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电子设备,家长如何引导其合理使用手机?

2024-10-17
来源:网络整理

如今,孩子们越来越多地沉迷于电子设备。随处可见中小学生不停地玩手机、iPad。就连幼儿园的小孩子也对各种电子产品着迷。

但电子设备在带来新鲜有趣体验的同时,也普遍诱惑着孩子们幼稚的心灵,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迷失方向。近年来,关于孩子玩游戏大量充值,影响健康的新闻屡见不鲜。

我们想要拿走孩子的手机、切断孩子的上网、不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是不现实的。电子产品已经像空气一样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无孔不入。

所以,我们与其防范,不如理性思考: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会沉迷于网络?我们应该如何引导他们合理使用手机?

(1)分析产生依赖的原因,开出合适的药物

孩子依赖手机的原因各不相同:

①社会依赖。

手机通讯录好友200人,微信朋友圈好友300人,各类QQ群好友4000余人。如此强大的人际沟通,让孩子难以释怀。

②游戏类型依赖。

手机上有很多在线游戏。在长期的战斗中,积累的成绩和经验让孩子们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③娱乐依赖。

手机上的朋友和游戏不多。都是关于电影、音乐和照片,这会让孩子们分心。他们不想做作业,却总想摸手机。

如果孩子特别依赖手机,作为家长最好先分析一下孩子属于哪一类,然后对症下药,想办法应对。

(二)认识巨大危害并达成共识

西北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使用智能手机超过 68 分钟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很高。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手机看似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但往往全家人坐在沙发上,各自玩着自己的手机。如果他们有任何问题或不高兴,他们不会当面沟通。他们的心里有太多的事情。 ,自然就容易抑郁。

另外,还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注意力。手机上海量的信息和各种软件让人应接不暇。正是这种“过度刺激”,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学习是一个慢节奏的过程,很容易让孩子感到“没有动力”,每天花费的时间超过10分钟。 1小时,3-4年后,注意力广度会远远落后于同龄人。

长时间玩手机有以下危害:

1、引起多种眼部疾病,导致近视,影响就业。

2、孩子经常玩手机到深夜,上课睡觉不听课,学习成绩下降。

3、使用网络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孤僻,不愿意与外界交往,沟通能力差。

4、玩手机代替了孩子的玩耍,导致孩子的活动减少,进而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

5、玩手机限制了孩子的感官体验,让孩子很难区分幻想和现实。

6、游戏中的打斗、杀戮很容易让孩子变得烦躁。

(3) 共同指导和遵循的 4 个提示和技巧

1、协议三章,处罚要从严

面对孩子日益沉迷的手机,大多数家长都采取了粗暴的手段:没收手机、砸碎手机,甚至在孩子情绪无法控制时殴打孩子。哭过、闹过、兜了一圈之后,我发现问题还在等着你。

事实上,这些方法都没有比提前与孩子预约他们使用手机的时间更有效的了!

家长可以花10分钟和孩子一起制定手机使用规则,并明确指出孩子需要改进的行为。例如:每天玩手机的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完成作业后必须玩手机。制定的规则应该具体、清晰、易于衡量。

在这个过程中,少说“不”,多说“是”。例如:“如果你履行了约定,你就可以去看电影”,而不是说“如果你没有履行约定,你就不能去看电影”。尽管这两种说法含义相同,但如果孩子朝着积极的方向努力,他或她就更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2.转移注意力,培养新的兴趣

分享一个妈妈帮助孩子戒掉手机的故事:

有一天,东东像往常一样起床,吃完早饭就想玩手机。他意外地在手机上发现了一张小纸条:

“从今天开始,妈妈会干扰你的手机。你的手机上设置了密码,每天不定时更新。你每天要完成3个从桌子上随机选择的家务活,完成后,你就可以了。”将得到您的密码!

此次新规定将持续3至4周,并将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如果您接受,那么就开始采取行动。如果中午12点前无法完成,将无法获得密码!先去拖地吧,来吧,我的孩子! ”

东东当时又气又恼。一按手机,就是输入密码的界面。加密手机对东东来说毫无用处,所以他只得听从妈妈的安排。

他提着一桶水,拿着拖把在楼梯上跑来跑去,把地板拖得干干净净。当他弯腰拖桌子底下的地板时,发现桌腿上粘着一张纸条:是的,你已经完成了第一项家务,请收拾一下你的桌子!

当他收拾凌乱的办公桌时,发现办公桌中央又放着一张纸条:太好了,妈妈看到了你的辛苦!请出去把垃圾倒掉,你就会找到你想要的密码!

东东拿起家里的垃圾袋就出去了。隔壁开食堂的阿姨拦住了他:“东东,你妈妈给你留了一张纸条,说是看到你十二点前带着垃圾出去了。这张纸条就在这里,过了十二点就失效了。” '钟。”纸条上写的就是手机密码。

不得不说,这位妈妈的新规定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孩子对手机的注意力,而且还养成了孩子做家务的好习惯。

事实证明,一周后,东东不再沉迷于手机了!

当孩子缠着父母玩手机时,父母可以用其他东西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和孩子一起寻找新的兴趣爱好。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慢慢对手机失去兴趣。例如,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公园、游乐场玩耍、亲子阅读等。

3、理性沟通,为孩子树立自我价值感

游戏的世界也可以看作是孩子们选择封闭自己的另一个世界。是什么让孩子选择封闭、沉迷,或许正是因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非理性沟通。

如果父母长期忽视孩子或者看不到孩子的努力和长处,经常打骂孩子,贬低孩子的自尊,无微不至地干涉孩子的决定,拒绝倾听孩子的声音,那么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会慢慢拉近。沟通之门,陷入自卑、低价值的心理漩涡。

从此,孩子把父母的关心当成了“控制”,父母也不知道孩子为什么变得“不讲理”。

家长朋友们,不妨更多地看到孩子的优点,成为孩子背后第一个为孩子鼓掌、发自内心欣赏孩子、让孩子知道的人。这些是建立孩子自我价值感的最重要的步骤。

4、以身作则,坚持高质量陪伴。

有的家长忍不住说,我曾尝试与孩子商定手机使用规则,但行不通。那是因为孩子觉得这个规则只适用于他自己,这太不公平了。

那么,家长们不妨尝试一下:如果家里有两个孩子,请平等对待;如果家里有两个孩子,请平等对待他们;如果家里有两个孩子,请平等对待他们。当禁止孩子玩手机时,请家长陪伴孩子并坚持!换句话说,父母应该以身作则!

与孩子共度时光时,不要玩手机。家长陪伴孩子时,无论是做作业还是陪孩子玩耍,都可以提前将手机静音,避免暴露在孩子面前,保证家长的陪伴不分割。那么,传达给孩子也是一种积极的反馈!

父母要坚定。如果家长已经开始采取措施解决孩子玩手机的问题,态度一定要坚定!让您的孩子看到您不实现目标不放弃的决心!

在达成协议的过程中,尽量吸收孩子的意见,千万不要把“协议”变成家长单向的“命令”。

无锡市石塘湾中心小学心理咨询热线:

严老师:

惠山区心理咨询热线:

惠山区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热线:

无锡心理咨询热线:

无锡市红十字会心理援助中心热线电话: -、0510-(24小时)

无锡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热线电话:(周一至周日:9:00-17:00)

无锡市青少年心理服务热线:0510-(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1:30,下午1:00-5:0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