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网络虚拟财产可继承,微信等平台早有相关规定

2024-11-13
来源:网络整理

你有没有想过,

将来,

您的微信、QQ、支付宝等在线账户

谁将继承它?

你希望有人能继承它吗?

你在互联网上留下的“痕迹”,

仍然想要这些帐户

而且数据完全被破坏了?

近日,新公布的《民法典》规定:“法律对数据和网络虚拟财产保护有规定的,根据其规定,继承是自然人死亡时留下的合法动产,但继承的除外。法律或由于其性质不允许继承。”后者将继承范围扩大到包括虚拟货币在内的网络虚拟财产。

此前,包括微信、支付宝、微博等在内的多家大型互联网公司都有相关方面的规定。其中,微信在《微信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中明确规定,“非初始注册人不得通过赠与、继承、租赁、转让或者其他方式使用微信账号”。简单来说,微信账号不能继承和使用。

使用微信或QQ账号作为登录账号的王者荣耀账号也难以继承和转让。不过,也有游戏账号继承的成功案例。 2017年,玩家小七在暴雪娱乐工作人员的协助下继承了已故父亲的《魔兽世界》账号。

微博对账号继承的处理与微信、QQ、支付宝不同。微博账号可以继承。早在2017年,微博官方客服“微博客服”就已在微博发文称,“这几年,我们多次帮助已故博主家属找回账号”。

针对多起“死亡博主账号被利用发布垃圾信息”事件,微博提供了微博账号保护和转移方式,称博主亲属可以提交博主死亡证明和户口有效内容书到微博。微博核实无误后,将删除相关账号被盗信息,保护该账号,并移交给新的账号持有者。另外,网友还可以在提供亲属签署的授权书后协助反馈。

对于上述情况,北京智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占告诉记者,目前,由于虚拟财产的内涵和范围尚未明确。通过立法明确规定,各网络运营商在实践中做法各有不同,但大多数处理都是基于用户协议,即用户通过同意用户协议并注册网络账户而获得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网络账号按照用户协议进行处理,遵守网络运营商制定的规则,即一般不允许转让、出借。 ,即使允许转让,也仅限于某些情况。

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为未来虚拟财产的保护提供了立法空间,也为未来解决虚拟财产的转让、离婚分割、继承问题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民法典》规定:“法律对数据和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对此,赵展进一步解释说,由于虚拟财产法涉及大量疑难且有争议的问题,《民法典》只规定了原则,而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留给了其他法律法规。

虚拟财产保护涉及的难题之一是还涉及隐私权等问题。 “由于社交账号中存在大量涉及账号所有者以外的第三方、涉及其隐私的内容,如果可以随意继承,第三方的隐私可能会被泄露。”赵战表示。

如何保护账户所有者以外的第三方以及账户所有者本身的隐私也是如何保护虚拟财产的问题之一。早在2004年,国外就出现了相关争议。在美国,一位父亲因无法继承已故儿子的电子邮件地址而将雅虎告上法庭。雅虎最初以隐私为由拒绝交出原始帐户。最终,经过法院裁决,其选择将电子邮件内容刻录成CD并移交。致这位父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