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公司如何向个人 A 支付佣金及相关纳税义务详解

2024-10-17
来源:网络整理

​业务背景:中国个人A利用自己的能力帮助B公司成功签订了出口销售合同,并协助B公司完成发货和收货。 B公司如何向个人A支付佣金(或销售代理费、中介服务费等)?资料费、茶水费等)。

纳税义务:在本次委托中,由于A是个人,需要缴纳的税种有两类: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1、增值税:这个佣金可以理解为个人A完成了一项劳务。个人A需要缴纳增值税。税率为3%。现行(2023年)税收优惠政策降低至1%。本次增值税的纳税人为个人A。

2、个人所得税:个人A取得收入时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该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个人A,扣缴义务人是需要缴纳佣金的公司B。需要注意的是,该收入属于劳动收入,不是个人工资收入,不能作为个人工资支付和申报。

那么B公司如何支付这笔佣金呢?我个人认为有两种情况,不同的付款方案。

1、B公司实力雄厚

B公司产品强,不缺生意(有哪家公司不缺生意?)或者不喜欢这个生意。如果你愿意介绍给A,你就可以介绍,如果你不愿意,你就会拒绝。谈判主动权在B公司,则佣金支付方式为:

选项一:

个人A需到税务局代为开具佣金发票。发票上的产品名称一般为私人服务费和销售代理费(具体可咨询税务局柜台)。目前,各省电子税务局网站也可以完成个人发票开具在线申请。

个人A申请发票时,现场向当地税务局缴纳增值税。纳税完成后,税务局才会打印发票交给A个人。

个人A将佣金发票交给B公司,B公司财务按照劳务收入计算个人所得税。扣除个人所得税后,剩余余额通过公司B的对公账户支付给个人A。同时,B公司代表个人A向税务局申报个人所得税,并完成扣缴义务。

选项二:

B公司要求个人A提供一家有限公司C(C公司可以是个人A自己名下的公司,也可以是亲友拥有的公司),B公司与C公司签订书面中介服务合同。业务完成后,C公司向B公司开具“销售代理费”服务费发票,B公司将费用转入C公司公众账户完成支付。由于收款人是企业,成为公司的劳务,所以增值税纳税人是C公司。C公司也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但与B公司无关。至于个人A与B公司之间的结算C公司,由双方协商,与B公司无关。

选项三:

B公司要求个人A设立个人独资企业D,B公司与D公司签订书面中介服务合同。独资企业D将开具好的发票给B公司,B公司将费用转给D。企业D在纳税上被视为个人,需要缴纳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但在该方案中,B公司没有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义务。

2. A个人为强方

B公司需要这项业务,需要个人A的帮助才能完成销售。个人A是强势一方,可以向其他公司介绍业务,而B公司在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那么付款计划是:

选项四:

B公司老板私下将钱转给个人A。个人A没有向B公司提供任何发票。个人A不缴纳增值税。 B公司不为A个人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佣金由B公司老板转移。全额(不扣任何款项)给A个人。至于B公司老板如何从公司提取资金,本案不予讨论。

选项五:

B公司拥有海外离岸公司,A个人也拥有离岸公司。 B公司通过其离岸公司向个人A的离岸公司支付这笔佣金。在国内,个人A和公司B均未进行任何纳税申报。

选项六:

个人A为其部分日常开支开具以B公司为抬头的发票,并将这些发票提供给B公司。B公司通过费用报销将佣金结成现金支付给个人A。这些费用的名称最好与公司的经营活动,如餐饮费用(可作为业务招待费用)、电器、办公用品等也可由公司使用。

选项七:

B公司与A个人协商扣除“税点”。 B公司扣除佣金的“税点”后,B公司提取现金并私下支付给个人A(即方案4)

选项八:

如果A个人没有工作,或者有工作但不缴纳社保,B公司可以聘用A个人为员工,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签订劳动合同,为A个人缴纳社保并支付工资。业务佣金通过工资、薪金支付给个人A。

选项九:

A在E公司有工作,并有社保。B公司仍聘用A为员工,并签订劳动合同。 B公司通过每月发放工资的方式向个人A支付佣金,并申报个人所得税。由于个人A的社保是由E公司缴纳的,全国范围内不能有两家公司同时缴纳社保,因此B公司不需要为个人A缴纳社保。至于个人A的个人所得税是多少需要缴纳的金额,由A个人从B公司和E公司获得的收入合计确定,E公司是A个人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主要扣缴单位。

选项十:

个人A没有工作,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缴纳社保。 B公司聘用A人为员工,并签订劳动合同。 B公司通过每月发放工资的方式向个人A支付佣金,并申报个人所得税。由于个人A已经缴纳了自由职业社保,无法在B公司办理社保,因此B公司无需为A个人缴纳社保。这里,B公司是A个人个人所得税的主要扣缴单位。个人工资。实际工资超过5000元的,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实际操作中,双方应首先与多方协商明确各自的法律责任和纳税义务,并依法计算各自应承担的费用和税额。据此,双方将就各自的费用、义务、支付方式和纳税责任方等问题进行友好协商,然后按约定执行。毕竟,目的是为了扩大业务,让各方都能受益。

附劳动所得纳税计算方法:

劳动报酬所得,是指以个人每次收入为基础,按照固定数额或者固定税率扣除规定费用后的余额,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固定扣除费用800元;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按20%的固定比例扣除费用。计算公式为:

1、每项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项收入-800元;

2、每项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每项收入×(1-20%)

3.收入异常高者,需缴纳保费:

1)。 1万元以下金额的20%

2)。超过~元的,按30%速算扣除。超过人民币40%的,速算扣除7000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