理

关键词:

昨晚我做了一个噩梦。梦见在南方某处办案时,与涉案父子会面,商议案情。他的父亲已被立案但并未被捕,儿子参与公司管理时也陷入恐慌。事件始于一杯鲜榨果汁。某“朝阳市民”在某商场一楼看到一台自动榨汁机。维生素C的广告令人兴奋,所以她决定买一杯来尝试一下。点击触摸屏选择1杯橙汁,...

昨晚我做了一个噩梦。梦见在南方某处办案时,与涉案父子会面,商议案情。他的父亲已被立案但并未被捕,儿子参与公司管理时也陷入恐慌。

事件始于一杯鲜榨果汁。某“朝阳市民”在某商场一楼看到一台自动榨汁机。维生素C的广告令人兴奋,所以她决定买一杯来尝试一下。

点击触摸屏,选择一杯橙汁,点击支付。和她想象的不一样:左手没有微信支付二维码,右手没有支付宝二维码,省略号是工行等二维码的正常套路,但只出现了一个。二维码(一体化版本)。

她觉得很有趣,就告诉A同学,A同学是一个负责管理支付市场的协会的工作人员。他在周一例会上以此为例,谈论“聚合支付”的便利性。同时,为了客观公正,他还提到了该支付方式的缺点,例如安全性和缺乏许可等。

同事邀请业内企业共同探讨聚合支付的未来。

一群人说:请规范。我们的行业充满了好与坏,好孩子与坏孩子一起玩耍。建议设计“负面清单”制度,以免倒掉洗澡水和孩子。

一种思想流派认为,市场行为应该尊重市场的“丛林法则”。当竞争激烈到一定程度,弱者自然就会被淘汰,强者就会建立起来。监管机构只能充当“守夜人”。

聚合支付的初创公司和周边服务公司有数千家。他们似乎对法律法规的“一票否决”决策权一无所知。相反,他们在无知中向前冲。

直到有一天,南方一座城市发生了一起案件。工业园区某大学的学生通过财务处门口张贴的汇总缴费二维码缴纳学费。结果,二维码被切换,学费转入犯罪分子账户,瞬间消失。在网络上,学生受到刺激,陷入半疯狂状态,导致犯罪。

既然是二维码酿成了悲剧,我们就尾随而去,连累了聚合支付公司父子。

对于电信诈骗,有专门的警务人员负责调查取证。但是,如果无证开展支付结算业务,是否构成刑法第225条规定的非法经营罪?这一问题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和讨论。

有人提到非法借贷的法律后果。 2012年之前,非法借贷大多被视为犯罪;后来,由于最高法院的批准,整个行业被“非刑事化”。

有人提到,P2P网贷已经有了《管理暂行办法》。只要是“点对点”的直接融资,就不能认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但是,未经批准是不是就不能从事支付结算业务呢?法律不允许无牌照经营者经营支付业务,但聚合支付算不算“支付业务”?

飒姐认为,聚合支付虽然叫支付,但实际上仍然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它的本质是技术而不是金融。它将很多支付入口转化为更便捷的入口(二维码),不应该被理解为广义的“支付业务”,否则影响过于广泛,不利于保障良好的营商环境。

我一晚上都这么说,终于醒了。我看了看5:00的时钟,回想起自己是否在梦中说服了侦查机关释放了嫌疑人。我不禁被自己的汗水吓到了,看到床上有一个水汪汪的人影,哈哈。

朋友都说我是天生的律师,那咱们就板着脸承认吧。在辩护律师眼里,绝大多数人都是好人,是因某些偶然和巧合而受到冤屈的人,我们必须为他们说话。

调查者眼中的世界可能有所不同,但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坚持下去。只有这样,天平的两端才能达到动态平衡,给创新一个喘息的空间,也给它套上一根保护绳。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