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南京分行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人民银行总行工作部署,围绕“政策传导、联防联控、科技攻关”五个重点“赋能、自律共管、宣传引导”降低账户风险管理责任,持续推进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新发违法犯罪,取得良好成效。截至目前,已向公安机关移送线索1000余条,配合公安部门成功破获电信诈骗案件730余起。
一是聚焦“政策传导”,细化账户管理要求。公安部会同江苏省公安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法人银行结算账户管理防范和打击通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通知》(南银办[2020]34号) ),创新推行企业开户基本责任告知制度,明确了首开公司业务开立和动态审核要求,强化账户业务全流程管控。自2020年5月6日起,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在省内银行开立基本存款账户时,银行将书面告知开户申请人有关租赁、借贷等违法行为的法律法规、销售单位银行结算账户。责任和纪律后果。通报制度实施首日,全省新开业企业共签署《通报函》3600余份,有效增强了企业防范通信网络新型犯罪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二是以“联防联控”为重点,加强账户处置筛查。完善“警联联防联控”机制,推动企业注册地址真实性核查、涉案账户名单及关联企业等数据共享,实现对风险企业和账户的精准筛查和防范;会同公安机关探索涉案账户及相关公司账户的处置程序、账户管控措施和申诉渠道,提高办案效率,妥善化解纠纷。利用“省级联合整治办公室”工作机制,建立“公安机关提供名单、人民银行排查信息、银行机构精准防控”的涉案账户处置模式,实现联防联控。管控和风险信息共享,切断非法资金交易渠道。利用“涉企信息共享”机制推进防控关口,各地公安机关积极与行政审批、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沟通,加强企业登记、市场监管等前置工作,并探索创业的黑名单和灰名单。系统。
三是聚焦“科技赋能”,精准实施风险评估。综合运用“江苏省政府、银行、电子通系统”,实现公安部门涉案账户和市场监管部门企业注册信息共享。利用系统比对功能,建立关联公司筛查模型,对涉案账户及关联公司进行风险筛查。同时,对涉案账户开户银行、公司注册地、公司法定代表人居住地等集中共同特征进行了梳理。借助系统10类风险监控模型,系统比对公司注册、纳税等信息,筛选出可疑特征明显的公司账户,并转至辖内银行机构进一步进行真实性验证。
四是以“自律共管”为重点,创新账户管理方式。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账户管理自律机制,定期组织召开会员单位账户管理和风险排查联席会议,并会同公安部门制定分类联动处理措施。南通中心分行探索建立辖内《账户管理工作指引》,对开户审核、账户使用、账户变更与注销、信息共享与处置等账户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形成相对统一的账户管理工作指引。辖区内风险控制防线。宿迁中心支行试点对企业基本存款账户开户尽职调查实行分类管理,并根据涉案账户银行集中度实行“100%上门、不低于80%上门” ,不少于50%上门,并继续执行《内部制度》四级开户尽职要求。
五是以“宣传引导”为重点,净化支付服务环境。及时收集辖区内银行、公安等单位发现、截获、破获的风险事件和案件,运用《支付结算业务风险提示》、《防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典型案例》 、《江苏省注销企业账户许可证典型案例》等表格。目前已整理下发账户风险情况案例50余起,风险提示20余条。会同省公安厅、省委网信办等部门开展打击新型通信网络违法犯罪宣传,指导江苏省支付清算服务协会开展知识竞赛和安全宣传。运用账户管理自律联席会议、打击通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联席会议等机制,依托基层银行网点、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点、社区学校等阵地,开展支付安全教育和培训。集中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活动。
下一步,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将继续做好银行账户管理工作,持续完善企业银行账户事中事后管理,完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会同公安部门有效查处新发电信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及其他违法行为。做好防控工作,有效震慑相关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