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沥已有人因抢红包被罚!南海公安曝光:这样抢微信红包,是在洗钱

2024-10-18
来源:网络整理

推荐头条

全面检查!大理有人被罚款了!曝光 →

有一群拿着手机的年轻人

整天在多个群聊中“穿梭”

沉浸在“抢红包”中

将你抢到的红包转至“尚佳”后

您将收到相应的“佣金”

但等待他们的不是数钱,直到他们变得虚弱。

相反,警察前来逮捕他。

只是在群里帮忙“抢红包”

为何涉嫌犯罪?

这样抢微信红包就是洗钱!

近日,南海市公安局在侦查多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时发现,有人利用“抢红包”的方式,分散、转移受害人被骗的钱财。经侦查,延布派出所民警抓获李某等19名犯罪嫌疑人,缴获一批作案手机和银行卡。

李等人解释称,“尚佳”每天都会临时在微信、支付宝等平台开设新的群聊。所有“辣人”加入群聊后,都会盯着手机等待指令“抢红包”。

来源:互联网

“‘顾客’已加入群,准备抢红包。” “尚佳”在群里发出提醒后,“顾客”加入群聊,并发出了多个不同金额的红包。随后,李某等“热销货”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将抢到的红包全额转入“尚佳”,并从“尚佳”收取“劳务费”。至此,“商家”通过“抢红包”完成了“洗钱”。

据了解,抓获的19名“热销者”每人每天能抢到的诈骗资金共计2万至4万元,通过“动手”转移的诈骗资金总额约为140万元。

目前,19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包庇、隐匿犯罪所得,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审理中。

《温馨提醒》

红包现金微信提现可以撤回吗_可提现微信现金红包_红包现金微信提现可以退回吗

这种“抢红包”看似只是“拿钱”,但实际上涉嫌隐匿犯罪所得,帮助犯罪团伙洗钱也将受到法律制裁。

广大公众应增强法律意识和识别能力,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信息,不要轻易被网络上的高额利润所诱惑,更不要出租或出借手机卡、银行卡、第三方支付平台随意使用自己的账户等,不要用自己的账户为他人提取现金,以免成为不法分子的“替罪羊”。

这样的赚钱方式

看似很好,实则很“惩罚”

别这样抢红包

否则,你将触犯法律并入狱!

但对于那些被骗参与洗钱的人来说这很糟糕。

还有很多家长也很伤心

最近,不少家长

遭遇“班级缴费”骗局

警惕“补课”骗局

学期伊始,家校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密切,骗子也变得异常活跃。 “尊敬的家长,本学期信息费为278元,请尽快缴纳。” “我是班主任,您的孩子在学校晕倒了,急需用钱,请您赶紧将钱转入此账户”……

如果家长收到类似信息,先别急着汇款。你可能已经落入骗子的陷阱了!仅根据一条信息进行转账很可能是班级集体支付欺诈。如果您看到该链接后点击该链接,则很可能是窃取个人信息的木马链接。

下面的骗局

请家长们擦亮眼睛

保持高度警惕!

常见骗局一

骗子千方百计进入班级群,冒充班主任或班主任老师,发送各种付款信息。

骗子会在社交软件上搜索“班级组”和“成绩”。当他们遇到一些不需要验证的群组或者群组管理不到位时,很容易潜入群组。有的骗子会蹲在校园门口,通过与家长聊天、接近家长的方式索要家长群(班级群)的二维码;或者扫描学校公众号发布的新生群二维码进群。

入群后,他们先“潜入”一段时间,锁定班主任身份并摸清自己的活动规律,然后克隆班主任或老师的头像和昵称,并向班级群发送消息关于“学校收取学费、材料费、班费、材料邮寄”、“费用”、“充值餐卡”等信息,或通过私信联系家长缴纳费用,从而骗取钱财。

此外,诈骗分子还可能安排同伙在群内发送已缴费截图,怂恿其他家长一起缴费。由于家长群(班级群)的真实性,很多家长看到“老师”发出通知后并不会起疑,而是立即做出反应,将钱转至骗子提供的二维码上。

尤其是新生家长需要高度警惕。新生入学时,家长和老师还没有完全熟悉,此类诈骗的风险很高。

8月27日晚,当地派出所接到三名家长求助,称自己在家长群中被骗。初一学生家长戴女士称,她扫描二维码进入学校官方账号发布的新生群后,发现一名自称班主任的“陈老师”群里给她打电话,以“给她的饭卡充钱”为由,要求她给饭卡付钱。 1200元在某平台购买一张充值卡。当戴女士完成操作后,发现卡内余额不见了,赶紧向警方寻求帮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