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新硬件创投持续升温,健康家居主线新品爆发但同质化严重

2024-10-26
来源:网络整理

延续2013年创投热潮,2014年新硬件持续升温。围绕健康、智能家居两大主线,新品数量持续增长,但同质化严重;大大小小的巨头不断布局,平台崛起。相比之下,小而美的单品却很少。资本市场持续关注新硬件。虽然天使轮泡沫明显,但从A轮开始投资变得更加理性,获得大额融资的初创公司数量有限。智能安防需求迫切,无人机受资本青睐,智能交通工具成亮点,儿童玩具和教育大有“钱”前景。

1、聚焦健康家居,新五金新产品数量爆发,但同质化竞争严重。

苹果推广和Fit,三星推广SDK和家庭自动化平台。在推动自己的协议和标准的同时,巨头们还定义了智能硬件的两大分支: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

前者注重健康,后者注重家居,共同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可穿戴设备收集人体数据,量身定制并提供个性化的健康计划,甚至可以提前预测我们的出生、衰老、疾病和死亡。后者不断学习我们的生活习惯,主动思考,最终“感性地、默默地”关心我们的日常生活。

2014年,围绕这一宏伟蓝图,一大批初创公司诞生,推出自己的“新产品”,新产品数量呈爆炸式增长。但原有新品类增加并不明显。新品仍集中在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插座、智能开关、智能体重秤、空气净化器、远程控制中心、智能摄像头等品类。同质化竞争严重。最后,价格战往往会开始。

2、新硬件采集的数据不准确,云计算缺失,后续个性化服务难以落地。

新硬件的硬件是外壳。真正重要的是其背后连接的网络以及由此产生的服务。以Nest为例。诚然,它的硬件设计出色,是区别于同类产品最直观的亮点。然而,这只是一个奖励。真正有价值的是通过实时在线网络和传感器捕获的海量数据。 ,并通过智能学习后为用户提供温度调节服务。 ,或者,也许前期会从硬件的设计和外观上获取利润,但从长远来看,软件和服务才是真正有待挖掘的潜力。因此,未来几年新硬件爆发的基础将是云服务。小米花了10亿美元换来一张门票。

但目前的新硬件在数据采集、数据挖掘、数据挖掘方面存在不足,最终导致产品没有决策能力。每一件新硬件都会给用户增加无形的负担。

目前做新硬件的企业有两类:硬件厂商有产品研发能力、供应链管理优势、销售渠道积累;硬件厂商有产品研发能力、供应链管理优势、销售渠道积累;互联网公司精通用户心理,有用户和流量,有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总之,前者有产品,后者有云。产品代表触达用户的机会,云代表提供个性化智能服务的潜力。两者缺一不可。小米正式宣布12.66亿元投资美的集团只是一个开始。 2015年,双方的合作将更加紧密。

3、大小巨头持续布局

新硬件是下一个趋势,自然也是巨头眼中的热门话题。新硬件布局之战从去年一直蔓延到2014年。这一年,巨头们采取了“投资+自研”双管齐下的方式,要么自己开发新产品,要么升级自主产品,要么投资各个领域。

以MIUI为中心,以小米手机为基础,小米推出了智能路由器、智能电视、智能手环、智能灯泡、智能插座、智能相机、智能遥控中心、空气净化器等产品。与美的合作,战略投资25家小米公司。作为一家生态链公司,硬件产品线已经比较齐全。论气势,他至少占据上风。

京东以超级App+渠道和分销为核心,集成芯片()和模块(),并辅以众筹、孵化、云技术。阿里:阿里走的路其实和京东有些相似。拥有超级App、渠道(淘宝、天猫)、分销()、芯片模块(青客)、众筹(淘宝众筹)、云技术(阿里云)、金融(支付宝)资源。

腾讯依然从人出发,以超级App(微信+QQ)为载体。 QQ会给每个设备一个QQ号码,利用QQ在信息和视频传输方面的优势,将QQ变成物联网的超级控制App。微信平台主打社交,希望将人与人之间的社交互动延伸到物联网领域。经过国家Wi-Fi团队的努力,很有可能在2015年发布新产品。

百度专注于数据和搜索。此前其在数据方面已与多个硬件项目合作,希望以云服务进军物联网领域,但目前尚未有有影响力的硬件产品。

360以动手产品起家,360儿童卫士卖得很热,但儿童定位手表只适合大公司的亲水硬件,无法成为颠覆性产品。

海尔在智能硬件方面确实做了很多动作,但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思路如何突破。美的与小米的合作,或将进一步推动海尔与阿里巴巴的合作。

魅族在战略布局上与小米最为相似。同类产品、TO的野心、线下渠道都是魅族的优势。不过,以魅族的体量,最终很难撼动这些巨头的地位。

4、平台太多,入口不断前移,单一产品明显不够。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已经证明了平台级产品的价值。在即将到来的物联网时代,“先下手为强,先发制人为王”的逻辑依然受到创投双方的青睐。除了巨头之外,擅长数据、设计等的公司也希望在前期打造出平台的雏形,以获得先发优势。机智云专注于为智能硬件提供后端云服务支持。想要发展物联网的友盟获得了经纬创投的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太火鸟利用众筹、众包的方式整合创意产品社区和电商服务,已获得近200万美元融资。它最近还获得了新的融资。同样擅长设计的一米也在转型孵化器,并于2014年获得数千万美元融资。

2015年的智能硬件平台可能不仅仅是设备,不仅仅是渠道,还有所谓的人脉和资本。也会有很多机会和创新点可以探索,比如人工智能相关的公司。还可以凭借自己的优势,提供一套完整的AI交互(类似于现在的UI)套件,这也可能会抢走一些市场份额。

入口也很引人注目。腕带、便携式Wi-Fi、路由器、插座和WiFi连接是智能家居的入口。巨头方面,京东(腾讯战略投资)于2014年与京东建立战略合作;阿里巴巴与青客建立合作,青客发布物联网操作系统MICO;百度战略投资无线通信开发商上海汉峰数千万元。小厂商仍在推出各种类型的手环、便携式Wi-Fi、路由器、插座产品。

与平台和入口的热度相比,小而美的单品较弱。目前来看,2014年还没有出现重量级、现象级的单品,销量依然是困扰硬件创业者的一大难题。

5.设计的因素和重要性增加

随着国内外消费者消费能力的增强,人们对设计因素的付费意愿增强。在新的硬件初创公司中,设计因素的重要性日益增加。被誉为最优雅的充电器,它成功众筹18.8万美元。设计师的地位提高了,因为创始人本身就是一名建筑师。

对设计的推崇不仅让设计师创业者走红,也催生了擅长设计的企业。太火鸟和一米均为孵化器运营企业,均已获得A轮融资。

6、泡沫主要出现在天使轮

新硬件仍然是2014年的热门投资话题,许多初创公司都获得了天使融资。但从A轮开始,投资变得更加理性。今年获得大笔融资的创业者寥寥无几。主要融资领域包括:

小米手环出货量突破百万,华米获得3500万美元B轮融资。

咕咚体育获得3000万美元融资,未来将专注于体育社交平台服务和软件开发。

第一波新硬件的赢家浮出水面:它完成了 2100 万美元的 B 轮融资,据称由腾讯和京东战略领投。

极米科技获得创东方、成都技术转移集团等机构合计1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这是今年国内硬件企业最大的A轮融资。

为了让计算机理解世界,格灵神通获得红杉资本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

瞄准海外运动市场的国内可穿戴设备团队Zepp获得1500万美元融资。

智能家居平台获得京东、奇虎360投资的1000万美元B轮融资。

支付宝淘宝众筹在哪里_支付淘宝宝众筹是真的吗_淘宝众筹

吉柔已获得联发科和KPCB数千万美元融资,用于开发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平台。

专注儿童健康的空气净化器“三爸爸”获得高榕资本1000万美元A轮融资。

虚拟现实头盔蚂蚁视觉获得红杉资本1000万美元A轮融资。

包括对智能设备屏蔽的老一代人,松鼠互联网智能相框获得1000万美元A轮融资。

非穿戴式睡眠监测硬件厂商 获戈壁投资2000万元A轮投资。

专注于运动私教的智能硬件MOOV获得高榕资本300万美元A轮投资。

连接虚拟与现实,专业动作捕捉技术提供商获得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

机智云专注于为智能硬件提供后端云服务支持。它想成为物联网的盟友,并已获得经纬创投数百万美元的A轮融资。

智能相机遥控器立志成为全球摄影科技时尚品牌,获得经纬创投数百万美元A轮投资。

凭借“智能家居语音入口”的理念, 已完成300万美元A轮融资,计划推出语音控制智能音箱。

智能家居终端/平台解决方案提供商Hard 获得高通A轮融资。

北京图曼百达科技有限公司获得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

7、智能安防急需,无人机受资本青睐,智能交通工具成亮点

随着第一代智能安防摄像头产品迭代窗口的到来以及收购带来的红利,智能安防成为新的亮点。除智能相机外,主打普通家庭的产品有丁丁、马托,主打家庭和小店市场的产品有格灵神通等。

巨头们非常喜欢无人机。亚马逊推出Air无人机物流计划,并已进入第9代产品的研发;它收购了无人机公司,最近还透露了秘密研发了两年的Wing无人机;以2000万美元收购英国无人机公司。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消费级民用无人机(多旋翼飞行器)也正在从小众爱好者的“玩具”转变为大众消费品。它们受到资本青睐,成为今年投融资的一大亮点。 Fei和Fei分别获得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

张向东的辞职引爆了智能自行车的概念和市场。觊觎智能自行车市场的有“三波势力”:他们是以产品思维和形态为主的互联网公司。上榜的知名企业有小米、百度、联想、乐视、索尼;其次还有以捷安特、美利达、喜德胜为首的传统自行车厂,想要利用互联网实现转型;第三,有初创公司。目前,中国“悄悄制造自行车”的数量已超过10辆。不过,当其他人都在关注自行车时,像踏板车这样的短途交通工具也有机会。

8、儿童玩具和教育大有“钱”前景

儿童教育的硬件应用在国外已经比较普遍,Osmo、Osmo等都是其中耳熟能详的名字。之所以用硬件(尤其是机器人)来教学可以有趣,不枯燥,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同时让孩子从原子的角度去理解一个世界的流程甚至运行逻辑。例如,组装机器人可以学习力学。原理,编程可以理解0和1的运算逻辑,甚至可以通过机器人编程来理解生物世界。这将是比填鸭式教学更好的方式,同时也能培养中国孩子更多的知识。创造力。 2015年,更多适合中国儿童教育的智能玩具将会出现。

回顾2014年,展望2015年,企业家们怎么说?

陈俊勇

运动市场开始升温,运动人数开始大幅增长。运动产品的用户数量和活跃度呈上升趋势,以咕咚、咕咚为代表。

2015年,体育市场将真正实现高增长,一些早期团队的市场培育工作将有效扩展到行业规模。体育智力和社区将是重要的主题。作为智能私教领域的代表产品,它将能够服务更多的初级运动用户。

麦凯李晓亮

2014年,各类智能硬件产品不断涌现,也是近年来整个行业增长最快的一年。然而,市场并没有爆发。主要表现在:虽然广大大众消费者已经开始接触智能硬件,但与传统硬件产品相比,智能硬件的市场认知度和销售规模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我们预计2015年智能硬件新产品将继续推出,速度不会放缓,但竞争将明显加剧。主要原因是巨头的进入,同时普罗大众对智能硬件的认知度将快速提升。 2015年,一些不成熟的智能硬件创业团队可能会逐渐消失,但拥有优秀产品和品牌的智能硬件团队将会迅速发展,其中一些团队可能具备在某些领域与巨头品牌竞争的实力。总而言之,2015年之后,创业团队的“聪明”红利将很快消失。

2014年也是智能硬件团队集中投资的一年。一大批优秀创业团队获得了风险投资的青睐。但与纯互联网创业项目相比,资本对创业项目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弱。对于创业团队来说,产品竞争、品牌竞争、供应链和渠道竞争显然是更重要的竞争维度。但尽管如此,2015年资本市场对行业的推动力仍不容小觑。与此同时,互联网巨头将继续加速行业整合和并购,打造自己的生态链。

环腾智能王浩

2014年,智能家居行业从单纯的声音,到Nest被巨额收购,火彻底被点燃。各路创业公司开始选择移动互联网之外的智能硬件,各路基金甚至开始成立专门看硬件的团队。硬件已成为下一代。在类似O2O概念的行业中,国内外各巨头也纷纷登场,开发智能硬件平台。 2014年底,小米投资美的,告诉大家智能家居时代真的要开始了……

2014年底,无论是欢腾、奥瑞博还是麦凯,作为第一批智能硬件企业,都开始推出自己的迭代产品。令人惊讶的一致选择不仅限于手机操作,还包括以场景为中心的产品设计。凸显出大家现在更加关注真实用户的需求,准备将智能家居推向更广阔的大众市场……这些都预示着15年注定是智能家居又一个大发展的一年。 。

2014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大家都在改变:创业者开始更多地思考智能硬件的本质,从聚集在一起开发App来控制硬件,逐渐发展到弱化App、让设备自动连接云端。通过智能硬件本身,自动化功能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创业不再是单打独斗。品牌之间的合作加强了,大家用开放协作的态度共同解决技术问题。利用云技术实现设备互联,加强产品之间的联动,优化产品的整体用户体验。大量创新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以及芯片模组成本的降低,使得智能硬件行业的进入门槛越来越低。传统手机巨头、传统家电巨头的加入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智能硬件行业的整体发展。

智慧云皇卓

2015年将迎来智能硬件新高潮。随着软硬件技术逐渐成熟、成本降低、开发周期缩短,将会出现越来越多优秀的智能硬件产品。互联网和家电企业将更加积极地发展物联网。随着智能硬件产品产生的数据量增加,基于智能硬件数据提供服务的公司将会出现。作为连接硬件和互联网的中间件,机智云希望为开发者提供更便捷的开发工具,并与大家共同探讨,共同推动物联网的发展。

诺伊腾戴若丽

所经营的动作捕捉行业在2014年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变化主要是的两次动作带来的。 2014年,诺腾将主线工业级产品价格调整至10万元。 9月,通过众筹推出了消费级动作捕捉设备。这两项举措给行业带来了巨大影响。行业内的几家竞争对手被迫转变思路,从竞争转向积极寻求合作,并被迫改变经营策略。

2014年,诺itom动作捕捉设备的销量超过了行业内所有其他品牌的销量总和,预计短期内将成为该领域的第一品牌。诺腾作为“自然输入设备”涉足的虚拟现实行业,经历了较大的发展和变化。这个行业可以说是今年最热门的行业之一。大量的大公司、小公司、个人随着资本市场的追捧开始关注这个行业。因为这个行业除了一两家龙头外,目前这个行业的所有企业都比较弱,对这个行业的了解并不深刻。目前还没有能够从这个行业赚钱的公司,所以这个行业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探索阶段。在这个探索阶段,大家还在追求技术方案,还远未到探索商业模式的时候。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没有必要向任何人解释什么是虚拟现实。无论是媒体、投资者,还是商业伙伴,都对这个新兴行业有一定的了解。

2015年,动作捕捉行业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由于低成本、易于使用的动作捕捉设备的出现,更多的小团队将开始使用动作捕捉技术,更多以前没有使用过动作捕捉技术的行业也将开始使用。这样的改变或许会给这个原本相对陌生的行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与此同时,这个行业中一些实力相对较弱的企业和品牌可能会开始大幅下滑甚至消亡。

预览:这是我们今年#氪星新肖#的第二篇行业总结文章。我们对今年在线教育行业的总结将于明天发布。欢迎大家登录氪星查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