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官网公告,9月11日至9月17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副秘书长王素贞代表协会约谈了7家相关单位负责人。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采访中,通报了相关会员单位举报核实的主要违规行为,指出入网审核存在违规行为、未有效履行检查义务、交易不充分等问题。网络特约商户管理中的监控。我们针对风险漏洞等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内控合规管理、规范特约商户进网审核、加强交易监控、加大检查力度等自律管理要求。
中国支付网创始人刘刚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网络支付接口盗用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一是商户入网时支付机构审核不规范。二是商户的例行检查”入网后的交易监控不完善,给不法商家有机可乘。”
王素珍强调,协会将继续按照相关制度要求,跟踪了解被约谈单位的整改情况;对多次自律处罚仍未整改、影响行业利益的机构,协会将酌情公开曝光并点名。对于举报涉及行政处罚的案件,将按规定移送中央银行处理,对举报涉嫌违法犯罪的案件,将按规定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刘刚向记者补充道,“上述盗款接口被约谈的主要原因是用户投诉量大。目前支付行业的投诉由央行授权的支付清算协会具体处理。”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这并不是协会第一次就特约商户挪用网络支付接口问题约谈会员单位。
7月24日,协会发布公告称,7月17日至7月23日,针对2019年上半年举报调查中特约商户盗用网络支付接口、不配合协会举报调查等问题,分别。采访了8个相关单位的负责人。
截至目前,协会因特约商户盗用网络支付接口问题,已约谈了15家会员单位。但值得注意的是,协会的两份通报中,均未透露接受约谈的会员单位名称。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目前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会员单位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特许支付清算组织、银行、财务公司、非银行支付机构及相关机构。其中,银行会员150家,非银行支付机构会员232家。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显示,目前拥有支付牌照的非银行支付机构有237家。大部分拥有支付牌照的企业已经是支付协会会员,只有5家企业尚未加入。
“因盗用网络支付接口而被约谈的商户很可能是非银行支付机构,因为大多数其他类型的会员单位没有这项业务。”刘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