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名引祸上身!尼爸遭斥责被砍成轻伤,奇葩昵称需谨慎

2024-10-27
来源:网络整理

“倪爸”多处被刺 诈骗“嫌疑人”获真刑

检察官提醒网友,选择一个好的微信名称。奇怪的昵称可能会带来麻烦。

如今,“微信”已成为公众交流、沟通、信息共享的主要平台。一个新颖独特的微信名称可能会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但一些另类、非主流的名称也可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近日,平川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两起“离奇”案件中,一名微信“尼巴”的当事人被对方轻伤,一名“微信该用户被锁定为犯罪嫌疑人”的当事人,因诈骗犯罪最终会受到惩罚。在此,检察官提醒网友,“微信名”作为虚拟身份码虽然没有太大的法律意义,但最好选择好自己的微信名,否则奇怪的昵称可能会带来麻烦。

「尼巴」被砍后被骂受轻伤

28岁的平川男子罗某酒后在微信群里聊天,看到微信上有一个名叫“尼巴”的人。这个人怎么这么不讲道理呢?这个父亲是为了谁?罗本来心情不好,但在酒精的作用下,他开始骂“尼巴”。而“尼巴”也是针锋相对。经过几轮言语争执,互不相识的两个人都充满了愤怒。他们心里很不爽,竟然见面就是为了互相教训!

一个小时后,微信“尼巴”的用户吕某持砍刀从白银靖远赶往平川,找到了罗某的住处。罗也拿着菜刀出去了。两方见面后,各有各的意见不合,更是嫉妒和感动。最终,罗的左手手指被割伤,卢的身体多处被割伤。经鉴定,卢某的伤势构成轻伤。经平川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罗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

“犯罪嫌疑人”一言惩处

法院审理的另一起案件则更为“离奇”。微信上名为“该用户被锁定为犯罪嫌疑人”的平川男子王某伙同他人,以租用被害人老张的装载机进行土方作业为名,与老张签订了口头租赁合同,并欺骗了他。老张拥有一台装载机后,用它作为抵押,以高利贷向别人借了5万元,并逃离了该国。

老张随后向侦查机关提供了手机发送的“该用户被锁定为犯罪嫌疑人”的信息作为证据。看到这条信息后,20岁的王某终于承认自己欺骗了老张。据王先生介绍,这个奇怪的微信名是他女朋友帮他想出来的。本来只是一个玩笑,没想到竟然是预言,他真的成了嫌疑人。

经平川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王某最终因合同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6000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