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华财经
一般来说,股票基金投资更适合中产阶级——手头上有多余的钱或者确实不缺钱的人。过去,投资基金产品的门槛较高,银行主要针对客户群体进行定向促销。
现在情况不同了。支付宝依托“国民级”应用的流量优势,将基金金融产品送入“寻常百姓家”。如今,无论你是大学生、菜贩还是待饭熟的上班族,都可以轻松购买基金。
但有一件事非常重要。支付宝在降低基金投资门槛的同时,也将投资风险无限推入人们的理财行为中。对于大多数不知道如何权衡风险和回报关系的人来说,风险无限增加。
华花财经发现,大部分90后、00后都是通过余额宝第一次理财。由于操作方便,大量年轻人将支付宝余额转入余额宝。从那时起,他们就在不知道要去哪里的情况下进行购买。人生第一支货币基金,尝到了利率高于银行利率的甜头。
渐渐地,支付宝已经从简单的支付工具变成了公共理财最便捷的渠道之一。
过去,资金通常由银行分配。这种模式在基金产品与公众之间设置了一定的门槛。银行在推广基金产品时,会对客户群体进行针对性选择,直接承担着向投资者普及投资知识、提供理财建议的潜在责任。此外,普通投资者通过银行投资资金不仅要办理复杂的开户手续,高昂的交易成本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但现在,在支付宝上购买基金几乎和在超市买一瓶矿泉水一样方便。花花财经在支付宝首页看到,用户可以轻松找到“财务管理”入口。
进入基金页面,你会发现10元起的基金产品。不仅交易便捷、成本低廉,还有现成的“好热门基金”推荐,一目了然。还有各种理念引导投资者“去看看”、“现在就上车”。高达100%的涨跌十分抢眼,让人眼花缭乱,蠢蠢欲动。
毫无疑问,支付宝确实大大降低了投资者购买基金的门槛。抱着“挣一顿饭钱”、“泡一杯茶”的心态,又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几百上千的小投资试水的“后浪”。一波,但从多个平台网友分享的经历来看,很多人的结局都是类似的——赔钱。
在知乎、哔哩哔哩等年轻人聚集的平台上,有无数新手投资者坦言在支付宝购买基金时亏钱。
今年9月初,支付宝力荐的诺安成长混合基金因连续亏损领跌,被一种后浪投资者骂,登上微博热搜。
可笑的是,有网友甚至将诺安的成长、抽烟、喝酒列为年轻人不宜碰的三件事。
事实上,支付宝推荐Noon的成长是有一定依据的。该基金去年的年化回报率高达95.44%。业绩是支付宝推荐资金的基本机制。
但事实上,热销基金投资的股票很难避免被纳入市场表现不稳定的板块。比如备受诟病的Noon ,就是一只专注于投资科技股的基金。
此外,支付宝仍在大力推荐的招商中证酒类指数分类,也难以避免随着白酒股板块的市场变化出现大幅波动。
以“谋生”为目标进入市场购买热销基金的年轻人,往往对投资风险和投资逻辑几乎一无所知。风险提示、费用计算、交易规则等基础投资知识在新手投资者眼中几乎没有存在感。
正因为如此,一波又一波的新手投资者在市场火热时入场,在市场下跌时恐慌出逃。久而久之,支付宝基金在投资理财方面“绿化”了无数年轻人。
于是出现了一种情况——糊里糊涂“入坑”的后期动摇者将损失归咎于支付宝,而支付宝则利用算法“推荐基地”。
但反过来想,如果不是支付宝经常通过页面索引和曝光来引导,这些对投资基金甚至理财知识为零的年轻人很可能不会主动涉足基金投资。
事实上,支付宝只扮演“信息中间人”的角色,资金背后的金融机构才是最直接的运营者。支付宝无法控制其推荐的热门基金的表现。
随着蚂蚁金服的上市,支付宝盈利的面纱被揭开。招股书显示,用户每进行1万元交易,支付宝平均可以赚取4.7元的佣金。
有了7亿的基础用户群,支付宝这个中间商就足够赚大钱了。
这里的矛盾在于,支付宝以收取交易佣金为目的,通过页面索引、算法先进等方式引流流量,却没有承担足够的风险预警和交易逻辑的普及。从“绿色”年轻人的角度来看,这种宣传自然有“骗人入市”的底层逻辑。
•END•
仅供参考,转载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的观点立场
公众号平台更改推送规则,不想错过我们推送的文章,记得读完文章后点一下“在看”,这样新文章推送第一时间出现在订阅列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