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爆炸时代,我对微信视频电话的矛盾情绪

2024-10-17
来源:网络整理

有人和我一样,非常反感微信好友视频通话吗?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发现自己对微信视频通话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矛盾情绪。每当手机屏幕亮起并显示“视频通话”提示时,我的心情五味杂陈,有收到远方亲友问候的喜悦,也有被打扰的不适。

那天晚上,我正在厨房忙着准备晚饭,手机突然响了。这是我朋友小李打来的视频电话。我和她关系很好,但我不太习惯这种突然的视频交流方式。回答还是不回答?我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选择了回答。

“嗨,晚上好!”屏幕上出现了小李的脸,身后是温暖的客厅。

“嗯,晚上好。”我努力保持微笑,但手中的菜刀却忍不住变得更用力。

“你在做饭吗?抱歉打扰你了。”小李注意到了我的不适。

“没事,我只是有点忙。”我一边回复,一边想,如果这是一条短信,也许我忙的时候就能回复,而不是像现在这么忙。

“我只是想告诉你,我下周就要结婚了,想邀请你参加婚礼。”小李的声音充满了兴奋。

“真的吗?恭喜你!”我说着,感觉有点不好意思。如果这样的好消息通过短信或者普通的语音电话传达出来,我或许能更平静地表达我的惊喜和祝福。

“谢谢你,我知道时间有点紧,如果你能来就好了。”小李继续说道。

“我会尽力安排的。”我一边回答,一边感到一股压力。虽然视频通话让人感觉很亲近,但此时此刻,我更愿意有一些空间来消化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

通话结束后,我靠在厨房的柜台上,深吸了一口气。我开始反思我对视频通话的厌恶从何而来。是不是因为这种形式的直接性和即时性,让我不得不面对镜头而无法逃避?或者是因为它打破了我个人空间的界限,迫使我在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做出反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意识到我的不适不是来自视频通话本身,而是来自它对我生活方式的侵扰。我喜欢通过文字进行交流,这让我有时间思考和选择措辞;我喜欢控制自己的私人时间,不被突然的铃声打扰。

从那时起,我开始选择性地接听视频通话。视频通话是与亲近的人分享生活的温暖方式,但对于日常问候或不那么紧急的消息,我更喜欢通过文字慢慢沟通。我学会了设定自己的界限,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保持慢生活的平静。

现在,我听到微信视频通话铃声不再那么反感了。我知道,在这小小的屏幕上,有可能造成不便的打扰,也有可能传递温暖和欢乐。我只需要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接受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