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3日电(黄胜)近日,美国、欧盟、英国和加拿大发表联合声明,宣布禁止俄罗斯几大银行使用国际结算系统,引发全球关注。国际结算体系到底是什么?在国际金融领域发挥什么作用?
即for,是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的缩写。全球银行间金融电信协会成立于1973年,总部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其主要功能是在全球银行系统之间传输结算信息。
国际结算系统是由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管理的高安全性网络,为世界各地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和企业提供金融信息传输服务。不同国家的金融机构通过国际结算系统与同行交换信息,完成跨境金融交易。除此之外,它还向金融机构销售软件和服务。公众在向境外汇款时普遍会接触到国际结算系统。不同的地区和银行有自己的代码。
“例如,某个国家的用户通过国内银行向美国当地银行账户转账一笔资金,从表面上看,该用户的国内银行账户缺少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而用户的国内银行账户缺少一笔国内货币,但在两国银行之间进行跨境汇款和汇款过程中必须有一个“通道”来传递这个信号。 ”是全球支付系统,这是目前全球最通用的支付系统。”一位银行工作人员告诉人民日报财经,各国金融机构的金融标准存在差异。境内金融机构与境外金融机构进行交易时,需要一个公认的、标准化的“中转站”。“国际结算系统相当于一个‘中转站’,为金融机构提供标准化的跨境支付结算信息服务。”体制内。
网站信息显示,目前全球已有超过个会员通过代码与国际结算系统相连,形成标准化的互操作性。 2021年,每天通过国际结算系统发送的消息超过4200万条。这些信息的背后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大型企业的国际贸易数据。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锡军告诉人民网财经,不仅是欧美发达国家的银行,还有很多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从事跨境结算的企业也已接入国际结算体系。当金融机构使用美元这一国际货币进行跨境支付结算时,就需要依赖这个系统。在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下,国际结算体系覆盖的国家和地区成员数量、金融机构数量和数据量短期内难以被其他双边或多边结算体系取代。数字货币及其底层技术也被认为是新的探索,但距离真正取代国际结算体系还很遥远。
“如果一个金融机构被禁止使用国际结算系统,那么该金融机构可能会被切断与全球银行间市场的联系。如果某个国家的金融机构被禁止使用国际结算系统,则意味着该金融机构将被禁止使用国际结算系统。” “这个国家的机构将很难与国际结算体系内的各国金融机构进行跨境资金转移,这可能会影响该国的全球资本流动和贸易发展。”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道。复旦大学金融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指出,此次欧美主要国家只是将部分而非全部俄罗斯银行排除在国际结算体系之外,可能是为了保留一些欧盟的支付渠道。此外,俄罗斯还开发了本地版本的金融信息传输系统,但其目前的作用有待改进。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认为,国际结算体系并未“卡壳”,无需过度解读。未纳入国际结算体系并不意味着国际跨境交易完全停止。目前存在不同目的的双边和多边国际结算系统,例如单一欧元支付区(SEPA)和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跨境金融服务。参加双边或多边国际结算体系的国家可以利用本国的国际支付系统进行银行间市场交易。 “但建设双边、多边国际结算体系的成本较高,且国际结算体系已有数十年的运行历史,在国际市场上认可度较高,占据优势地位。”曹和平表示,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近年来,随着光纤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数字终端支付也成为跨境支付的方式之一,带来更多探索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