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文丽 实习记者 刘松耀文/摄
明明我付了3根油条的包装费,但当我打开外卖包装时,却发现3根油条“挤”在一起,装在一个棕色的纸巾袋里。近日,北京市民何先生在某平台订购早餐外卖时,遭遇“包装杀手”。何先生认为,外卖平台和商家的收费机制非常不合理。
何先生曾多次遭遇“包装杀手”。据他介绍,不仅是油条,很多外卖店的产品包装费都是“半斤”。 “3元一个的茶叶蛋,每多买一个,包装费就会增加0.5元。也就是说,如果你买10个茶叶蛋,那么,你只需要支付5元的费用。”包装费!”
今年1月起,盒马App开始收取1元包装费;今年2月,肯德基全面推出包装费……这些商家的行为持续引发网友热议,困扰不少消费者的不规范包装费问题受到广泛诟病。 。记者在某外卖平台浏览商家页面时发现,这种重复收取包装费的现象十分普遍。一些商家的评价页面上,在抱怨菜品色泽、味道的同时,也夹杂着消费者对外卖包装收费的不满。
近年来,网络购物等深度融合、高效配置、可持续发展、流通畅通的新消费方式快速发展。方便快捷的外卖点餐方式逐渐成为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团外卖数据显示,今年外地年夜饭外卖订单较去年增长29%。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在线外卖用户规模达5.35亿,较2022年12月增加1372万。 ,占网民总数的49.6%。面对如此大量的线上外卖消费者,平台和商家的服务质量是否“过得去”?外卖平台是否制定了相关包装费标准?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对于同一包装盒,根据所装食品的数量不同,收费也不同。
商户“商机”纷纷涌现
“目前,监管部门尚未对外卖包装费做出相关规定。”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目前,不少商家把包装费变成了“盈利工具”,导致外卖包装费出现不少乱象。核心原因。
记者进入某外卖平台“规则”页面查看其《外卖平台交易规则》时发现,该平台对售前、售中、售后等相关事项进行了规范,但并未涵盖包装费的金额和范围。以及与收费数量相关的规定。对此,平台外卖包装费专项管理小组相关负责人表示,餐饮品类复杂,大到串烧,大到烤鱼,所用的包装材料也不同。因此,不同商户的包装费用各不相同,很难对商户包装费用进行一揽子限制。该负责人表示,平台禁止商家为消费者设定不合理的包装费,但会根据各地餐具的实际价格,设定商家包装费的参考上限。
点开了某外卖平台,记者以“茶叶蛋”为关键词进行搜索,随机选取了10多家商户,浏览了茶叶蛋包装费的收取情况。几乎每个商家都会收取0.1元到1元不等的包装费,消费者无法自行取消重复的包装费。
不仅如此,“烧烤串按单串收取包装费”、“外卖袋大米也必须用塑料袋包裹”、“奶茶店被迫使用保温袋送货”……商家们被迫收取外卖包装费,且包装费远高于成本。价格不同、线上线下包装费金额不同、不同购买渠道收费不同、包装费标注不明确等问题受到了广大网友的诟病。
北京市朝阳区的刘女士近日在唐城小厨的一家店订购了煲仔饭,收到的是一次性砂锅,而不是普通的打包饭盒。 “每个砂锅的包装费是5元,整个订单的包装费是几十元。”让刘女士困惑的不仅是高昂的包装费,更重要的是,这笔费用是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收取的。 “我在点餐界面看不到商家是否使用砂锅送餐,但我认为商家应该明确标明收费。”刘女士说。
“如果买的多,可以备注换店内产品的包装费。”当记者询问重复收取的包装费能否退还时,庆丰包子店的工作人员回应。尽管也有商家愿意做出让步,称“多余的包装费可以退,或者可以等到商家取消茶叶蛋包装费后再下单”。不过,多数商家表示,外卖包装收费机制是平台自动设定的。每个茶叶蛋的包装费可以定制,但商家无法修改收取包装费的次数。
实际下单体验后,记者发现包装费主要存在两种不合理情况:消费者无法通过界面进行修改,避免重复支付包装费;部分商家未执行平台规定,每次收取包装费,对应提供1个餐盒。在“梦记粥店”的外卖页面,记者连续下了两份外卖订单,一份是皮蛋瘦肉粥加2个茶叶蛋,另一份是皮蛋瘦肉粥加3个茶叶蛋。外卖送来后,一盒装了2个茶叶蛋,一盒也装了3个茶叶蛋。两个盒子一模一样,但两份外卖订单的包装费却相差了0.5元。记者调查了解到,该商户所在的外卖平台提供了产品、订单、口袋三个维度的包装费设置功能。商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但不少商家表示不知道如何使用。
“强迫性消费绝对是违法的。”朱丹蓬举例说,一些煲仔饭商家会使用一次性砂锅作为包装盒,价格相对较贵,但消费者有权要求店家使用普通包装盒,也应该有权选择具体的包装盒。类型的包装,但前提是商家必须提前告知消费者相关包装盒费用。业内专家认为,不少平台佣金较高,部分商家不得不通过打包费来弥补收入减少,以补贴自身利润。该商家所在的外卖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消费者遇到类似问题,可以拨打客服热线进行投诉。一经核实,平台将根据违规程度对商家进行处理。
换言之,在“明码标价”的包装费背后,其实存在着无法明码标价的交易——平台、商家、消费者看似“被迫”,但最终消费者却为诸多隐性费用买单。
外卖收费亟待规范
“重复收取包装费,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合法权益。”中国政法大学研究员李为民表示,“提供包装盒是外卖商家在提供外卖服务时的附带义务,相应的包装费应包含在所售食品的价格中。即使商家需要以环保名义额外收取包装费,应当按照实际收取的包装费收取费用,这种强制、重复收取外卖包装费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李为民还表示,如果外卖商家在未告知消费者包装费收费标准、规则以及具体包装标准的情况下,对单一产品累计重复收取包装费,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正确的。
《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第三方网络餐饮服务平台提供者应当进行抽查,对网络餐饮服务提供者的经营活动进行监控。发现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向网络餐饮服务提供者举报。当地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发现严重违法行为的,应当立即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也就是说,外卖平台有法律义务督促平台商家合理收取包装费。
“第三方网络餐饮服务平台提供者还应当建立投诉举报处理制度,公开投诉举报方式,及时处理涉及消费者食品安全的投诉举报。”李为民认为,商家可能会重复收取包装费,从而损害消费。当商户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相关平台方有义务对违法行为进行监督,要求商户整改。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多家消保机构呼吁制定外卖包装费征收规则,赋予消费者选择外卖包装的权利,切实实现外卖包装的减量化和反浪费。 3月6日,上海市消保委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宣布,外卖产品价格应包含基本包装费。消费者购买外卖食品时,包装是服务的一部分,应包含在食品价格中,无需额外收费。单独收取包装费等于向消费者收取两次费用,违反了公平贸易原则。
上海市消保委呼吁规范外卖市场收费行为,提醒消费者在选择外卖服务时仔细阅读收费明细,避免因收费不透明而造成损失。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外卖平台商家收取过高佣金、线上线下商家价格差异、外卖领域消费者恶意索赔频发等问题也引起了部分人大代表的关注。以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会员代表认为,应进一步规范管理,促进外卖平台健康发展,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消费小贴士
为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消费者在点餐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选择正规商家购买
购买网上餐饮外卖时,应首先检查餐饮商户是否挂有有效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核实许可证地址与实体店地址是否一致,核实经营范围是否符合规定。食品经营许可证与餐饮网络销售类别一致。 。
2. 谨慎订购高风险食品种类
点外卖时,尽量不要选择高风险品种,如凉菜、生食品种(如生海鲜、混合黄瓜、预拌沙拉等)、冷加工糕点(如含有奶油、提拉米苏的糕点) 、芝士蛋糕等)。拒绝食用野生动物、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等
3、合理订购,拒绝浪费
订外卖必须科学合理。您可以选择向提供“小份”或“半份”的餐饮商户点餐。不要盲目参加“满减”活动。 “满折”虽然便宜,但很容易订购过多,造成浪费。要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让“光盘行动”成为时尚,做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理念的践行者。
4、及时检查送餐情况
吃外卖前,应检查送餐的餐食是否与订单相符、食品安全封条是否完整、包装是否破损、食物是否变质或被污染、是否有明显的感官异常。如发现问题,及时联系餐饮商家。尽量选择能在2小时内送餐的餐饮商家。收到的饭菜应及时食用,不要长时间存放。
5、保存凭证,方便维权
如果消费者在吃外卖时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保存病历、网络餐饮外卖订单截图等证据。如果您发现餐饮服务提供者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请及时拨打电话或向热线电话举报投诉,依法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