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詹海峰通讯员张千武佳佳
虽然在加油站“加油不用下车”,手机扫二维码支付给车主带来了便利,但“便利”的背后却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现在情况如何? 2021年4月22日,重庆市城口县人民检察院在回访中发现,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城口县相关管理部门对加油站移动支付问题在2021年4月22日进行了统一规定和严格限制。他们的管辖权。 18家加油站全面整改,率先填补了重庆相关安全监管的“空白”。这张公共安全“成绩单”的背后,是该院出具的全市首份危化品业务领域诉前检察建议,是推动相关行政机关开展综合治理的一个缩影。
一个二维码导致加油站存在诸多隐患
“老师,你用现金还是用手机支付?扫描旁边的二维码就可以用手机支付了。” 2020年8月,城口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朱光一行回城加油时,加油站工作人员的缴费提醒引起了朱光的注意。
在旁边加油站的操作区,可以看到加油枪旁边的二维码贴纸。还有不少广告传单张贴在油箱旁边显眼的地方,上面直接贴有二维码,方便顾客“现场”购买产品。
根据《-2007年加油站运营规范》:“站内严禁吸烟,不准使用移动通讯工具。严禁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手机、血压机、摄像头等。”地区。”原因是手机在通话时发出的电磁辐射有可能产生射频火花,可能会点燃空气中蒸发的石油和天然气,引起爆炸。扫描二维码支付产生的电磁辐射功率比打电话时大得多。从理论上讲,在加油站加油区扫描二维码比打电话时更危险。
城口县检察院在履行公益诉讼职责过程中发现,辖区加油站易燃易爆区域内使用手机扫码支付的现象较为普遍。然而这样的安全隐患却被加油站忽视了。
加油站经营区域使用移动支付、顾客在非自助加油站加油、部分加油流程安全措施不规范……城口县检察院经调查,梳理出4起案件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问题的主要类别。
“等待”公益诉讼让“空白”不再“空白”
随后,城口县检察院将侦查情况反馈给县应急管理局和县商委,受到高度关注。
“之前我确实没有想到加油站移动支付存在安全隐患,不过你发现得及时。”了解情况后,县商务委、应急管理局迅速反应,积极与城口县检察院沟通相关工作。他们均表示,安全风险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相关法规和标准可能滞后:“相关法规在加油站使用移动支付方面还存在‘空白’,很容易被大家都忽视它,这会成为安全隐患。”
既然这个“空白”被发现了,就不能再“空白”了。为及时解决这一隐患,2020年9月15日,城口县检察院会同商委、应急管理局召开联席会议,详细通报办案过程中发现的隐患,表示希望联合三方努力,推动问题解决。 。
“加油站和加油站是距离公民最近、联系最密切的危化品经营场所,确保加油站安全生产经营关系重大公众利益。”联席会议上,城口县检察院要求县工商委、应急管理局普及“等”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两部门表示将高度重视,共同解决安全隐患。
10月22日,城口县检察院分别向县商务委、应急管理局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督促两部门对辖区内加油站开展专项检查,查处违法行为依法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经营活动。积极落实整改措施,加强日常监管,有效消除支付安全隐患。
接到检察建议后,两部门立即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查出加油站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隐患,责令该公司当场整改。
推进综合治理 让检察建议“落到实处”
作为主管加油站的行业主管部门,县商委高度重视。在联合执法的基础上,制定了《落实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整改方案》,进一步压实整改责任。
当年11月底,商委就加油站安全整改约谈了全县各加油站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人员,推动全县各加油站开展安全自查,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取消工作区域设置的所有二维码,在安全区域统一开展移动支付;加强对员工规范操作培训,杜绝不规范操作;实行每日“日、周、月”三级检查和报告制度等。在此期间,县商委将不定期对部分加油站整改情况进行检查。
“安全监管工作,‘宁紧百日,不松一日’。”2021年2月1日,县商委再次重申基于公益诉讼的诉前检查工作。全县成品油市场和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方案》中制定的具体整改措施,将持续推动全区加油站安全管理工作。
“现在我们不允许顾客在营业区域用手机扫码支付,我们更规范了,大家也更安全了。”加油站工作人员在回访时表示,该加油站的整改情况。禁止使用手机、禁止明火等警示牌也清晰可见。