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大河报记者 顾武民 记者 海涛文岐县委宣传部 图片由大河报社提供
图片
在齐和文明长久的涟漪中,在回望朝歌老街历史的突如其来的心跳中,在鹤壁新一轮振兴跨越中,齐县意气风发地砥砺前行,丰鹏前行,瞄准高质量发展驱动的深刻变革,酝酿成长......
“十三五”,齐县走过了不平凡的五年,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初步估计,“十三五”期间,全县GDP将以年均6.5%的速度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每年增长8.8%;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每年增长 8%......
一批重量级人物见证了齐县高质量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也为“十四五”规划开好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肩负发展的重托,秉持改革的勇气,肩负人民的期望。
县城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建设高质量福美王朝目标, 以创新策略解决一切困难,以实际行动开辟奋斗之路,团结带领全县乾部群众,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经济社会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先后获得全国食品工业强县、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全国电子商务农村综合示范县、省级文明县、省卫生县等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
“我们不仅要为决战脱贫攻坚战、全面致富而奋发猛攻,还要为未来五年的发展做周密科学的规划和部署,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结束,'十四五'规划开好局、好步。”县长马海鹏说。
新成绩 发展新高度 巩固高质量发展态势 经济运行稳中求进沧海沧桑
交错,真色负责。逆势而上,它的使命并不光彩。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不仅要高质量发展,更要高速赶超。今年以来,齐县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统筹推进复工复产,取得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抗疫期间,齐县顶住压力,迎难而上,组织最强工作力量,实施最严防措施,动员群众,坚持联防联控、群发防控、科学防控,全力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
在疫情发生深刻变化的第一刻,我们要及时按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启键”,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复工复产工作规划。
在合气产业集聚区,成立于2015年的中威化纤有限公司,经过5年的精耕细作,已成为全球第七家、也是国内唯一一家掌握安全气囊纱生产技术的民营企业,生产尼龙66色纱、尼龙66工业短纤维、 尼龙66、高强军用特种纤维等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目前,我们正在结合尼龙新材料产业上下游,以中威化纤为核心,建设产值超过100亿元的特种尼龙产业园,将为全省未来打造千亿级尼龙产业集群提供重要支撑。”“中威化纤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海涛说。河
南飞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同样位于和旗产业集聚区,通过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在地方转型后,小麦价值增长了5倍。
以食品加工和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为载体,齐县推动产业水平从低端走向高端,价值链从高成本、低效率走向创新、高附加值,交出了一份精彩的产业转型升级答卷。
经济要“稳”,建“压舱石”;要 “”,即 “big guy” 的布局;要 “turn” ,请启动 “”。齐县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着力打通高质量发展的“两个脉搏”。
特别是今年以来,齐县牢牢把握发展关键要素,实现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开放吸引投资取得显著成效。大力实施产业链投资、网络密集投资、闲置资源投资、商业投资,签约年产20万吨深圳理工真空玻璃及生物基新材料等27个项目、总投资115.2亿元的项目,以及邦威特种纺织生产基地、固安人参粉深加工等21个项目,总投资107.85亿元。截至9月底,预计外资到位49.3亿元,实际吸纳外资1万美元。
——项目建设屡战高潮。先后组织了3次集中项目启动活动,年产10万吨抗震支架项目美得雅昌等50个项目开工建设,年产3000万米环保牛仔布22个项目建成投产。规划“十四五”重点项目259项,总投资1521亿元,发展后劲增强。4月28日,他代表鹤壁市对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表示欢迎,被评为全省首批15个践行县级治理“三提升”示范县(市)之一。

--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积极推动创建民营经济“两个健康”示范县,出台《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形成“1+N”政策体系,全力保护土地、资金、就业等各类要素, 支持企业加快发展。
―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围绕创建云蒙山 5A 和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大力推动旅游业发展。云蒙山5A景观评价报告完成审核并报省文化和旅游厅,入口服务区主体建筑和辅楼北侧竣工投入使用,全域一旅游集散中心主体工程竣工,采星平台东扩工程加快推进, 并完成了总投资 2.5 亿元的三条景观大道的规划设计。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肇壮成功打造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灵山镇被评为河南省第一批“美丽小镇”,黄东乡被评为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大石岩村被评为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今年5月,齐县被授予“河南省第一批省级全域一旅游示范区”荣誉称号。11月2日,全省旅游扶贫推进会在凉水泉召开。
2020年,预计全县将接待游客516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8390万元。大力发展电商,依托京东等新媒体电商平台,开展县令直播活动,建设3个电商直播基地,培育“七合三真厂”《这就是潮歌》抖音直播等淘宝直播间16个,日成交量超过3万单。《河南省扶贫动态》和《河南省电子商务扶贫》专刊报道了齐县电子商务扶贫的经验和做法。
前三季度,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经济发展乘风破浪前行,家庭基础更加厚实,发展更加高质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交出了给齐县的一份沉重的答卷。
新路径 点燃发展新希望 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全面实现小康
“如今,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这个村子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回到家乡创业,大家在家门口都能赚钱,更何况它有多美。”说起村里的变化,王店村黄东乡党支部书记刘金宝滔滔不绝。
这
王店村的变化,是齐县在党建引领下凝聚力、凝心聚力推进脱贫攻坚的生动写照。
全力以赴去打仗,在实践中做到,全力谱写脱贫攻坚新篇章。
无论你是否富裕,关键取决于你的同胞。
该县始终把扶贫作为重中之重和第一民生工程,集中全县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打完最后一战。一是要攻坚攻坚,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密切关注剩余414户和813户贫困户,聚焦“两忧三保”,因所长所需,精准施策,统筹各类资源,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截至目前,全县27个贫困村全部脱贫,4774户贫困户全部脱贫。二是要把握持续、高标准、高效的援助。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加工、特色种植养殖、光伏发电、电子商务”五大类扶贫产业,促进贫困人口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全县贫困户产业配套覆盖率达到100%。积极抓消费扶贫,全年完成消费扶贫销售额1300余元。建立健全防止返贫机制,及时将已登记的贫困户、扶贫监测户、有返贫风险的边缘户纳入管理体系,并实时进行动态监测,持续提升扶贫质量。
民生温暖,人民更加幸福。多年来,齐县坚持以民生为中心,促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民生财政支出得到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保障不断加强,反黑恶专项斗争不断深入推进,统筹协调反邪教和安全生产总体工作。
新活力演绎新发展动能——优化高质量发展布局,统筹联动城乡建设与管理
“在潮歌老街,每一座老房子都浸泡在岁月的味道中,每条小巷都通向历史的记忆。”作家王建兵在《老街不老,歌永远新》一文中描述了七县朝歌的老街。今天,这个承载着当地人记忆的街区已经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来到潮歌老街,古色古香、古色古香的街景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参观。在他们身后,李家大院、人民大剧院、供销社旧址等历史建筑都得到了修复。
处理重大事件清晰可决,大势顺畅,前景光明。
县域以全省百市建设提质工程试点县城建设为契机,深入挖掘古城资源,先后承建了朝歌老街一期、齐水河“一江五园”等多项工程。 卫国古城遗址公园、文昌阁修复工程,融入文化元素,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定位清晰,道路也越来越清晰。
在城市创建方面,全面贯彻落实市委部署要求,统筹推进创建文明城市、健康城市、生态城市、花园城市、食品安全城市、治安城市、双拥城市,持续贯彻“路长制”,扎实开展全市“六文明”活动和五项专项推进行动。 在对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县提名城市的实地考察中,得到了省级评价组的充分肯定。
城市建设方面,齐河路南延、永大路南延已完成通过,红旗路等4条道路完成升级改造,云蒙大道等6条道路完成立面改造,西三路等3条后街小巷完成整顿升级改造, 玉虹湿地公园、护城河治理工程等一批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潮歌老街二期、卫国古城遗址公园二期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继续实施城市绿化改善行动,城市道路绿化率达到95.7%,绿化率达到32.6%,城市功能日益改善,城市面貌得到显著改善。
在乡村振兴方面,全力稳定粮食生产,总投资4800万元,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3万亩,粮食总产量30.86万吨,已连续四年稳定在28万吨以上。深入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新培育特色种植、养殖、光伏、旅游等特色经济村20余个,乡镇主导产业已清晰显现。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打造村村公交“城乡公交+专线客运”的“升级版”,被确定为全省万村公交质量提升工程示范县。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县166个村(社区)全部成立集体经济组织,招庄入选外来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示范园区。
布局有序,秋天稳固。展望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不忘初心,稳步深远的进步后再出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以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脚踏实地,胜利前行,“关官关井”“开门”,全力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努力为在新时代谱写中原更加辉煌的篇章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展望“十四五”规划,县委书记王海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