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由新闻早报周线、蓝背心、浦东新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反网络电信诈骗”公益班来到高行文化活动中心。
据了解,蓝背心志愿者活动由支付宝发起,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旨在在社区开展数字化教育和服务,解决老年人不会使用手机或不敢使用手机等问题。
现场,蓝背心志愿者提醒叔叔阿姨们,在使用手机进行移动支付时,一定要注意是否扫描了商家的支付码。
如果需要自己输入金额,不要在小数点前浪费性地输入“00”。正常情况下,系统会自动在整数后显示小数点“00”。
为了以防万一,蓝背心志愿者建议大家在扫描二维码付款前先与店家核实支付状态。这样可以避免向他人付款,并确保付款金额正确。
这时,一位叔叔举手询问,除了用手机扫码支付之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出示你的支付码,让营业员扫描。那么,如果你太早亮出支付码,是否有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扫描呢?如果我在排队乘车时扫描电子公交码,其他人也会扫码收款吗?
这是一个好问题。首先,乘车代码和支付代码是两个不同的东西。虽然都是手机上的电子二维码,但乘车码只具有支付车费的功能,所以一般情况下只能被公交车上的扫码器识别。
至于过早展示支付码,我不得不承认,确实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但概率很低。
一方面,很多叔叔阿姨还没有开通小额免密码支付功能,所以即使需要支付,也得重新输入密码;另一方面,个人支付码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这意味着支付码每隔很短的时间就会更新,旧的二维码将自动失效。
现场,蓝背心志愿者还提醒叔叔阿姨在使用手机支付时不要太紧张或太兴奋。当您在结账过程中排队等候时,再打开您的付款代码就已经太晚了。
像这样的蓝马甲公益班未来也将走进上海各大社区,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数字化带来的生活便利。
错过这堂公益课的老年人也不用担心。在陆家嘴街道老年人综合服务中心(梅园分院),每周三都有蓝背心志愿者进驻,为老年人提供手机使用咨询。欢迎大家拿着手机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