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互联网观察家,长期致力于中国互联网行业和企业研究。
近日,微信宣布推出“刷手掌支付”,用户可以通过刷手掌在北京乘坐地铁。
消息传开,众人纷纷关注。随后,汉王科技()涨停。 ——嗯,这是一个中国特色的股市迷因,非散户投资者很难理解。
这是一个简单的介绍,说明如何用手掌付款。顾名思义,棕榈付款意味着用户将手掌抬高,并将其扫描接近(无需接触)设备的棕榈印刷识别区域以完成身份验证甚至消费者付款。
棕榈支付主要使用两种技术,一种是棕榈识别技术,另一种是棕榈静脉识别技术。棕榈印花是每个人所独有的,棕榈静脉是棕榈的皮下静脉组织血管。它们是人体固有的生理特征,不会磨损。这表明,滑动手掌背后的身份特征不能被伪造或被盗,这是一种相对安全的生物识别支付方法。
在早期,棕榈付款/手掌验证是好莱坞电影中的一个普遍科幻场景,但近年来它逐渐成为现实。
在2021年底,腾讯获得了“扫描设备和支付设备”的专利授权。专利摘要表明,该组件包括用于识别身份信息的摄像头,并且身份信息至少包括两种类型的QR码信息,棕榈印刷信息和棕榈静脉信息。 2023年5月,腾讯开始了棕榈付款,开始了大规模应用棕榈付款的旅程。
巧合的是,最近还在相关领域启动了研发和布局。天眼查App显示,支付宝申请的“掌纹识别装置”外观专利已获得授权。
这段时间,很多媒体朋友来找我讨论掌纹支付。我简单总结了几点。
与传统支付方式相比,“刷卡支付”具有以下优势。
1.更安全。首先,手掌静脉需要采集人体手掌内部静脉信息。此类数据极难窃取和传播。隐私性更强,使用更安全。其次,手掌静脉要“活体检测”,现场可验证人,避免“拍照刷脸识别取快递”的风险。
2、更稳定。指纹支付有时会因手指脱皮、受伤等原因导致识别不准确。人脸识别有时会因佩戴帽子、首饰等原因导致识别不准确。作为人体的一个生理特征,掌静脉隐藏在手掌的皮下。稳定,不会磨损,使用更稳定。
3.非接触式。手掌静脉验证不需要接触设备,这对于防止疫情传播很重要。
4、更方便。您不必担心记住各种密码。第一次使用时需要输入掌纹特征,非常方便。
简而言之,棕榈静脉具有面部识别风格的非接触式验证,传统复杂密码的安全性以及超过指纹支付的稳定性的优势。
目前业界对掌静脉的认识大多集中在支付领域。这是因为作为行业巨头的腾讯()以“刷手掌乘坐地铁”为基础推出相关服务。
但是,棕榈静脉识别技术不仅可以用于付款,而且还可以用于门锁入口,办公室出勤,现场景点进入,入住安全检查,社会保障管理和许多其他情况。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手掌静脉识别技术可以用于手机解锁/支付。
以汉王科技为例,作为国内最早研发掌静脉掌纹识别技术的公司之一。汉王科技走了一条与腾讯完全不同的路线。汉王不做支付,主要推广身份验证,并将其产品应用于企业考勤/打卡。
根据的计划, PV10在处理人口稠密的企业,公园,工厂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它可以适应各种情况,例如访问控制,出勤,门传感器和出口交换机。它可以广泛用于办公楼,购物中心,酒店,学校,风景秀丽的地方,银行,医院和其他地方,以满足各种使用需求。
我们再以迈伦为例。迈伦的重点是城市安全管理。迈伦认为,传统的身份识别已经无力满足大流量、高精度的社会基础设施级安全实名认证的需求。
为此,迈兰聚焦全掌静脉微特征识别,在亿级大流量应用场景下实现超高精度0.3秒闪现识别,满足“一对一精准真实识别”的迫切需求。城市智能安防管理中的“实名认证”。 。同时,结合大数据技术,用科技编织安全网,拧紧社会治理的“安全阀”。
在此期间,腾讯、阿里巴巴相继入市,资本市场也准备向掌上支付概念股进发。不过,我们也需要给掌上支付泼冷水,警惕行业发展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
首先,技术的稳定性还有待验证。前面我们提到了刷卡支付的四大优势。这四大优势都是建立在产品能够稳定发挥的前提下的。比如降龙十八掌功法,在各个方面都比罗汉拳更有优势。 Qiao Feng,Guo Jing,Hong气功等练习了18条龙的征服手掌,并已成为该行业的一线大师。反观《倚天屠龙记》中的石火龙帮帮主,也修炼了降龙十八掌,但最终却因为资质不佳而落得残废的下场。
因此,刷卡支付从各方面来看是好的,但如果在执行和应用层面出现问题,就会造成用户隐私的泄露和财产损失。比如掌上支付,如果背后的系统被不法分子利用,会不会导致用户的钱在无人察觉的情况下被转走?例如,如果将用户手掌和静脉数据存储的服务器遭到损害,是否会泄漏用户的敏感信息?尽管尚未发生这些问题,但必须防止它们。
其次,高成本也值得关注。指纹识别、面部识别技术越来越普及,相关设备已经实现规模化量产。以我家为例,带指纹识别的门锁比不带指纹识别的门锁贵了100多元。可以忽略不计。另一方面,刷掌技术相应的技术研发和设备实施成本仍然很高。以路克为例,搭载掌静脉识别技术的V5 Pro门锁即使在618期间售价也高达3499元。与其他智能门锁相比,价格是昂贵的两倍以上。
关于棕榈付款的讨论仍在发酵中。
昨天,我接受了《南都新闻》采访,分析了一个新话题:“掌刷”支付会取代“刷脸”支付吗?
媒体报道内容如下:
“现在说‘掌刷’支付将取代‘刷脸’支付还为时过早。”互联网观察家丁道石在接受傲一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推广应用,人们早已习惯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在交通、金融、和访问控制。与“滑动棕榈”付款相比,“滑动面部”付款不需要用户在特殊设备上输入面部信息,从而使使用更方便。因此,与“掌上支付”这个新事物相比,人们对“刷脸支付”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会更高。
“当然,从技术上来说,‘掌’支付确实比‘刷脸’支付更先进,但‘掌’支付作为一项新技术,从技术研发到设备实施、系统应用都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这些可能会限制‘刷脸’支付的大规模推广。”他认为,就像“刷脸”支付的兴起一样,“刷脸”支付的大规模推广只能由腾讯来推动,互联网巨头的这个想法很难发展,需要更多的企业加入。
--------------------------------------------------
我的新书《走访乡村振兴:进行中的数字经济》现已上架。欢迎朋友们点击底部“阅读原文”下单支持。
丁道士
“自由媒体人”的概念最早于2005年提出,后来被称为自媒体,影响至今。
2011年,丁道士加入速图网,先后担任速图专栏主编、速图执行主编、速图研究院院长。
2014年,丁道士作为自媒体代表,牵头起草《中国自媒体自律标准》,并在国家网信办座谈会上分享,引起广泛关注。
现为企鹅、一点网、百度百家、今日头条、艾瑞专栏、雪球财经等主流科技媒体及新闻客户端担任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