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家支付机构因特约商户挪用网络支付接口问题被约谈,协会提出多项自律管理要求

2024-10-19
来源:网络整理

近日,9家支付机构因特约商户盗用网络支付接口问题,被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约谈。协会副秘书长王素珍要求进一步加强内控合规管理,规范特约商户进网审核,强化交易监控,加大检查力度。四是自律管理要求。同时她还表示,协会将继续采取跟踪督办、走访调查、集体约谈等多种措施,进一步提升行业自律效果。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协会举报中心查处属实的举报中,特约商户非法盗用支付接口的举报就有1000多起,涉及金额收单机构37家,特约商户362家。

特约商户管理存在风险漏洞

10月16日至18日,王素贞就2018年上半年特约商户挪用网络支付接口问题约谈了9家支付机构。合规部门负责人参加。对于这次采访。

采访中,王素珍通报了相关支付机构举报核实的主要违规情况,指出其对网络特约商户管理存在入网审核不规范、未有效履行检查义务、交易监控不到位等风险漏洞。 。

清算协会举报支付机构有案例吗_支付清算协会举报有用吗_支付清算协会 举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明确提出了对特约商户的管理要求。其中,第七条规定:“收单机构拓展特约商户应当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原则,确保其拓展的特约商户是依法设立、从事合法经营活动的商户,并承担以下责任:特约商户收单业务管理。 》;第二十条、第二十二条要求,“收单机构应当建立特约商户检查制度,明确检查频率、检查内容、检查记录等管理要求,落实对网上特约商户的检查责任。应采取有效的检查措施和技术手段,检查其业务内容和交易状况。”“收单机构应当建立收单交易风险监控系统,及时核实可疑交易并采取有效措施。”

有支付行业人士告诉记者,特约商户管理不严,对于支付公司来说会影响公司收入。在严格的监管政策环境下,会造成比较大的合规问题,轻则被罚款,重则被罚款。停止非法经营,严重者吊销相关执照、许可证,退出市场;对于国家而言,将严重影响相关监管部门对网络犯罪的监管,减少对互联网金融、投资理财等较为敏感行业的控制,扰乱市场环境,甚至可能影响税收。

一位支付公司经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你的商家”(KYC)是一项基本要求,也是风控工作的基础。对特约商户管理不严,可能会因接入非法商户而导致资金损失。和监管处罚。同时,还可能面临声誉风险,导致用户对支付机构产生不信任。此外,王素珍还对被约谈机构提出四点自律管理要求,包括进一步加强内控合规管理、规范特约商户上网审核、加强交易监控、加大检查力度等;同时要求相关机构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投入,妥善处理客户投诉,最大限度满足客户合法合理需求,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她还表示,协会将继续按照《支付结算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及相关制度要求,采取跟踪督办、走访调查、集体约谈等多种措施,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的效果;对不整改或影响行业利益的机构,协会将酌情予以公开曝光或公开谴责。涉及行政处罚的举报案件将按规定移送中国人民银行处理。举报涉嫌违法犯罪的案件,将按照规定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