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虽好,改革却在先。
作者 |王雨桐
编辑|匹配Q
2019年下半年,很多大屏终端用户可能会发现界面入口上出现了一个以前没有的新选项“云游戏”。
图为坚果投影仪;内容是游戏的视频解说,还不能“玩”。
腾讯和网易也推出了自己的云游戏平台。
腾讯云游戏平台仍处于内测阶段
网易云游戏平台
这只是云游戏“焦虑”渗透到生活中的表现之一。
在2019年12月举行的云游戏发布会上,来自“甲子光年”的分析师甚至在显示器下方看到了一台与其连接的PS4,号称是云游戏体验。
新兴平台甚至制作假边缘镜头的演示表明,虽然云游戏尚未真正开花结果,但战场上的紧张气氛已经蔓延。
随着5G商用加速,进军云游戏的企业数量持续增长——行业内出现了大量以云游戏为主题的会议;云游戏还没有真正起飞,云游戏产业联盟已经成立,从密密麻麻的标识中就可以看出各个上下游玩家也不甘示弱:
5G云游戏产业联盟的成员,相关的和不相关的,都在押注。
其中包括Arm、紫光展锐、紫光展锐等芯片厂商;
中国移动等运营商;
通信设备厂商,如华为;
云计算厂商,如阿里云、百度、腾讯、华为;
服务器厂商如联想;
游戏引擎开发商,如;
游戏内容开发商,如腾讯、网易、完美世界等;
游戏渠道分销商,如腾讯;
直播平台,如斗鱼、虎牙;
移动终端,如华为、三星、魅族、vivo、oppo、联想等;
大屏终端,如小米、坚果等;
甚至还有链文这样的区块链媒体……
(上面只指出了标志的一部分)
而像华为、腾讯这样的超级巨头出现在整个产业链的很多环节。
云游戏虽万众青睐,但何时爆发?它以什么方式到达?
本文中,《甲子光年》采访了游戏引擎开发合伙人李明、爱乐游董事长孟阳、云路云游戏CEO温向东、海马云CEO党景峰、前腾讯游戏平台产品经理、现任创始人刘建松,以及一位匿名人士。三七互娱的工程师和其他行业人士正在尝试寻找一种可以首先实现的云游戏形式。
1. 5G呼唤云游戏
首先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云游戏这么流行?
这背后是当下最流行的技术基础设施概念——5G。
2019年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加速我国5G时代的到来。
5G主要有三大应用场景:
云游戏背后,最大的推动者和可能的受益者是5G。可见,对于仍缺乏杀手级应用的5G来说,集观玩为一体的云游戏正在成为C端备受期待的热门应用方向。
目前云游戏主流的技术路径有两种:视频流和命令流。
在大多数与云游戏相关的报道中,“视频流”是云游戏的默认形式——游戏的所有CPU和GPU计算都放在云服务器上,通过视频流传输到客户端进行播放和交互。
命令流云游戏相对于视频流云游戏对云服务器的依赖程度较低,但业界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其布局和应用也较少。
理论上来说,未来视频流云游戏的用户体验一定是最好的,而且会带来最大的改变:让你抛开游戏机、游戏笔记本等设备的束缚,在低端手机上玩游戏或电视。杰作。
然而,十几年前就已经萌芽的视频流媒体云游戏——比如2009年CES上展示的一款号称利用网络流媒体实时传输高质量游戏画面、突破终端瓶颈的视频流媒体云游戏——就是这样的原因。之前还没有爆炸过。 ,因为受到技术条件和成本问题的限制。
云游戏百度指数在2012年达到顶峰,此后有所回落。
5G的出现似乎又成为了一个新的变量——5G的理论传输速率为8秒/GB,比4G快数百倍。延迟大大缩短。技术延迟和卡住的瓶颈是可以解决的。 CPU和GPU可以放在云端。可能在服务器上。
因此,很多人都期待5G与云游戏的共同成就。从上游的芯片、服务器,到下游的游戏分发、游戏研发,从业者纷纷入局,云游戏概念再次深入人心。
但即使技术问题有希望突破,在5G的支持下,短期内视频流的成本仍将居高不下。
一位知乎网友(优秀答主)曾在2019年8月19日《云游戏什么时候成为主流》中回答:“云游戏对服务器的负担至少是现在服务器负担的几十万倍。”
游戏引擎开发商合伙人李明告诉甲子光年:视频云游戏模式的服务器压力、硬件成本,甚至网络带宽流量成本都是巨大的。
原来的传统游戏中,算力由玩家的客户端(如手机)承担;在视频云游戏模式中,所有客户端算力和成本都集中在云服务器上,成本转嫁给云游戏运营商。再加上视频流带来的高带宽流量成本激增,云游戏的运营成本将成为阻碍视频云游戏发展的重要问题。
你不妨对视频流进行详细的计算——当大部分存储、计算和渲染工作都在服务器端完成时,成本有多高?
云游戏服务商云旅云游戏CEO文向东表示:“这些成本与游戏本身、图像质量、分辨率、帧数、服务器使用情况以及服务器位置等有关,计算起来非常复杂。”
云游戏服务平台海马云CEO党金峰告诉甲子光年,服务器成本和带宽成本“线性增长”。 “我们对外销售1个并发的价格是2.8元/天,带宽按实际消耗计费。”
由于云游戏尚未真正落地,计算因素复杂,我们对比一下同样是“视频流”形式的直播平台的带宽成本:
斗鱼直播巅峰时期在线用户数突破1000万,仅每月带宽费用就达3亿元;战旗直播峰值在线用户数超过600万,每月带宽费用维持在1.8亿元左右。在直播平台上,百万用户同时在线的成本至少是每月3000万,也是最低的码率。 “如果同时提供2K、4K服务,成本将会成倍增加。”有学员提到。
直播平台一般会使用第三方CDN服务(第三方CDN服务可以在直播非高峰期向其他网站服务提供带宽资源,错峰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但云游戏无法使用CDN加速。用户需要直接连接到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器。
对于中国复杂的网络环境,这意味着云游戏提供商需要在全国多个省市部署服务器。即使找到阿里云、腾讯云等云服务商,成本也比CDN服务贵很多。
如果是一款拥有数百万玩家的游戏,光是带宽成本就需要上亿。
要正常运行视频流云游戏,需要更强的服务器、更大的机房空间以实现更强的网络支持,以及更多的资金。
这注定了视频流媒体只是巨头们的战场。小型游戏平台和游戏工作室连门票都买不起。
要“爆”,最重要的是B端游戏开发商自发形成内容生态、C端玩家买账。
由于B端参与门槛太高,机会最大的视频流媒体可能无法尽快落地。
2、云游戏会领跑吗?
如果视频流短期内无法成为云游戏的流行形式,那么什么形式是可能的?
手游公司爱乐游董事长孟阳告诉《甲子光年》:“游戏产业的发展和变革不是由技术驱动,而是由应用场景驱动。”在尚未建立的VR和大屏内容生态中,主机游戏面临着硬件要求过高的此时,大众的普遍游戏习惯仍然在移动端。
因此,除了视频流之外,可能还有一个方向会吸引一些人:利用5G和云计算技术的移动H5游戏和小游戏,我们在本文中将其称为“云小游戏”。
“目前使用云服务器的H5游戏和小游戏其实也可以算是云游戏,但它们并没有使用云计算能力,只是云游戏的一个边缘概念。在我看来,只有使用云计算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自信地称之为云游戏。”李明告诉《甲子光年》,以前依赖浏览器或微信平台的H5和小游戏可以算是“泛云游戏”。
“泛”是指如果H5、小游戏使用了云服务的部分能力(比如云存储能力等),那么它们就不是云原生,但可以理解为云游戏的一种。另外,泛云游戏不使用云计算能力也是有原因的。云计算的应用与网络速度和延迟有很大关系。
当5G推出时,H5和小游戏可以将部分或全部计算放在云端,以解决iOS当前JIT限制带来的性能瓶颈,以及重型游戏的性能瓶颈。其“云游戏”属性的升级,就是本文要讨论的“云小游戏”。
简而言之,云小游戏的野心是不仅要在移动端实现“点击即玩”的便捷体验,还要让小游戏在游戏体验和体验上突破过于轻量化的瓶颈。达到类似App手游的水平。质量。
试想一下,在浏览器上或者在微信、头条等超级App平台上,你可以点击玩《王者荣耀》、《吃鸡》等大型手游。这进一步降低了普通游戏玩家的门槛;对于游戏开发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增量市场。
如果说视频流云游戏是想要改变世界的“革命者”,那么进一步云化的小游戏就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改革者”。
这个想法很棒,但它的可靠性如何?
我们可以从目标群体的角度和产业链的实际进展来探讨云游戏的前景。
3、硬核挑剔VS入圈云玩家
从消费群体的角度思考,视频流媒体云游戏最大的机会在于在低端终端上玩高端游戏,为硬核玩家提供便利。
但硬核玩家大多挑剔且难以取悦,并且对技术缺陷很敏感。
目前视频流的体验距离主播的状态还相差甚远。虽然大家都声称5G将能够满足60帧/秒、4K分辨率的要求,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在2019年12月18日的“看2020财经峰会”上提到,全国5G网络覆盖还需要6到7年的时间,而目前无法覆盖的情况实现低延迟和高图像质量的同时将持续更长的时间。
5G云游戏产业联盟活动现场,海马云展位,5G条件下4K/60帧,会场只能做到/60帧,这已经是行业领先水平,网易云游戏平台目前只能做到4K 4G条件下/60帧 720p/30帧
虽然体验不好,但网费短期内不会下降。以中国联通为例,2019年11月实施的5G套餐为30G 129元。而30G对于玩云游戏来说还远远不够——在已推出的云游戏平台上玩游戏消耗7G/小时,而更高分辨率的4K游戏消耗超过20G/小时; 3A大作《荒野大镖客》通关时间约100小时,上网费约8600元。
上网费比主机贵。相比之下,2000多元的PS4岂不是更实惠?
云小游戏进一步提升轻量级点击即玩场景的游戏品质和可玩性,瞄准更注重便捷性的普罗大众;他们更快接受的可能是“王者荣耀小游戏版”。
目前,对于玩家来说,手游主要分为需要下载的App游戏和嵌入微信等App平台、可以立即玩的“小游戏”。小游戏是轻量级H5游戏的表现形式;移动端较大的H5游戏被打包成App形式。
从体验上来说,关键的区别在于是否下载应用程序。
过去,需要在下载便利性和游戏质量之间进行权衡。
4G时代,不同平台将需要轻量级的加载包。一是保证短时间加载的用户体验,二是方便平台管控——比如微信小游戏安装包要求不超过12MB,百度、字节跳动要求不超过12MB。 8MB。
像《王者荣耀》、《吃鸡》这样的游戏,玩法简单,社交性强,天然兼容巨型移动社交平台。然而,它们太大了——《王者荣耀》和《和平精英》都有3.9GB。 ——无法嵌入到App中。
在5G的支持下,将部分计算置于云端的升级版“云小游戏”,在保持点击、玩的便利性的同时,增加了小游戏的体积——相应的画质体验和游戏复杂度。皆可崛起。
这是因为5G传输速度为10GB/秒,4G条件为/秒。当速度提升一百倍时,小游戏因加载包过大而加载过慢的体验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高速网络直接解决了小游戏包体的加载问题,几百MB的包体可以瞬间加载。5G普及后,本地包的大小限制可能不是大问题。”李明说道。
在平台平衡管控问题的前提下,从业者期望微信、今日头条、百度等超级应用中的小游戏容量能够从目前的10MB左右增加到更大的尺寸。
阿拉丁在2020年1月发布的《2019-2020年小程序互联网发展白皮书》中也提到,随着5G商用进程的加快,未来云游戏在小游戏领域的应用“将打破传统游戏的限制”。迷你游戏代码包”、硬件限制”。
更多精美、重量级的内容可以通过点击即玩的小游戏的形式展现。
游戏格式的变化带来的游戏简化将使本地玩家数量增加一倍。例如,客户端游戏LOL(DOTA的简化版)2019年日活跃用户数为800万(来源:Riot数据),超过前十名游戏的总和; 《英雄联盟》简化版手游《王者荣耀》2017年日活跃用户已达5000万。
小游戏本来门槛不高,但在5G、云计算的支持下,其内容种类和可玩性都会增加,更容易让大众接受。
这意味着云游戏很可能成为5G出现后第一个渗透大众的云游戏形式。
4.世界长期受App之苦
我们来看看此时此刻产业链上下游的动向。
从产业链利益分布来看,新云游戏的粉丝群体有两类——巨头和过去不掌控游戏渠道的中小游戏厂商。
以2018年Q1为例,中国iOS用户在App上的花费总计224亿元,其中手游App作为抢钱大户,占据了79%的收入——其中30%将流向苹果。口袋;而应用商店(华为、小米等)则收取高达50%的佣金。鹅毛过度拔毛,渠道厂商“不劳而获”,控制了行业大量利润。
一方面,B端长期受App困扰,另一方面,C端不再下载App。
互联网下半场,应用程序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获客成本较高,搜索或首页推荐等被动曝光带来的流量很小。游戏应用烧钱也活不下去。移动数据分析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移动应用下载量为22.6亿次,较2017年下降11.2%。
虽然依赖超级应用的小游戏很难避免依赖别人的情况,但它们的玩法更多,营销更主动——微信日活跃用户超过10亿,是一个巨大的流量池,而社交微信、QQ等软件依然拥有强大的关系链,通过朋友圈、朋友圈分享等主动曝光触达受众。
小游戏的另一个属性“点击打开用户”也使得其运营成本更低。后台可以统计点击位置、退出位置、留存时间和操作,根据用户数据,可以更精准地吸引新用户并激活(取决于巨头的开放程度),因此购买转化率体积更大,成本更低。
从几十万游戏开发者的角度来看,小游戏确实比较友好。
对于巨头来说,押注小游戏与视频流云游戏一样具有战略意义。
微信于2017年迎来小游戏时代,百度于2018年底入局,抖音于2019年2月19日推出首款小游戏,阿里巴巴、新浪也在2019年推出了小游戏。
小游戏的上架和下架需要平台审核,对于巨头来说更可控;而且,巨头可以利用小游戏来实现“内容弹出但用户不跳出”,即增加原有应用的粘性,而不是鼓励用户下载其他应用。
超级应用争夺用户时间
当然,新的巨头渠道出现后,仍然会存在佣金垄断的问题。
但腾讯有朋友链、QQ用户信任度高、字节跳动有大资源、百度有更强技术——至少在短期内,这些巨头可以为游戏发行渠道提供更多选择。而且,在整体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各家公司针对游戏开发商的优惠政策也不少。
字节跳动小游戏佣金模式,2019年2月
现在,虽然还属于少数,但一些开发云游戏的公司也开始升温。
引擎公司表示,正在低调布局H5和小游戏的5G云游戏引擎,将在时机成熟时开放云引擎API,让开发者通过云引擎API的计算能力。
同为引擎公司的雅奇软件也在寻找小游戏与云游戏的结合。他们认为,小游戏的性能和内容存在瓶颈,但当游戏引擎在云端运行时,新的商业模式就会出现。目前,雅奇软件已投入团队1/3在云游戏,1/3在小游戏。 CEO王哲在2019年12月16日的云游戏产业联盟大会上表示:“如果我们弄清楚怎么做,我们2020年就会加大投入。”
5、继承4G,启动5G
当然,“云游戏”仍处于早期阶段,与其他云游戏一样,其落地也存在问题。
首先,市场规模存疑。
前腾讯游戏平台产品经理、现任创始人刘建松认为,小游戏目前不可能爆发:“规模不大,现在整个小游戏的日活跃度只有几千万;抖音上数亿数量级,无法相比。”
其次,技术路径仍存在不确定性。
孟洋认为,小游戏的JS计算能否放到云端“有点不确定”。从技术上来说,5G商用后就可以实现。 “苹果不允许动态修改内存,这也带来了风险。JS计算放在云端。”可能不会被批准。这取决于苹果的政策。”
已经投入云霄游戏引擎开发的李明也坦言目前还处于研发阶段,最终的形式很难预测。
更关键的不确定性是能否形成生态。
无数人想押注5G时代的抖音。与电影电视剧的缓慢节奏和直播内容的不可控相比,抖音可以在15秒内直接击中人们的“亮点”,并且可以快速切换。这些都是能够渗透大众的重要因素,也是小游戏的天然属性。
保持兴奋和快速切换最重要的保证是“内容”,内容丰富、体量大。
因此,以上所有讨论,包括服务器、芯片、服务平台、大屏、VR、云游戏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发展,最终都需要考虑是否能够带动游戏产业内容的繁荣?毕竟玩家永远只会追随“好游戏”。
目前,小游戏由于加载包的限制,无法像重度游戏一样使用,游戏生态还不够健全,但这也使得开发成本和周期更加友好; 5G之后,或许游戏类型会变得多样、丰富。
总之,在5G普及之前,薛定谔的盒子还没有打开,一切都是未知的。
视频流云游戏可能是5G的重要应用,也将带来游戏行业从PC到移动的重大变革,但前面的路还很长;更早向公众介绍的可能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云。迷你游戏。
革命虽好,改革却在先。
当然,做大还是做第一是另一个决定。
结尾。
|以前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