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0月12日消息,《电子商务报》获悉,最新发布的学术研究表明,移动支付可以降低恩格尔系数,促进居民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尤其是对农村地区的消费影响更大。
据悉,该学术结论由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和蚂蚁金服联合发起金融集团研究院.开放研究计划”发表。
该研究牵头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尹志超指出,2013年至201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这一时期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而恩格尔系数下降,消费水平上升。但有很强的相关性吗?还需要实证研究。

最新数据分析显示,移动支付可拉动中国家庭消费增长16.01%;同时,消费结构发生显着变化,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比重)降低1.65%,教育、文化、娱乐等开发性消费大幅增长。 。
在农村等偏远地区,移动支付影响更大:分析结果显示,移动支付拉动农村消费22.10%,拉动城市消费12.79%;农村恩格尔系数下降2.28%,城市恩格尔系数下降1.20%。也就是说,移动支付对于提高农户消费水平、改善消费结构的作用更加明显。
尹志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移动支付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降低了线下交易成本,带来了消费便利。
据《电商报》报道,经济学中常用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总支出占个人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反映地区和家庭的富裕程度。恩格尔系数越低,即用于食品和其他必需品的支出比例越低,该地区和家庭就越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